从“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看中国城市的抗疫与经济—赵启正、杨伟民、周其仁、邱晓华、周南、周牧之精彩点评—


编者按:
由云河都市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于12月28日正式发布,本年度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南京、杭州、天津和苏州。该指标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立体全方位评价和分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套集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体系。赵启正、杨伟民、周其仁、邱晓华、周南点评


1.“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排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指标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大项)综合评价中国城市的发展。每一个大项下设置3个中项,每个中项下设置3个小项,形成3×3×3结构,每个小项又由多个指标支撑。这些指标共由882组数据构成,其中统计数据占31%、卫星遥感数据占35%、互联网大数据34%。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能够运用不同领域的数据资源,可以用“五感”来高度感知和判断城市的,先进的多模态指标体系(Multimodal Index) 。

  云河都市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评价中国城市在抗疫与恢复经济上的表现。


 

01|综合排名

  北京连续5年蝉联综合排名首位,上海排名第2位,深圳排名第3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南京、杭州、天津和苏州。成都、南京分别上升到第5位和第7位,苏州跻身前10,武汉跌出前10。这10个城市分布在4个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城市群4个城市、珠三角城市群2个城市、京津冀城市群2个城市、成渝城市群2个城市。

  综合排名第11位到30位的城市分别是武汉、厦门、西安、宁波、长沙、郑州、青岛、东莞、福州、昆明、合肥、佛山、无锡、济南、珠海、沈阳、贵阳、大连、南昌、泉州。

 

02|环境大项排名

  深圳连续5年夺取环境大项首位,广州排名第2位,上海排名第3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环境大项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上海、厦门、三亚、林芝、日喀则、昌都、北京、海口。厦门、三亚、日喀则分别上升到第4位、第5位和第7位。

  环境大项排名第11位到30位的城市分别是珠海、东莞、成都、舟山、汕头、山南、南京、重庆、福州、儋州、佛山、那曲、普洱、巴中、杭州、昆明、武汉、泉州、中山、长沙。市,厦门却仍然能够连续三年守住第6位。三亚和海口分别位列第7位和第10位。

 

03|社会大项排名

  北京、上海连续5年分别蝉联社会大项排名首位和第2位,广州连续4年守住第3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社会大项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重庆、杭州、天津、西安。南京、成都、天津分别上升到第5位、第6位和第9位,西安跻身前10,武汉跌出前10。

  社会大项排名第11位到3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长沙、厦门、郑州、济南、武汉、宁波、沈阳、青岛、合肥、昆明、福州、哈尔滨、无锡、南昌、贵阳、南宁、大连、太原、长春。

 

04|经济大项排名

  上海连续5年蝉联经济大项冠军宝座,北京和深圳也连续5年分别稳坐第2位和第3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经济大项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苏州、重庆、天津、杭州、南京。成都跃进到第5位,天津、杭州的名次有所下降。

  经济大项排名第11位到30位的城市分别是武汉、宁波、东莞、青岛、西安、郑州、长沙、厦门、无锡、佛山、济南、福州、合肥、大连、昆明、沈阳、泉州、温州、长春、哈尔滨。

 

2.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下中国城市的底蕴与韧性

  2020年全球最大主题是新冠疫情的抗疫防疫。“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着力从社会、经济、环境多元地反映这一年中国城市在抗疫与恢复经济上的表现。

  从疫情本身来看,2020年80.8%新增新冠确诊病例(不含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在前10位城市,而这些城市都局限在湖北省。迅速的封城措施和彻底清零的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较快地控制了疫情,使得全国其他城市没有发生疫情的爆发性蔓延


  由于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较快控制疫情,中国城市的市民生活得到较快恢复。以市民生活中的娱乐为例,电影市场是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虽然2020年中国的电影票房暴跌了68.2%,但是相比以北美为代表的全球其他大票仓,中国的跌幅相对较小,而且反弹力道强劲,成就中国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国产片《八佰》夺得了2020年度全球票房的冠军。同时,跻身全球年度票房前十的还有,第4位的《我和我的家乡》、第8位的《姜子牙》、第9位的《送你一朵小花》三部国产影片。此外《金刚川》也取得了名列第14位的好成绩。强劲反弹的中国市场硬是把一批国产电影抬进了全球票房榜单前列。

  航空运输也是备受新冠疫情冲击的领域。特别是在国际旅行长期受限的情况下,各城市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都大幅度下降,致使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下降了36.6%。所幸国内新冠疫情迅速受到压制,国内航空运输得到恢复,较之欧美日各国,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的降幅相对较小。

  2020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杭州、郑州。前10位城市的旅客吞吐量在全国的占比达到44.9%,前30位城市的同占比更是高达75.5%,中国航空运输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市的趋势明显。

  相比旅客吞吐量,全国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只下降了6%,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杭州、郑州、成都、重庆、南京、西安。在这些城市之中甚至有深圳、杭州、郑州、南京4城市还实现了货邮吞吐量的增长,显示疫情下物流的活跃和制造业供应链的较快恢复。前10位城市货邮吞吐量在全国的占比达到72.8%,前30位城市的同占比更是高达92.5%,相比旅客运输,航空货邮对中心城市的集中度更高。

  虽然疫情之下全球供应链和全球海运出现混乱状况,甚至延续至今。但是2020年大多数中国港口城市的集装箱吞吐量都还有所增长,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2%的增长,显示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能力的强大韧性。2020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宁波、深圳、广州、青岛、天津、厦门、苏州、营口、大连,其中只有大连陷入了负增长。前10位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到全国的70.8%,前30位城市的占比更是高达92.6%,凸显港口运输向特定城市高度集中的现象。

  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业受到重挫,但是下半年反弹力道强劲。“中国制造业辐射力2020”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苏州、东莞、上海、宁波、佛山、成都、广州、无锡、杭州。这10个城市中除苏州、东莞、无锡3个城市以外,都实现了出口增长。正是这些制造业强市的底蕴使得中国出口在2020年仍然实现了4%的增长。制造业辐射力排名前10位城市的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的占比达到44.2%,排名前30位城市的出口在全国的占比更是高达71.7%,中国的出口产业高度集中在这些制造业大市、强市。

  2020年是IT产业大发展的一年,数字抗疫、远程办公、网络授课、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网上购物等成为常态,疫情猛推各行各业以及生活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IT产业辐射力2020”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重庆、福州、武汉。这10个城市的IT业就业人数、主板IT业上司公司数量、中小企业版IT业上市公司数量、创业板IT业上司公司数量在全国的占比分别达到58.3%、77.6%、62.5%、75.3%,IT产业更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中。

    由于中国采取的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凑效,在全球主要各国普遍经济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在2020年仍然实现了2.3%的增长,确实难能可贵。2020年全国GDP排名前30位的城市中,除受新冠疫情重挫的武汉以外,都实现了经济增长,中国城市的韧性在疫情冲击的艰难境况中得到充分体现。2020年全国GDP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这10个城市的GDP在全国的占比达到23.3%,前30位城市的GDP在全国占比更是达到43%,中国经济向上位城市的集中明显。

 

3.专家点评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发布之际,赵启正、杨伟民、邱晓华、周其仁、周南、周牧之联袂对2020年中国城市的表现作出精彩点评。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 出炉了,我觉得这一版“指标” 最明显的特色就是聚焦新冠疫情,针对疫情给中国城市造成的影响做了多指标的分析。像新冠病毒这种对人类造成空前危害的疫情并不是经常出现的,“指标”抓住这个大自然的重大灾难,认真分析了疫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如何应对类似事态的发生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这次新冠病毒可谓是大兵压境,虽然世界各国都迅速启动了对疫苗以及特效药的研发,但这些研制是需要时间的。中国及时启动了全面的封城措施和“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弥补了这一时间差。对这种做法,世界各国看法并不相同。所幸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在中国并没有出现对封城、隔离、戴口罩有太大的抵制。周牧之教授和云河都市研究院在疫情发生以来,对中国抗疫政策有效性进行的研究,为国际上理解和和借鉴我国的抗疫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中国城市在与新冠病毒的抗衡当中,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的作用,大量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了对人员流动中的感染可能性进行有效预防。全国通用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在中国被公众接受,并且付诸实施。然而由于中外文化与管理上的差异,这些做法在很多国家却并不被认同。

  2020年,新冠疫情对中国以及全球城市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 针对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的分析,对如何理解评价抗疫政策,以及疫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谓意义重大。这也是以往“指标”中没有出现过的特色,因此我希望能够引起中国各城市领导层与社会学家的重视和关注。当然,这一版指标对于外国关注疫情的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伟民

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疫情打乱了一切。唯有云河都市研究院对中国城市一年一度的“体检报告”没有被打乱,“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如期出笼。我曾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对中国城市健康状况的一份“体检报告”。既然是“体检报告”,每年都要查一次,不能停,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疫情冲击下,更显必要。“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聚焦疫情冲击下中国城市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对疫情的免疫力,哪些城市强,哪些城市差。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优秀。2020年增长2.3%,2021年前三季度增长9.8%,预计2021年全年将增长8%左右,人均GDP将达到12,000美元,比2020年增加2,000美元。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较好地控制了疫情蔓延,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经济内生的强大韧性。中国经济最大的韧性在于产业门类齐全,制造能力、产业链配套能力、制成品出口能力强,产业空间集聚力强。这种韧性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可以在疫情突如其来之时、在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疲弱之时,通过对外贸易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美国政府可以制裁中国的企业,但制裁不了美国消费者对中国货物的强大需求。2020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8%,2021年前三个季度仍高达19.5%,远远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2006年14.3%的最高值。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显示,中国制造业辐射力排名前10位城市、前30位城市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44.2%和71.7%,说明这些城市的健康状况优良、韧性强劲。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未来,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里的重点不在于“双循环”,而在于“双循环”的相互促进。试看哪些中国城市将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这套“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价值随时间而增加。随着又一年度版本的问世,读者可以有更长的时间序列来比较分析城市经济社会各相关变量的关系,这些关系本质上也是城市里人和组织行为多方面的复杂关联。

  在这里,“比较”总是在经验研究中占据基础而中心的位置,因此凡利于比较的信息,一般总有利于理解并驾驭城市综合发展的规律。讲到比较,1978年邓小平在访问新加坡时讲过一个意思:“要比就跟国际比”,值得重温。国内各城市互比互争很重要,与国际上现代化先进的城市互鉴互学也重要。谨此建议牧之教授考虑在以后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里加一组国际城市相关数据,增加比较的宽度。


邱晓华

云河都市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透过“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印象深刻的是:(1)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依然是决定城市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唯有经济发展好,才有城市的未来,才可以保住综合实力居前位置,才可以实现追赶目标;(2)绿色元素越来越重要,一个城市的绿色转型越主动,其发展的空间越广阔,综合实力榜的变化,折射出重视绿色发展的力量;(3)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疫情突发,冲击了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民生,但也检验了各城市的应急管理设施和能力,那些居前列的城市,往往都是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4)中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迈向新征程,加快新格局构建,城市的发展也正在向城市群建设方向转变,一个更加注重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的时代拉开了序幕,我们期待中国的城市能形成更加良性的发展格局。


周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打乱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节奏。我国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不可能三角”中努力寻求平衡,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梳理显示,2020年GDP排名前30位城市中,除武汉以外均实现了1-5%的经济正增长。中国之治与国外之乱形成了鲜明对照。

  从区域发展情况看,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仍然在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保持着明显领先态势。“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综合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中,长三角占21席,珠三角占12席;而在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长三角优势更显,独占4席。随着区域内分工合作意愿和能力的提升,城市群、都市圈的带动作用日趋显著,区域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并成为进一步参与国际竞合的主要载体。

  从城市排名情况看,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几家欢乐几家愁。2020年与上年相比,除湖北省城市受疫情影响较大外,长江中游一批城市异军突起,如合肥从26位升至21位;株洲从71位升至68位;九江从98位升至89位。与此同时,北方城市排名则明显下滑。以“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与“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相比较,三年间,沈阳从19位下滑至26位;哈尔滨从29位下滑至34位;长春从30位下滑至36位;银川从67位下滑至81位;呼和浩特从56位下滑至82位。这一系列排位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发展状况、反映环境与社会指标变动,更生动阐释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从产业辐射力看,不同城市有所分化。一方面,超大城市部分不符合城市定位的产业开始疏解,2020年,上海、广州制造业辐射力均比2018年后退2位;另一方面,有较好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的城市开始发力,成都、西安、南京、无锡制造业辐射力提升了4-7位,武汉、厦门冲进了IT产业辐射力前10位。这反映出城市分工趋于合理,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发挥。

  任何一套指标体系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但用“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作为一把尺子,横向度量城市间比较优势,纵向度量各城市发展进度,则既清晰又直观,认真研读,必然可以引发不同角度的思考。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


周牧之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云河都市研究院一直高度关注抗疫政策的成效和中国城市在疫情中的表现。早在2020年4月17日,就推出报告《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化:国际大都市医疗能力为何如此脆弱?》,分析全球国际大都市在疫情爆发之下陷入医疗崩溃的原因,对中国在武汉抗疫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并及时向国际上进行了推介。2020年11月11日发表论文《全球抗击新冠政策大比拼: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 Vs.与新冠病毒共存政策》,率先系统地比较中国与欧美日抗疫政策的差异,对“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些报告和论文通过中英日等文字在国际上发表,为国际上理解和认识中国抗疫政策的有效性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同时云河都市研究院还通过推出论文、报告,在国际上组织对谈、研讨会等形式,与国际顶级专家共同研究和探讨新冠疫情对全球化、国际大都市,以及全球供应链、IT产业、娱乐业、航空产业、海运产业等领域的影响。

  在过去四版“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以上研究,“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聚焦城市的抗疫成效和疫情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交出了这份疫情下的中国城市“体检报告”。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显示,中国经济的底蕴在于领军城市强大的韧性,有效的抗疫措施更是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该文发表在2021年12月28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于光远与周牧之对话录: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2001年,于光远先生与周牧之在“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上

■ 前面的话

追忆于光远先生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1980年代初期,我还在湖南大学读书的时候,第一次在长沙见到了于光远先生。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光远先生来湖南考察,我有幸旁听了先生给湖南党政干部宣讲中央的最新政策。先生的讲话和随后的私下闲聊给我洞开了一片从未见识过的广阔天地。

人生的机缘大多是突如其来的,不知道为什么光远先生对我这么一个工科学生发生了兴趣,竟然同意我随他一起去下一站的郑州考察。至今犹记湖南大学成文山校长拿着先生为我请假的便条,亲自跑到学生宿舍找我时的愕然表情。

正是这次郑州之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身边零距离观察光远先生对当地领导的面授机宜,聆听先生对当地工作的指导,让我第一次对经济政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5年分配到北京工作以后,经常到史家胡同的光远先生寓所拜访。那个时候,先生非常忙碌,印象中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身边都围着一拨又一拨的人在开会。即便如此,先生总是会抽出时间与我闲聊。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未来的改革思路,到过往的是非与爱憎。这些看似散漫的话题,却极大地启迪了我的心智,后来我决意出国学习经济与这些闲聊有着莫大的关系。

出国留学以后,与光远先生的交谊一直持续,几乎每次回国史家胡同都是必去之地。先生一直说与我是忘年交,近半个世纪的年龄差距的确从来没有成为过隔阂,话题总是那么的散漫,却又那么的开心。我们经常还和家人一起出去吃上一顿,大块吃红烧肉时先生满满的幸福极富感染。

于光远先生墨宝:最亲密地生活在一起,最默契地在事业上配合,为了中日两大民族的进步,为了幸福的后一代  祝牧之红子新婚  1991年11月

1990年代,我参与和主持了几项关于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化政策的中日合作国际调研项目,当然常向光远先生讨教。先生宏大的思维和对国土经济的深刻理解,每每让我受益匪浅。

2001年9月,在主办“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时,光远先生不仅从上海会场到广州会场一路同行,而且在论坛上先后做了四次发言,对我关于中国需要实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建议(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20年前大预测)不仅给与了高度的肯定,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于光远:对发展中国城市群问题的看法)。

2001年,于光远先生在“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上

光远先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对不喜欢的人可以恨得刻骨铭心,对喜欢的人却用情至深。记得有一年,我邀先生一起去长沙开会。会后的晚宴,上百号人为痴等先生而不得不一再延迟开席。原来是先生趁会议间隙到浏阳参观胡耀邦故居,睹物思人,先生流连忘返不肯离去而误了归时。

2002年吉林电视台纪录片《回家》拍摄光远先生回上海,去他父母结婚所在地的上海孔庙明伦堂时,先生居然在录制的忙乱之中还替我在旧書店淘到了一本祖父周立波的旧版《暴风骤雨》。后来先生在扉页中写下这个故事,将书赠与我时,满脸写着“看我是不是眼明手快”的得意。

于光远先生墨宝:2002年吉林电视台拍摄我回上海家的电视片,其中有一个内容是去我父母结婚的所在地上海孔庙的明伦堂,在那里有一个旧书的书店,见到牧之祖父周立波同志的这本书,就买回来了,当时就是为了赠送给牧之和红子留作纪念的。2003年9月8日

2007年,作为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代表回国参加两会,期间去医院看望光远先生。躺在病床上的先生指着对面的电视说:“一直在电视里面找你,怎么没找着呢”。看着先生认真的表情,当时我的眼眶不由得雾地湿润。

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望光远先生时,先生已经不能说话,眼睛似乎也没有睁开,但是从握着的手,我能感觉到先生在用力。听见我跟他说话,先生笑了,笑得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想起先生的《周扬和我》一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在医院里我见过周扬几次,他已不能再说什么话。不过当我去医院时,我握着他的手,从他的眼光中和握力中还可以感到他认出了我这个部下兼朋友”。这回我同样感到,先生是认出了我这个他忘年交的小朋友。

照片 2010年,于光远先生与周牧之在医院笔谈

春节携妻儿与光远先生夫妇聚餐是一个持续了很多年的家庭节目。先生过世后,每年与先生夫人孟阿姨仍在春节相聚,如今孟阿姨也离我们而去,似乎一个时代只给我们留下背影而远逝……

光远先生曾经委托我翻译并在日本出版他的著作《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由于我觉得需要对这本书做详尽的注解和导读,外国人才能真正明白那次历史转折的真实细节与历史意义,所以虽然几次动意,但却迟迟未能开工。尽管因为未能及时完成先生布置的这份作业而心存愧疚,但窃以为时间的跨度会给我翻译和注解这本书提供更宏大的视野,让我能够更好地向世界解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和先生在那场历史大转折中的功业。

于光远著《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 引子

周牧之先生出于对于光远先生学识和人格的敬佩,十多年来,只要有机会回国,总要拜访并向于老先生请教。

2001年初夏,回国作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课题研究的周牧之先生,又一次登门拜访于老先生,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走向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笔者应邀前往,耳闻目睹了一位经济界前辈与一位经济界新锐的睿智有趣的对话,谨作忆录。(蔡劲松)

2001年,于光远先生与周牧之在先生寓所

1.世界经济正处于信息革命下的大调整期


于光远:中国的国土开发一直缺乏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发展的整体布局。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我们进行西部开发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须要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西部开发。

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调整的时代,你在国外从事经济学研究,国外在经济调整方面有那些新动向?

周牧之:世界经济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信息革命方面。信息革命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阶段;二是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阶段;三是全球网络化。

信息革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工业化的契机。这是因为电子产业与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在选址上的取向不同,它具有更高的移动性和更灵活的分散性;第二是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技术和技能对工业化的约束,使得产业可以跨越国家和地区在空间上的限制,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可以跳过在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积累上的瓶颈制约。结果,整个世界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时代,这种调整带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实际上信息革命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意味着一个大调整。

就工业而言,它已经成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都能开展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的效益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工业要从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追求它的效益,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如果要在西部地区搞工业,这本身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把工厂建起来或者搬过去就行。但是如果从工业效益的角度分析,西部地区能不能搞好工业则要打个问号。因为必须要从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角度来比较它的效益,如果没有效益就会被世界竞争所淘汰。

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意味着世界性的竞争。

2001年9月3日,《经济时刊》刊载于光远与周牧之对话录《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开发》

2.谁调整得好,谁就是全球竞争的赢家


于光远:现在我们谈到了如何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时代,但是既然谈到时代问题,我想从社会经济制度的角度也讲一讲。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几年,我们的世界还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战败了,就不用说了。英国和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力量消耗得很厉害,只有美国远在太平洋、大西洋对岸,所受的冲击小。

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这时候资本主义世界处在很困难的境地,可是他们接受了教训,调整了国内和对外的政策,在国内实行福利主义和人民资本主义,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对外,放弃了许多殖民地,不少民族独立国家兴起。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一位日本先生到北京时对我说,日本现在是由“打着领带的战士”代替“拿着枪的战士”到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去,也照样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取得利益。这便意味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首先进行了调整,正是经过这样的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文化上升了。

在这一期间,苏联和中国都沉醉在胜利之中,原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原有的错误没有得到纠正。

苏联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享受不到政治上的民主。我们中国没完没了地搞阶级斗争,有阶级斗争的地方搞阶级斗争,没有阶级斗争的地方也搞阶级斗争,甚至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经济上不去。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上一下的局面,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易帜。中国幸亏在1978年的三中全会后走上了改革的道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才保持下来。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是调整。21世纪是历史大调整时期,处在你所说的信息革命时代,我很赞成你所说的中国应该多花一些精力使我们的社会结构去适应知识经济。只有我们在信息经济上具有竞争力,21世纪的中国才具有竞争力,21世纪的中国才会真正强大起来。

周牧之:调整有许多方面,从时代转型来看,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是一个调整,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是一个调整。从产业的角度看,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到服务业、到信息业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发展知识经济需要整个社会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一个是以信息化改造和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一个是整个社会结构的进步。信息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信息化的社会。

在调整的时代,政府该做什么?一言以蔽之,是形成和保障调整的良好环境,维护调整时代的秩序,这种秩序包括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我们这些年似乎过于注重经济,太多地忽视了民生。民不富,国家就富不了。实际上,民生服务是各级政府在调整的时代最应该做的事情,民生服务与注重经济并不矛盾。政府的功能应该从具体的搞经济转化到为民生服务上来。这一点,对于调整时代的政府而言,非常重要。

于光远:当前的调整不是一般的调整,要特别重视人民生活的提高,我赞成你的意见,认识这一点对调整时期的政府而言非常重要。

周牧之:特别是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了以后,哪个国家制度机制最柔软、可调性最好,它就发展最快。

现在美国和日本都正致力于把工业劳动力转化为适应信息化生产的人力资源,这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他们这是为进入信息经济在努力调整。

于光远:美国在20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时期。美国的基数那么大,随便增长一点那也是不得了的。当然它也不是没有问题。

周牧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也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调整时期。

于光远:应该承认目前的大调整是资本主义占了优势,苏联解体并不是美国和平演变的结果,而是自己瓦解了。

在世界的竞争中,你的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改变不了,时间长了不能不失败。现在我们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也要继续做很大努力。

2004年,周牧之著《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将于光远与周牧之对话录收录《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开发》其中,于光远先生亲自对文稿进行了校对

3.沿海大城市圈、大城市群的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于光远:中国有一条年400毫米的等降水线,这条线从黑龙江、内蒙古交界的大兴安岭开始,向南到内蒙古的哲盟地区,再朝西的方向前进,饶过甘肃的兰州再向西南一直到西藏的昌都地区,这条线把中国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也就是说把中国分成西半个中国和东半个中国。等降水线划分的东半个中国与西半个中国的土地面积恰好相等,但是西半个中国的人口和产值只有全国的5%,而东半个中国占95%。

东半个中国的优势当然有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拥有很长的海岸线,可以利用海洋与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交往。

周牧之:您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海洋经济。

海运是现代工业经济物流的基础。大航海实际上是海洋经济的开端,它为全世界的资源调配创造了基础,为产业革命奠定了前提条件。

工业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我们是在一个特定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自力更生经济发展模式,一些人现在依然误以为我们可以避开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仍然走自力更生的旧路。实际上,当我们确定开放后,我们就不可能再回到封闭的旧路上去了,我们就不可能再回避海洋经济在资源调配上的巨大优势。

利用海洋物流发展经济,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它并不是做得最早的,它的特点恰恰是做得晚,但做得非常彻底。日本临海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彻底地追求效益。

我们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面海的地方也多,但是我们的经济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海经济,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利用好海洋。应该把海洋作为与世界进行大物流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沿海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沿海的那些大城市的发展,就有着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实际上从全球来看,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大城市大都是临海的。

于光远:1982年,讨论上海的发展战略时,我在会上讲了一个观点,这是在我去奉贤时形成的观点,我主张杭州湾要综合开发。后来,我又去上海,提出了五点:一是改造好了的上海老区、二是建设中的浦东新区、三是卫星城、四是农业区、加上建设中的新上海,构成太平洋西岸、杭州湾北岸的现代化大都会。

上海的发展曾经有三个方案,一是北上方案,一是南下方案,一是东进方案,简单说就是往东、往北、往南。我不参与他们的争论,浦东方案好是好,但是解决不了上海的问题,北上方案又太小,南下方案要动大手术。

我还有一个战略是长江口的规划,把长江口建成比鹿特丹还要大的港口。建设好长江口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将起一个带动作用。

周牧之:对。如何充分利用海洋,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

海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通道上。通道为什么对近代经济发展很重要?李鸿章当时认识了这一点。中国现在十几亿人大都是用的是国内资源,如果中国人民还要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就必须从全世界调用资源,这样海洋通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于光远先生墨宝:牧之红子惠存  独立思考,只服从真理  1990年8月

4.内陆经济、临海经济、临空经济


周牧之:内陆经济主要是以农耕、游牧为主,它的物流主要是内陆型的物流,但是现代经济的基础是海运,产业革命一开始就是临海型的经济,现代工业和大城市一般都靠近海洋。为了强调支撑经济发展的物流条件的个性,我将经济类型分为内陆经济、临海经济、临空经济。

临海经济是指可以利用海洋物流的经济发展模式,建国后我们的重工业大多依靠的是自己的资源,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前也主要用自己的资源,但现在,大部分资源都从资源产出国进口,工业已经倾斜到临海地方。

工业化到了后期,如电子产业,它的运输可以通过空运来进行,这种建立在空运基础上的经济,可以称为临空经济。临空经济从空间上来说,它比海洋经济的选择面要更大一些。

海洋经济成为工业经济的前提以后,这一两百年来,世界经济的重心几乎都在沿海,以前那些内陆的繁盛地区大都已经衰退。这种格局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结局。但是临空经济出现以后,使得世界多了一条另外的选择,经济空间的布局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改变不了临海经济的大格局。

临空经济要求人的素质比较高,产业环境比较好,因为经济最终还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此外,空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能源、农副产品等生活物质的大规模运输,所以,如果要在西部地区发展临空经济,要慎重考虑到这一点。

现在东京湾港口的大半吞吐量不是生产物资,而是为了满足东京大城市圈三千多万人需要的能源和生活物质。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临空经济模式能够满足大城市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高水准生活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耗的能源会越来越多。这些能量要从全世界来补充,所以,将来中国会有一个非常大的能源进口量。像日本,1.3亿人的能源消费量,导致每天惊人的能源进口量。我们一个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人口就要超过日本,十年后的中国需要多少能源,我们是可以算出来的。沿海地区有它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临海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是一条必然之思路。

临海大城市圈、大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中国现代化的窗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我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一个是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2001年,于光远先生在“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上

5.协调好东西部的关系是国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于光远:我也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是一定要缩小西部和东部的差距,否则就会妨碍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可是我看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国家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不可能缩小,反而会继续扩大。根本的原因在于东西部现有的基数,也就是两者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的基数差别很大。现在在发展速度方面,西部地区也还没有赶上东部地区。因此这种扩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我曾经建议人们做这样一道数学题:根据现实的统计数字进行计算,算一算到底能否缩小?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缩小?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缩小?什么时候落后的地区才能赶上先进的地区?

很多年以前我们国家里有人提出要超英超美,不过英国和美国是另外一个国家,而今天我们说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是我们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我们只有希望东部地区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东部地区是我们全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部地区越发展就越有力量来支持西部地区。

这些年来,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很大,不说别的,仅仅西部地区的人到东部地区打工就使得西部地区得到很大的收入。近年来我还说过西部地区的开发之所以能够进入实施的阶段,东部地区的大发展是一个基本的准备。所以我一直主张东西部地区要加强合作,加强交流,事实上我们这几年一直是这么做的。近年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东西部地区的人民就是这样做的。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限制东部地区的发展。

因此东西部差距的存在不仅是事实,而且可以说是今天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存在这个差距和这个差距的扩大就会影响安定团结,那么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就一定不能保持了。这种说法甚至会给那些不希望我们安定团结的人制造一个借口,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害的观点。当然,从长远来看,有朝一日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高于东部地区,东西部的差距才有可能开始缩小。可是现在还看不出哪一年才能开始,现在大可不必着急。

周牧之:现代经济发展使国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谁充分利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要素来发展经济,谁就取得经济竞争中的优势。相对而言,大陆地区有先天的不足,有些地方,如西部,它没有形成经济发展大据点的条件。

现代经济使国土发展形成两个空间,一个是发展效率好的空间,另一个是发展效率不好的空间。中国一定要充分重视沿海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一定要以沿海为中心。

西部的产业发展要从临空经济这样的物流量相对较小的产业去考虑,不能再搞物流量大的工业了;第二是西部人口往东部迁移的时候,要造就一批优秀的人才;第三是沿海地区本身一定要搞好,现在的东部经济许多都是招商引资型的,许多地方的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社会发展还不成熟;第四是东部与西部市场经济程度不一样,国家对西部的扶持要有一套强有力的再分配政策。

在发展效率好的地区发展现代工业,在那些发展效率不好的空间中最应该做的事是国土环境的保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保全环境就是对国土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那么,从国土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评价这种空间功能时,就要有一种反馈的机制,要让发展效率好的空间拿出一部分利益来补充它。

这种反馈的理由在于:它给国土发展效率好的空间提供了好的发展环境,如洁净的水和空气、良好的生态资源等。反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机制来进行,包括财政补贴,教育等。

所以,不要追求一个国家均衡的发展,要给各地区的发展赋予不同的内容,要协调好这两个不同的空间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得到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国土发展。

2010年,于光远先生与周牧之在先生寓所

6.打通国际通道,西部开发就会有一个新局面


于光远我们的西部开发中也要注重城市化,应该把城市化建设作为西部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周牧之:中国经济大调整中的城市化对策应该着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一是社会结构的转变。

在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上有两个问题,一是沿海城市发展的问题,一是内陆城市发展的问题。沿海城市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点,内陆城市发展要解决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

西部的开发应该首先考虑到西部城市的发展,改变西部农民几千年生存状态的最佳方式是城市化。

单纯从农业本身来看,目前的农业是中国几千年来发展得最好的,但如果要靠农业让农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那就差得很远了。近二十多年来农村发展和非农经济的模式也没有满足农民追求富裕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要换一种发展的思路,这就是城市化。

对于工业化进程落后的西部来说,西部的开发不能忽视城市化,要把城市化战略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角度而言,西部开发离开了城市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中还有一个特别需要重视的的内容,这就是必须以世界眼光进行开放。目前,不管是西北还是西南,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造国际交流圈的问题。比如西南与东南亚的交往和交流,西北与中亚的交往和交流。

如果打通了通往东南亚和中亚的通道,整个东南亚与中亚地区都将成为我们的经济腹地。这样的话,西部开发就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于光远:内陆开发要搞临空工业,西部地区搞临空经济按道理从交通方面来说问题并不大。如果生产的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重量很轻的产品问题不大,问题是要有文化素质比较高的生产者和管理者,特别要求地方领导者的素质比较高,因此提高人的素质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有一些领导者,以为自己能领导人就什么也会了,其实不然,还需要虚心学习。领导位置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知识水平的提高。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一年,莫斯科举行一个艺术展览,楼下展出的是传统艺术,楼上展出的是先锋派的艺术。楼下的艺术家们请来了赫鲁晓夫,他们估计赫鲁晓夫不喜欢先锋派的艺术,就怂恿赫鲁晓夫到楼上观看。赫鲁晓夫到楼上一看,果然非常生气,说这是什么艺术啊,在马尾巴上涂上颜料,让马在纸上一跑你们的画就出来了。楼上的先锋派艺术家和赫鲁晓夫争论,说你是不懂艺术。赫鲁晓夫很生气地说,当我还是一个矿工的时候是不懂,当我是基层干部一层一层提升的时候,我是不懂,但是现在我是苏联的总理了,我就什么都懂了。可楼上的艺术家还是和他争论。赫鲁晓夫后来也慢慢地想通了,他死了以后的墓碑就是请先锋派艺术家做的。人们说赫鲁晓夫还有一点可爱之处。(俩人相视而笑)

(这次对谈于2001年初夏在北京于光远先生的书房举行,由《中国财经报》蔡劲松整理)


于光远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1915~2013年。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历任《学习》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经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南开发促进会等团体的会长、理事长或副理事长。

主要学术著作有《哲学论文演讲和笔记》、《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第1-7卷)》、《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我的教育思想》等。

于光远:对发展中国城市群问题的看法

于光远在论坛上

■ 编者按:

20年前的2001年9月3日和7日,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 (以下简称:论坛)分别在上海和广州两个会场召开。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一路同行,从始至终参加了这两场会议,并做了四次发言,对中国的国土发展、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提出了睿智的思考和建议。

2005年出版的周牧之主编《大转折—解读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这四次发言整理成为两个部分收录,于光远先生亲自对文稿进行了校对。

二十年后的今天,于光远先生的讲话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本公众号特将于光远先生在论坛上的讲话刊出以飨读者,并纪念这位在立德、立功、立言上都堪称楷模的智者。

论坛上海会场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中国日报社、中国市长协会四个单位主办的题为“2001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大型国际研讨会,于2001年9月3日和9月7日分别在上海和广州召开。我在这两天都作了简短的致辞,并在3日作了题为《国土经济中的沿海大城市群发展》的演讲,在7日论坛结束时根据会议安排,为会议作了总结。

周牧之主编《大转折—解读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收录了于光远先生亲自校对后的论坛发言

1.在论坛上海会议上的讲话


在9月3日上午,我在致辞中热忱地祝愿“2001年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顺利进行,取得成功!我还希望会后有关学者继续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在这个致辞中我说,我认为论坛提出的这个问题如果引起中国政府和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解决得好,会对今后5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会议所提出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于光远在论坛上讲话(上海会场)

在9月3日下午的演讲中,我讲了一件事。2000年春,中国西部大开发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的时候,我去浙江宁波参加宁波市提出的“杭州湾交通通道”——即从杭州湾南岸到北岸修一座大桥——的思路和方案的论证。这座大桥的建成,将大大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距离,因而也将缩短宁波到长江北岸的苏北、乃至渤海北岸和山东胶东半岛的距离。我认为中国有三个大跨海工程::一是从海南岛的海口到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二是从烟台到大连;三是这个跨杭州湾通道。跨杭州湾的交通通道工程现在已走到前面。前两个跨海工程看来以修建火车轮渡比较适合,而跨杭州湾工程以建桥比较合适。三大跨海工程的建成,将会对中国沿海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宁波我发言前,请他们帮我制作了一张“册”字形战略示意图。

于光远:中国“册”字形发展战略示意图

把这张图和这次会议中周牧之提出的《21世纪中国国土轴和大城市群示意图》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两者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也有某些不同的地方。

周牧之: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示意图

应该说这两张示意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相同的。两者不同的地方是:

① 我当时使用的语言叫做“中国经济发达带”,当时我没有“大城市群”、“大城市圈”、“国土轴”的概念,没有提出“中国要在21世纪站在世界的前列,就必须走集约型的城市化道路”,更没有提出“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各个大城市群,特别是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超大城市群进行集约”的思想。这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我认为会议的这个中心思想,是应该受到充分重视的。

于光远与周牧之在论坛上

② 我有一个观点,1983年胡耀邦代表党中央提出21世纪建设的重点将向西部转移。17年来,中国沿海经济大发展,使得党中央2000年宣布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为可能。我认为,沿海经济的继续发展,是今后实施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前提。中国的发展是从沿海向西部推进。我看出会议提出的沿海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中,也注意到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问题,但是我似乎更着眼于西部大开发。这次会议提出的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对中国西部大开发似乎没有我那么强调。

③ 似乎两者还有一点不同的地方:我讲的“经济发达带”中既有经济发达程度高的地区,也有经济发达程度比较低的地区,甚至还有贫困县比较多的地区。而这个会上现在讲的大城市群当然也包括农村,只是在发达程度上,似乎比我讲的要高一些。

总之,在我讲的和这个会议上周牧之的基调报告中都有依靠沿海大城市来推进全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正因为两者的基本思路相同,两者之间的某些差异可以互相补充。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联合调研报告《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

由于9月3日的会议是在上海开的,会间休息后下午的演讲都讲的是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整天没有一个人专门讲珠江三角洲,因此我在当天的演讲中也只讲了有关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问题。

关于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周牧之在基调报告中作了详尽的介绍,使我受到不少启发,也增加了不少知识。但是对基调报告,我也有一些意见。而且就在当天的发言中提了出来。

周牧之在论坛上作基调报告(上海会场),于光远(左四)

我认为,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概念要扩大到杭州湾的南岸,也就是要包括宁波、绍兴、杭州市的萧山等地。那些地方在自然地理上不属于长江流域:宁波有一条甬江;绍兴有一条曹娥江;萧山就在杭州湾边。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上游,是流入杭州湾的。但是我还是主张把宁波、绍兴等地列入我们今天讨论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范围。在9月3日我作那个演讲前,其实会议材料已经把宁波列入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范围了。在会议发的材料中有一张《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概念图》,我在演讲前没有注意到这张图。我在准备这个演讲时只看了《中国日报》社华东办事处印的材料,那个材料同后来会议上发的材料不完全一样,它没有那张《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概念图》。回想起来,周牧之作基调报告时,这张《概念图》的幻灯片是打到屏幕上的,我听报告时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在我眼前一晃而过。因此在演讲中,我对周牧之同志的批评,有与他的基调报告不符合的地方(为此,我在7日上午致辞时向周牧之表示了歉意)。但是我在3日演讲中指出的他对浙江省在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中的地位摆得太低这一点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在3日的演讲中我为了说清楚浙江省属于长江三角洲,从两个地方着眼进行了阐述:第一、浙江省嘉兴、湖州、除萧山以外的杭州全市,包括余杭、临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说属于长江流域是丝毫问题都没有的。因为整个太湖周围都属于长江流域。天目山的水北流进入太湖,属于长江流域,南流最后流入钱塘江,经由杭州湾入海。因此浙江省杭嘉湖的城市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就是从自然地理的概念来看,也是不成任何问题的。第二、如果从经济角度来看,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等地区同长江三角洲关系十分密切,我认为应该属于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尤其在杭州湾交通通道建成后,杭州湾两岸更不应该分属不同的大城市群。

报告中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概念图”

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龙头在上海。上海处在中心位置,它面朝大海,左翼是南通,右翼是宁波。中心和两翼不可分,少了宁波这一翼,上海的中心地位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是我之所以强调宁波属于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

在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中,江苏省的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赞成江苏省融入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思想。

2000年初,我到了宁波,并去了宁波的慈溪(因为在“杭州湾交通通道”的论证中,其中有一个方案是把慈溪市作为大桥的起点,向北修至嘉兴),看了杭州湾交通通道桥头的南端方案中提出的选址(我是主张这个方案的)。几个月后,我又去了嘉兴,到了平湖西端和海盐交界的地方,看了杭州湾交通通道北岸桥头的选址。了解了这次投资的可行性和他们提出的初步方案。如果采取这个方案建桥,除宁波、嘉兴两市愿意投资外,投资者对嘉兴到苏州的高速公路也有很大的兴趣。我希望这项工程能够早日实施、早日实现。在整理我的四次发言时,我又特别用心地看了曾被我忽略的那张《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概念图》,发现我到过的余姚、慈溪被小心地划出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我不以为然。余姚是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慈溪很大可能是未来杭州湾交通通道——大桥的起点,应该包括在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范围之内。

我建议周牧之同志和其他先生们是否再去浙江作一些调查,使这个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意见更加全面。如果有困难,我主张浙江省的学者来补做这个工作。在3日的会议上,我没有能听到浙江省同志的发言,颇不满足。过些时候不妨开个小一点的会议专门谈谈浙江省的问题。

于光远在论坛上认真听取报告

下面我想再讲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把上海建成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际大都会的构思,现代化的新上海应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① 改造好了的上海老中心区。近年来,上海建设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中心区内经济的发展也并不平衡。我老家在上海原南市区,那个地区就很落后,现在南市区并入上海老中心区的中心区―黄浦区,人口已大量迁出。上海老中心区还是有一个改造的问题。

 建成了的浦东新区。这个目标也越来越接近了。

③ 安排得更好的上海各卫星城。这些卫星城有的撤县改区,也有的有设市的酝酿。现在上海只有一个崇明还是县,它的土地面积是上海市的五分之一,人口占十三分之一,但是它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④ 广大的新型乡镇和农村。

⑤ 就是我提出的“杭州湾北岸带型城市新上海。它不是上海的卫星城,而是上海市中心区的姊妹城。姊妹城这个概念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但这个从南汇的芦潮港起,越过上海和嘉兴的边界到乍浦港一百多公里长、四公里左右宽、四百平方公里左右土地面积、五百万人口的带型城市的新上海概念,是我提出来的。

这五个部分构成我所说的太平洋西岸现代化国际大都会—新上海。它是长江三角洲大都市群的龙头。

论坛上海会场主席台:周牧之(左一)、于光远(左五)

我赞成这个大会提出的大都会范围内的交通工具要现代化,包括地铁。我对东京的地铁有深刻的印象:东京的地铁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最底层是容量很大的仓库。上海的地铁刚刚起步,差距还很远。在我的主张里有在金汇港上面修条高架直达铁路的建议,这大概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轻轨了。从徐家汇到金汇港口40来公里,20来分钟就可以到。上海有一个计划,打算从浦东国际机场到市内修一条磁悬浮铁路,8分钟就可以到达。这个想法我也很赞成,但上海建设应量力而行,按部就班来做。

至于江苏省,周牧之同志做了大量调查工作。我知道近年他常回国内,有很多时间在江苏进行调研工作。在这个论坛开始前不久,他给了我一张《新华日报》的剪报《专家谈江苏城市化的空间选择――融入长江三角洲大城市圈》。其中对大城市群概念下了半径为300公里的定义。周牧之还对江苏城市化战略提出一套设想,我看了材料感到很有意思,我想再多找些材料研究研究。

2001年6月4日《新华日报》,《专家谈江苏城市化的空间选择―融入长江三角洲大城市圈》

2.在论坛广州会议上的讲话


2001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9月7日结束。会议安排我对上海和广州的两天会议作个简短的小结。在会议日程表上写的还是“总结”。对这样一个任务,我实在担当不起。会议的内容如此丰富,涉及面如此之广,我既缺乏研究在先,在会场又因自己耳背听不清楚,又要为自己的发言作些准备,许多发言没有听,想等着看讲稿。我那里敢来做什么“总结”。但是日程既已如此安排,我就只好勉为其难了。

于光远在论坛上讲话(广州会场)

关于城市化和城市计划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了由若干个大都市联合形成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这件事我直到去年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我亲自接触城市计划是在1981年出席墨西哥世界经济学家大会,顺访墨西哥政府的时候。墨西哥的官员告诉我,多年来他们在搞城市发展的规划,联合国很看重他们的工作,世界上关于城市发展的会议就在墨西哥召开。在这之后我注意到,在我们中国,一直没有城市的发展计划,有的只是针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搞的城市内部的建设规划。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城市发展的思想。1978年11月到12月举行的、为期36天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在听取各分组召集人的汇报时,讲我们国家一部分城市可以先富起来,他提出先富起来的第一个城市就是深圳。邓小平说深圳可以先富起来的办法是发展外贸。深圳这个城市经过几年建立起来了,可以说是平地建设起来的,是在一种特殊的条件下建设起来的。现在深圳已经发展成一个发达的大城市了。可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什么地方建立什么样的城市,这个规划恐怕到现在还没有。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个城市化论坛研究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要城市化,特别是在中国沿海,要以发展大城市群的思想搞的,中国的城市计划。

论坛主席台上,林树森(广州市长)与于光远

当然,在中国有一个大城市群自发形成的趋势,比如这次会议讨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这次会议没有讨论的京津冀大城市群就是如此。

现在的问题是要对这件事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这是我特别看重这次会议提出的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一个原因。

这种思考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也要有切实具体的务实精神,既要总结本国的经验,又要吸收外国的经验。我觉得在两天会议当中,这样的精神是具备的,当然,不可能是充分的。因此需要我们中国的学者们继续努力。

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办的《经济时刊》,为配合这个会议专门出了一期特刊。会务组将这期刊物发给了所有的会议参加者。这期特刊封面的顶端有三句话:“中国需要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信息经济与国际大都市、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大开发”。这三句话表明了这次会议视野的开阔。“中国需要大城市群发展战略”这是个总的主题;“信息经济与国际大都市”说的是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问题;“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大开发”说的是中国沿海和西部的关系问题。

2001年9月3日《经济时刊》特刊

中国需要大城市群发展战略,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说了。关于信息经济与国际大都市,今天在座的日本著名学者清成忠男在这期特刊上有一篇他与周牧之的对谈,《大城市圈、大城市群:信息革命中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也是在这个特刊上,有一篇增田祐司与周牧之关于《信息经济与国际大都市》的对谈录。周牧之在他的基调发言中也提到大城市群和产业选择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世界进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是一种现在可以看得清楚的趋势。关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这种趋势必须高度重视是不可怀疑的,许多城市都应该为发展这些经济做出努力,而且存在大有可为之处,我们需要大都市、特别是国际大都市来带头。

关于沿海大都市和西部大开发是我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期特刊上也有一篇我与周牧之的对话录,题目是《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大开发》。题目虽然是讲西部大开发,但实际上涉及了整个国土开发的问题,包括中部和沿海陆地以及海洋。

于光远与周牧之对话录《沿海大城市群发展与西部开发》,《经济时刊》特刊

现在,我回到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问题。

我想先说一点对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范围的理解。在我的“册”字形战略中,“册”字中的竖轴海岸线和京九线的交点就是香港。这个交点略左一端便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的土地面积比长江三角洲小,这从会议材料中那张《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概念图》可以看得出来,它的范围只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加上广东省的一部分—珠江三角洲。但是在这个大城市群内,有三个发达的大城市∶广州、深圳和香港。这三大城市周围密集着许多既有实力又各具特色的城市。这个大城市群的东面是东江的东莞,西面是西江的佛山、南海、顺德、中山,再往西是开平、恩平、台山、新会和江门。

于光远与任仲夷(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在论坛午餐上畅谈

珠江三角洲经济实力的发达程度是很高的。薛凤旋教授在发言中讲,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城市群,1999年GDP占了全国的21%,实际利用外资占56.9%,出口占60.7%,在出口方面远超过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两个大都市群的总和。我感觉到,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有一个问题是特别需要研究的,那就是上述三大城市发展的战略和优势互补的问题。由于现在大陆和国外的直接联系多了,香港的中介作用相应地有所削弱,但是可以争取新的发展。薛凤旋教授主张香港要充当跨国公司在亚洲的总部和生产性服务在亚洲最集中的城市,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物流平台。

在论坛广东会议上,周牧之搀扶任仲夷登上主席台

广州、深圳、香港这三个大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范围内其他城市,各有各的强点和优势,也各有各的弱点和制约因素。如何使强点更强,弱点转化为强点,克服制约发展的因素,就要寻找发展的大思路、大智慧,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至关重要。香港和澳门是允许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别行政区,它们和其他的城市共同组成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就有实行两种制度的地区间相互联系和结合的问题。关于这些地区发展的战略研究不是我今天能讲的题目,我也讲不出什么东西来,需要各个城市在会后自己来研究。

论坛午餐畅谈,左起:于光远、任仲夷、王玄(任仲夷夫人、原广州市副市长),论坛期间任老夫妇来会场酒店小住,几位老朋友们相聚甚欢

但我觉得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整个珠江三角洲要提高对知识经济意义的认识。如果不能克服这种认识上的不足,这个地区的经济就不能够更大提高自身的发展。最近,我形成了四种生活资料对社会进步所起的四种不同作用的理论观点。所谓的四种生活资料,第一种是毒品,包括大麻、海洛因、摇头丸等。这种产品的消费对社会进步只能起消极的作用。第二种是我们吃的、穿的、住的、玩的和发展社交关系所需要的产品,乃至嗜好品,比如抽烟。这类产品的消费使我们的生产获得它的目的性,使人们得以生存、享受。这种产品的消费使劳动力得到再生产,当然这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三种是像汽车、飞机、公路和高速公路、机场、电话、电报、电传等交通通讯手段。这类产品的生产要花费劳动时间,但它们的使用又会大大提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效率,也可以说生产出很多时间。这种产品从外部提高社会生产力。还有第四种产品,那就是知识产品。举例来说,生产电脑和与电脑相配的软件,是耗费很多劳动时间的。使用电脑的人,比如用电脑打字,也要花很多劳动时间。但是,在使用当中,在消费当中,使用者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因此,社会生产力也就提高了。

于光远在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

这就是说,使用消费和生产力的提高两种过程同时发生。书籍的编辑出版,包括网络资讯,它们也是知识产品,可以增进人们的知识,从而起到提高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又比方办学校、教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当中都要耗费劳动,但同时都起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作用。这种活动是通过人本身的变化而实现的。它与交通通讯工具不同,因为后者是从外部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前者是从内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四种产品也就是恩格斯讲的发展和表现自己的资料。当代社会、当今世界进步如此之快,是和第三种、第四种产品的发展相联系的。我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要不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就得在认识、发展第三种产品,特别在认识、发展第四种产品上要走在前面,切实有效地来干。

论坛酒会,左起:黎子流、于光远、陶斯亮、任仲夷、朱英璜

也许人们会说,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是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情,那么我就要说,我的意见不是一般地注意这一问题,而是要花最大的力量把信息经济、知识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上去。也可以说要采取某种非常措施,要在非常两个字上打引号,做文章,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够“非常”出来。我想我们应该有这么大的决心,这么大的魄力。这最后的几句话就是我今天想讲的中心思想。

论坛招待晚宴结束时,于光远与周牧之
2001年9月7日《羊城晚报》专访《于光远:“我有一个新发明”》

于光远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1915~2013年。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历任《学习》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经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等团体的理事长或会长。

主要学术著作有《哲学论文演讲和笔记》、《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第1-7卷)》、《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我的教育思想》等。

周牧之: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20年前大预测

编者按:

  20年前的2001年9月3日和7日,“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分别在上海和广州两个会场召开。于光远、任仲夷、陈锦华、陶斯亮、朱英璜、林树森、黎子流、杨朝光、杜平……,与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一道热议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在那个“小城镇大战略”的年月,这次会议为城市化、大城市圈、大城市群“炸开”了一个豁口,一时间这些话题成为社会热议。

2001年是一个切换历史的转换门。这一年还发生了两桩大事,一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二是中国加入WTO。此后,出口和城市化作为两个强劲的引擎,将中国推入了一个全新的大发展时代。20年来,中国的商品出口增长了9倍,城镇人口翻番,实际市区面积增长了2倍,GDP增长了10倍……

站在20年前,要想象今天的中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20年前的这个以“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为题的大会,为中国的未来做过一番大胆的预测和呼吁。20年后的今天,回放这场会议,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哪些忠告不幸被言中,哪些还在路上……

论坛广州会场主席台,(右起)任仲夷、林树森、陶斯亮、朱英璜、若山荞一、樱田幸久

编者按:

  1999-2001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合作对中国的城市化政策进行了历时两年的大规模联合调研(以下简称:调研),内容涉及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探讨、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社会的定位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观点和政策建议。在该调研成果《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以下简称:《报告》的基础上,2001年9月3日和7日,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中国日报社、中国市长协会共同在上海和广州举办了“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以下简称:论坛)。周牧之作为这次调研的负责人在论坛上发表了这篇题为“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基调报告,对未来大城市群时代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政策呼吁。

周牧之在论坛上作基调报告(上海会场)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今天首先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21世纪国际竞争的单位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讲,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就意味着分工、合作和竞争的激烈化。全球竞争的单位应该怎么去考虑呢?我们知道,很早以前就有“企业是国际竞争的单位”这种说法。到了1980年代,国家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特别是美国还成立了国家竞争委员会来强化国家的竞争能力。

但是从空间上来讲,企业和国家这两个单位是不是准确和恰当呢?企业现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选择它的工厂、研究所、甚至总部,企业的空间流动性与日俱增。正是企业空间流动性的增强,才有了国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风潮。因此企业的地域属性、空间属性、国家属性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流动。

那么以国家作为竞争单位来考虑会怎么样呢?统而言之,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一个国家有很多的空间是没有竞争力的。比方说,在西北有些地区,水都没有,草木都不长,人都养不活,怎么能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空间呢?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应该定位在城市上。因为只有城市才有产业的积聚,只有城市才有国际竞争需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论坛召开当天(上海会场), 2001年9月3日《中国日报》整版刊登周牧之署名文章

1.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既然城市是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在国际竞争中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比较有利呢?

中国是应该选择大城市, 还是中小城市模式,一直是政策争论的一个焦点。

探讨城市化模式必须看一看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城市是古代就已经存在的社会经济形态。前近代城市的内涵主要是商贸和地域政治经济的中心,我们今天讲的城市化是指起源于产业革命的近现代城市化,是指属于城市经济的工业经济爆发带动的城市化。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叫作近代城市化,城市的内涵也从商贸为主很快转为以工业为主。再往后,服务业、信息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内涵日益丰富,有了现在的现代城市化。

产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城市化、大城市化、大城市群化三个阶段。两百多年来,城市的经济主体不断在变化,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随之不断变化。理解城市发展三个阶段的进程,对城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联合调研报告《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

产业革命时期,欧洲的城市化模式大多以中小城市为主,但是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积聚,而且这个趋势越演越烈。这是因为与过去相比较,现代产业积聚的能量不一样,效率不一样,后发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所要求的效益不一样。

工业化后发国家首先需要的是效率,它需在很短的期间内走完工业化先发国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因此,它不得不选择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来加速它工业化进程的效率。

结果,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走过了一条城市化、大城市化、乃至大城市群化的道路,城市的积聚规模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大。

为什么越来越大?城市空间积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大城市病的话,城市越大,城市积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就越大、效率就越高。

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真正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上是大城市、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所以说,21世纪国际竞争的真正据点应该是大城市圈、大城市群。

2000年4月18日《中国财经报》刊登专访《城市化:协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调研伊始,周牧之就明确提出要用大城市群、大城市圈求解中国城市化

中国是工业化的后发国家,为了尽早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高效率。在今天信息革命的时代,中国的城市化需要为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提供最高效率的环境。

从发展效率的角度来讲,中国需要重视以大城市群为核心的城市化模式。这是中国人口密度的要求、发展效率的要求、产业发展的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国土利用效率的要求。

我们在考虑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时,要认真认识前近代城市化、近代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在本质上的区别。

任仲夷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

2.大城市圈:巨大通勤圈的形成


那么,什么是大城市圈?

城市圈有很多定义,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是通勤圈。大城市通过建设近郊和远郊地区,通勤的距离从10公里到50公里,现在到了100公里乃至更远,这样一个通勤圈域可以叫作大城市圈。比如东京现在周围100公里以内都可以作为一个通勤圈来考虑。大城市圈的半径受公路、铁路建设水平所左右。

城市圈的扩张不是单纯的同心圆式扩大,而是沿着主要交通干线呈放射线型延伸,在延伸的放射线上分裂出许多卫星城市。

这样的大城市圈在日本有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京阪神都市圈,次一级的有札幌都市圈、仙台都市圈、广岛都市圈、福冈·北九州都市圈。当然在欧美也有很多代表性的大城市圈。

2001年8月23日《经济日报》刊登周牧之《要小城镇,也要大城市圈》,为论坛预热

3.大城市群:被高速交通网压缩的时空


那么,什么是大城市群呢?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在他1961年出版的《大城市群》中首先使用了大城市群这一概念。当时他是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组合成的一个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大城市群。

哥特曼认为大城市群是城市化的最高到达点,是文明的实验室。哥特曼大城市群理论很快在世界上得到认同和批判性发展,但是他在著作中并没有对大城市群进行一般性的定义。

今天,大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可以认为是多个大城市圈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城市空间。在这个城市空间里存在着复数的大城市圈和中小城市,不同层次的城市在一个比较密集的范围内复合叠加。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一旦能够被高速的交通网所压缩,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就会激增,城市的活力也会以乘方形式得到强化,复数的城市将会形成有机的大城市群空间。大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分工合作的强化是大城市群国际竞争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效益的根本所在。

应该讲,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高形态是大城市群。大城市群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快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报告》中的“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示意图”

大城市圈的定义是可以通勤的圈域,但大城市群却并不意味着巨大的日常生活圈的成立。大城市群的定义是一天之内可以往返于期间,能够完成会谈、洽商等相应工作的圈域。大城市群通过它所具有的世界性、全国性的功能给各个城市带来崭新的活力,是对世界经济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空间。

大城市群的典型案例有日本由东京、名古屋、京阪神三大都市圈组合成的东海道大城市群,北美由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组合成的东海岸大城市群。当然,在世界上还有一些被称为大城市群的地区。

大城市群内存在许多的城市政府。各个城市政府今天已经无法独自对应交通、环境、水资源、防灾等广域行政问题。但是,大城市群需要形成单一行政区划的想法却是不现实的,今天有人提议要让天津与北京合并,这种想法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复数大城市各不相同的特色与活力的相互补充,正是大城市群综合效益的源泉。

论坛广州会场

4.大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中国城市化的最大课题是大城市群对策,一定要注意到大城市与周边大城市一起共同形成大城市群的可能性。

由于大城市群具有集聚产业、经济、人口的强大能量,这种能量是其他空间所不能比拟的。

大城市群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如何形成大城市群的政策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政策,一定要明确它在政策规划中的定位。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已经具备了形成大城市群的可能性,但现在还欠缺促成大城市群形成的高速干线交通轴和完整的产业分工政策。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中国还将出现其他可能形成大城市群的城市空间。

一般来讲,城市问题包含有两个性质的问题。一个是作为人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城市问题,也就是劳动者、市民的城市问题,它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条件如何在城市中形成、如何防止城市生活条件恶化、乃至崩溃的问题。

另一个性质的城市问题是与资本,或者讲与产业活动相关的城市问题,是指如何形成产业和资本活动的条件,如何防止产业条件恶化、产业成本提高的问题。

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历史中,由于过分强调产业优先,在世界各地都导致了许多深刻的城市问题,中国的城市化也存在这种倾向。

因此,我今天的报告首先想从生活条件,也就是作为人的城市问题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大城市圈和大城市群。

2001年8月24日《羊城晚报》刊登周牧之专访《中国现代化呼唤大城市圈》,为论坛预热

5.中国:高密度城市化社会已经到来


中国人口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人口分布在一些地区相当集中。某种意义上讲,在城市化之前,在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人口密度就已经非常高。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地区之间水资源极不均衡,工业化进程又非常迅猛,再加上沿海和内陆在大规模运输成本上的差距非常大。

这些基本条件决定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社会的形成在区域上会相当集中,城市化社会的人口密度会非常高。

我们来看一下东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东京大城市圈的总人口高达3,450万人,东京大城市圈拥有强大的由铁路和地铁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支撑的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比汽车交通要高得多。因此,东京大城市圈现在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可以说是发达国家城市之最。2000年东京下辖23区的平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3万人。

但是,上海的浦西地区早在1991年,也就是10年前,人口密度就已经高达每平方公里3.8万人,是东京23区的2.9倍。再看江苏的人口密度,1998年江苏全省城市建成区的平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3万人,是东京23区的1.8倍。

大大超过发达国家的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社会已经是中国的现实。

陶斯亮中国市长协会会长、朱英璜中国日报总编辑

6.高密度的城市社会: 日本的经验


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相比,日本与中国在城市化前提条件上相似之处比较多,因此有必要在这里总结一下日本的经验作为借鉴。

日本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人口的激增同时发生。19世纪后半期,日本列岛总人口只有3,500万人,这100年总人口增加3.6倍。而在近代化之前的250年间,人口的增减并不显著。人口的激增为工业化确保所需要的劳动力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19世纪后半期,3,500万人口比较平均地分布在日本各地。当时,东京的人口仅占日本总人口的4.5%左右。然而今天,东京大城市圈的人口与1872年相比增加了13.7倍,达到了当年日本总人口的规模。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管是100年前还是现在都稳坐日本大米产量第一位的新泻县因为没有经历激烈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率极低,新生人口的相当部分走出了新泻,没有能够留在当地。

工业化、城市化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在吸收人口的能力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论坛会议手册

日本的城市化是在社会资本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前近代社会,日本是一个连马车和三桅帆船都没有的国家。当时的道路只适用于步行,港口只适用于小型船只,不具备支撑城市活动的基础设施。因此,为创立近代国家的基础,日本政府当时提出了两个口号,一个是“殖产兴业”,一个是“帝都建设”。前者着重于振兴产业,后者着重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努力一直持续到今天。与欧洲相比,日本政府始终承担着沉重的公共投资负担。

中国城市化也起步于社会资本严重匮乏的条件之下。为了满足现代产业和现代生活的需要,近二十年来,中国举国上下大兴土木,兴建了或正在兴建大批的产业和生活用基础设施,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土建工地。中国政府今天也承担着沉重的公共投资负担,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有着同样的宿命。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政府对铁路建设非常重视。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开通于1872年,起止于东京与横滨之间,在其后的40年,形成了总长约10,000公里的铁路干线网络。再后来的30年内,这一长度延伸到了20,000公里。从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来看,日本迅速成为了高密度的铁路王国。可以说,日本的城市是建立在徒步与铁路组合之上的。

铁路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这种能够以低成本进行高速大量运输的交通工具与日本的高人口密度、道路建设不完善的国土基本条件相适应。

在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中,铁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城市都是以铁路车站为中心建设起来的。

论坛主要国际主讲嘉宾:(顺时针起)清成忠男(法政大学校长、理事长、历任日本中小企业领域等调整审议会会长、日本大学设置学校法人审议会会长、冲绳振兴开发审议会会长)、星野进保(日本经济企划厅原事务次官、日本开发研究机构原理事长)、伊藤滋(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城市规划学会会长、日本地理信息系统学会会长、日本城市计划中央审议会会长)、增田祐司(日本北东亚地区研究中心所长、历任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审议会特别委员、通商产业省信息处理振兴审议会委员)、今野修平(大阪产业大学教授、曾经主持“东京湾综合开发计划”制定,历任“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总评检、日本国土审议会委员、港湾审议会委员、运输政策审议会特别委员)、薛凤旋(香港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日本在1960年前后曾有过一次激烈的政策论争。论争的焦点在于政府是否应该把政策重心放在东海道大城市群上。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将政策向东海道大城市群建设倾斜;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市场机制作用强大的东海道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政策应该向市场机制作用较弱的地方倾斜。

论争的结果是后者的意见占了上风。日本政府基于后者的意见制定了国土政策。此后,东海道大城市群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市场机制作用。相反,在地方振兴上,政府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和据点城市的先期投资为主体的“开发政策”。

这一次日本政策争论的结果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却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与预期相反,人口和经济仍然不断向东海道大城市群进行集聚。但是,大城市对策又没有能够及时跟上。这些给今天日本经济的发展,政治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留下了许多重大问题。

伊藤滋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清成忠男日本法政大学校长

7.人口大移动:史无前例的挑战


产业革命在欧洲诱发了城市化。城市化先发地区欧洲各国的主导产业从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到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到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再到今天的电子工业、信息服务业,历经了两百多年的岁月,这使欧洲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移动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相对比较从容。因此欧洲大部分城市的人口大多来自周边地区或是城市本身的自然人口增长。

人口移动的从容导致了在欧洲很多地区,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地缘市民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对于工业化后发国而言,历史不再赋予如此裕余的时间。

赶超型的工业化进程要求后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走过工业化先发国几百年走过的道路;要求劳动力从农业几乎同时间向所有的现代产业进行转移;要求人们从全国各地的村落社会和地缘社会走向城市……

2000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在北京举行“中国城市化战略及其途径国际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对调研的中间报告进行讨论。陈锦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计委主任在会上(左二)

工业化后发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大特征就是人口移动的规模大、范围广、速度快。明治维新后130年日本城市化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东南亚各国197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经验验证了这一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民工潮更是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今天,中国已经有上亿人的农民工从农村来到了城市,这个数字本身已经超过了日本总人口数。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口移动的现状。在长三角地区有1,162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在广东省这个数据高达1,223万。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城市,上海、东莞、深圳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已经分别达到360万人、500万人、581万人,这是一系列巨大的数字。

2000年12月15日《中国财经报》刊登周牧之《城市圈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为北京国际研讨会预热。

我们调研团队对中国的人口移动作了一个比较保守的预测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到2030年,以江苏为例,苏州、南京、无锡、南通等城市都可望成为1,000万人口级别的超大型城市。

可以讲,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规模人口移动,今天还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在今后的20~30年内,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将会转移到城镇,大部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将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移动,它的规模和速度将是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所经历的人口移动所不可比拟的。大规模的人口移动需要产业和城市的容纳,需要市民社会作为保障。

2001年9月3日《经济时刊》特刊配合论坛

促使人口移动的巨大能量是人们对现代生活模式和水准的渴望,是人们对更高收入水平的追求。这股能量是巨大的、不妥协的、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

这里我想讲一个南京车站的故事。我们调研团队曾经在南京对农民工做过访问调查。我在火车站遇到一位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大嫂,她当时正在留恋地回视着这个让她失意伤心的城市。这位大嫂和丈夫、孩子在南京逗留了一年,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返回家乡。但是,当我问她还回不回来时,她说她一定要再回来的。这个故事显示了人口移动的不妥协性。

如何正视人口移动的巨大能量,利用和诱导它成为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原动力,这无疑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

2001年8月20日《中国日报》刊载宣传广告为论坛预热

为了确保人口移动的顺利实施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至关重要。

对于以人口移动为前提的城市化社会,社会保障体系要尽可能地确保人们在地域间、产业间移动时的利益,要给予市民社会的参与者以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人口移动是城市化的前提,社会保障是人口移动的保障。

东京大城市圈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圈。但是20~30年后的未来,在中国将出现数个规模与东京匹敌的大城市圈,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将出现人口规模巨大的大城市群。

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城市社会的挑战。

林树森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原广州市市长

8.高密度城市社会生活模式的选择


21世纪将是全球合作竞争的世纪。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大都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正成为这场竞争的主角。

从这种意义上说,如何形成健康强大的大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最大的课题。在大城市群形成过程中,如何协调大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关系?如何在大城市群内形成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具有集约效应的产业链?如何发展城市群交通体系?如何调整人口移动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如何解决产业发展和人口大规模增长带来的城市问题?都进行探讨。

为此,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首先要认真地探讨在高密度城市化社会背景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富裕生活模式。

今天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移动压力。人口移动压力来源于人们对现代富裕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富裕的生活奔向城市。

那么,什么是富裕的生活?富裕生活的模式,在中国、在欧洲、在美国是不是都是一样的模式?

在西方,拥有自己的住宅是人们追求富裕生活的梦想,是现代富裕生活模式的象征。但是为了追求私宅(这里特指一户建型住宅)的这一富裕模式,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一个代价是城市中心区住宅的低密度化;第二是昼间人口和夜间人口的反差;第三是郊外低密度无序开发的蔓延;第四是交通基础设施不足造成的交通拥堵;第五是通勤时间的不断拉长,消磨和缩短了人们的有效人生。

另外一个富裕生活的象征是私家车。私家车不仅可以代表自己的喜好和财富,还可以增加人们在住宅选择上的空间自由。

车也好,一户建型住宅也好,都是人们对自我空间的追求。美国的城市空间大多被一户建私宅和私家车组合而成的生活模式所规定。日本与美国相比,私家车的财富地位要小得多,特别是在大城市,多是以轨道作为主要的城市交通体系,因此城市人口的密度要高得多。这是日本和美国在大城市结构上最大的不同之处。

周牧之《中国需要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经济时刊》特刊

无秩序开发是指在城市的外围地区进行的低密度、土地浪费型开发,这类开发往往依赖的是汽车交通。

汽车交通对于城市、自然乃至人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关于这一点,迄今为止已经有众多研究。有人认为汽车交通所造成的问题是“现代社会最大的噩梦”;有人使用“社会性费用”的概念将汽车交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缺陷”来剖析。

在现实当中,汽车的社会性费用远没有,也无法在市场机制下完全内部化。对于在交通事故中丧失的宝贵生命,费用的计算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对那些由于没有汽车或不能开车的人们,尤其是社会弱者而言,汽车社会甚至剥夺了他们的基本权益。

美国的环境保护团体每年都公布《无序开发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了“无序开发成本”的概念,并出示了一些表示无序开发非合理性的数据。

例如,无序开发导致美国人平均每年坐在方向盘前的时间长达443个小时,这相当于整整55个工作日。与在城内生活相比,居住在无序开发的郊外,意味着依靠汽车移动的距离增加数倍甚至更长。

依赖汽车的生活助长了对化石燃料的依存度,加重了大气污染。不仅如此,土地利用的浪费也极为严重。在1970年至1990年间,全美约有800万公顷的农林绿地被无序开发所吞食。

《无序开发白皮书》指出,“无序开发实际上是美国梦悲惨的另一面”。

早在1960年代,美国就有经济学家开始针对无序开发和汽车社会所造成的城市生活的孤独与混乱,对富裕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代价进行过讨论和忠告。

今天,中国也到了应该认真探讨经济增长代价的时候。

杨朝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副司长、杜平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城市化的人口密度会更高,进程会更快。中国是否像美国、日本一样把私车和私宅作为城市化的富裕象征来追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所形成的社会共识将会影响今后中国城市空间的格局,将会影响中国产业的效率,将会影响中国人生活的模式和品质。

住宅本身既是个人的资产,同时也是城市的资产,是城市空间构成的一个部分。它应当成为社会空间的一个优良组成部分。因此,今天我们在建设城市时一定要在住宅的思想、社会共识和制度上形成一个适应中国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适应未来流动化社会发展的模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尽早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比方说,在资金和机制上诱导人们选择高密度的城市住宅区;制定建设优良住宅的详细规定;建设工作和居住紧密型的城市;减小通勤压力,减少浪费在通勤上的能源和时间。

今野修平与周牧之对话录《城市化:21世纪中国的发展之路》,《经济时刊》特刊

9.土地利用的私人权益与公共利益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土地利用的问题。土地利用与城市生活模式、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有几个性质必须探讨清楚。

首先是土地利用的私人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土地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财富的尊重是分不开的。一个对财富不尊重的社会是不可能取得经济持续发展的,这在历史上是个百验不误的原则。

但是,土地有跟一般财产相比不同的性质,它具有很强的公共利益属性。过分强调土地利用的私人权益可能造成城市建设的畸形。

日本的经验教训非常深刻。战后,日本对战争中国家动员个人生命财产和私有财产的角度进行反省,对个人财产的尊重走向了极端。这导致城市建设中,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土地的征用非常困难,也使城市的开发和再开发非常困难。东京修一条公路要花几十年时间,有时甚至要等土地所有者死后,通过高额遗产税才能得以征用。成田机场修建到今天30年了,还是只能用一条跑道,第二条修好了,却一直不能用,因为跑道当中还有几户人家没有搬迁。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政府与市民对话的问题。

我们调研团队在讨论土地问题时,内部意见是不统一的。许多日本专家站在战后教训的角度,认为中国在土地利用上一定要强调社会的公益性,中国的土地公有制有很好的一面。而很多中方专家认为中国应该认真探讨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制,因为一个不充分尊重土地财产私人权益的社会在实现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是可能出大问题的。

2001年9月4日《羊城晚报》报道论坛在上海召开,为广州会场预热

目前通过土地开发筹措基础设施费用的方式也有利有弊,弊病在于助长了乱开发,助长了土地的低效益使用,助长了农地的流转。

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土地利用思想上的争论是非常有益的。

土地利用从大原则来讲:第一要充分尊重私人的权益;第二是一定要有一个优先公共效益的机制;第三一定要重视经济增长的分配公平。

经济增长是通过很多形式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其中一条是通过土地价格的上涨来实现的。过分地强调对土地的还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这一点上,日本的经验教训很深刻,值得我们借鉴。

经济增长应该还原给个人、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中国一定要尽快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应当让经济的增长过分地反映到土地和房地产投机上去,这是中国在社会结构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另外,土地利用的机制一定要适应城市发展和再开发。城市空间是流动化的,不断变动的,它本身需要进行持续的开发和再开发。土地利用的机制如果不健全,会影响城市的开发和再开发。这一点,发达国家有非常多的教训。

清成忠男与周牧之谈话录《大城市圈、大城市群:信息革命中城市化模式的选择》,《经济时刊》特刊

10.城市的成长管理政策


有人说,大城市的发展完全可以依靠市场机制,这是不对的。大城市发展的能量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通过积聚效应来解决。但是大城市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方式,发展的效益要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进行规范。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如果放任城市的发展,就会出现无序开发,形成城市空间的膨胀和郊区的低密度开发。这种现象会导致逆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的生活和产业条件的恶化、乃至崩溃。

因此需要用成长管理政策来制止城市的无序开发,引导向市中心进行投资。为了使城市成为一个理想的城市,在土地利用上首先要设计好、规定好城市的发展空间。要导入适当的土地使用资产税,诱导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变。同时防止对土地的投机,通过让你买得起背不起的机制,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

中国需要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控制房地产开发、控制工业区开发。

实际上中国在土地管理上拥有庞大的队伍和资源,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的总量,把它作为城市发展最有力的调控手段。

只有规划出城市发展的边界和土地利用区划,并且采取上述的措施,才能让城市按照理想成长。

论坛上海会场主席台

在经济发展时期,“开发”一词给人一种许诺充满希望未来的错觉。

但是开发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并不是都会成功的,并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无计划地进行下去的。今后,与“开发”相比,“保存”和“再生”对城市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把失去的东西“复原”也会成为城市政策的重要主题。这样的时代将会到来。城市的成长管理政策必须立足于这样一种时代认识。

为避免误解,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成长管理政策并不是否定成长。作为城市政策,不应该仅仅以人口规模、工业产值、零售总额为指标。迄今为止,各种经济统计一直是城市实力评价的标准,而城市经济政策的目标大都是追求如何扩大这些数字。与此不同的是,城市成长管理政策强调重视不能换算成GDP的城市成长模式和品质。

在今天的美国,有12个州已经以某种形式就成长管理政策进行了立法。数百个地方城市已经制定了成长管理的相关条例。

在2000年的选举当中,全美有38个州把与地区的成长模式、成长速度和成长质量相关的553个法律(条例)草案诉诸于居民投票。这一惊人数字反映了美国政府和市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

三人谈《中国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经济时刊》特刊

11.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大城市交通体系


城市问题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交通问题。

对城市而言,存在着市区交通、城市圈和城市群交通、以及广域交通三大交通体系。形成高密度、大规模城市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能否建立起由地铁、轻轨、路面电车等轨道交通为主组成的,市区交通体系、城市圈和城市群交通体系。

以汽车为主的交通骨格不可能支撑起高密度、大规模的城市化社会的生活和经济活动。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社会将随之而至。

但是,汽车社会也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大气污染、大量能源消耗、交通堵塞、甚至中心区坏死等严重的城市“血栓综合症”。这类城市“血栓综合症”,在今天中国的大城市中也已经初见端倪。

以汽车为主城市的人口规模不可能太大。除纽约等少数城市以外,美国城市的交通构架大多以汽车为主。因此,美国城市人口的规模相对较小,空间密度较为单薄。但是,亚洲许多国家人口密度大,不可能用汽车支撑起高效率的大城市交通。

中国大城市的人口集聚规模将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如果任由汽车无限制增加,必将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建设以地铁轻轨为主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骨骼体系,减少对汽车的需求,形成高效率、高密度、清洁的城市空间。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大城市比较成功。高密度的铁路网络承担着日本大城市50%以上的运输量。因此,只要铁路能够正常运转,城市功能就不会发生滞塞,汽车交通拥堵所导致的社会损失可以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2001年9月8日《南方日报》报道论坛内容

12.强化大城市圈、大城市群交通体系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延伸,城市的通勤圈会不断扩大,城市圈的范围也将随之扩大。因此,必须预先谋划好城市圈交通体系的构架。城市圈交通体系的强化直接意味着城市圈的成长。

就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言,城市圈交通体系中通勤铁路的作用非常重要。通勤铁路、高速铁路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扩大城市圈的范围,还可以大量地、快速地、准确地促进城市圈、城市群内的人流畅通,提高城市经济的效率和城市生活的便捷。

日本依靠建设高密度的郊外铁路网络,支撑了大城市圈的发展。这是日本特色的城市化对策。

纵观今天的中国,重视完善城市圈交通体系的城市还微乎其微。维系城市周边地区的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公路沿线的无序开发现象非常普遍。

在中国大城市圈形成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优质的郊区必将成为关注的焦点。优质的郊区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选择。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应该尽快形成以通勤铁道和高速铁路为主的高速交通体系。大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集聚可以由此分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发挥中枢城市近郊、远郊以及卫星城市的作用,承担一部分城市圈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其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这次联合调研的一环,调查团在江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研工作,还为该省制定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 2001年5月22日—23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在南京举行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发布该战略内容。

例如,江苏省的昆山、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近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赖于上海大城市圈的延展。这些城市与上海之间的通勤铁路体系一旦修通完善,它们与上海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功能上的互补将更加强化。

又例如,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发展一直是省政府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苏北地区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与上海连接的高速交通体系。因此,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加速建设上海─南通高速通道,以此促进南通以及苏北沿海地区的发展。

同时,我们在《报告》中还建议在适当的时期安排建设客运为主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间的沿海铁路,促进沿海城市间的交流,促进苏北地区沿海各城市的发展。

《报告》中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示意图”

13.临海经济的真正意义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产业活动的城市问题,这个问题既有作为城市共有课题的属性,也有作为大城市群使命的属性,我们今天着重探讨后者。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大城市的关系。

基于经济发展模式物流基础的不同,可以把经济类型分为三种:一种是内陆经济,一种是临海经济,一种是临空经济。

内陆经济过去主要是以农耕、游牧为主,依靠的是内陆型物流。在内陆经济时代,内陆地区出现了很多作为内陆经济发展据点的城市。

海运是现代工业经济物流的基础。大航海实际上是近代海洋经济的开端,它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调配创造了基础,为产业革命奠定了前提条件。工业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支撑工业经济全球性的物流基础是海运。

中国是在一个特定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自力更生经济发展模式,一些人现在依然误以为我们可以避开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仍然可以走内陆型大工业的旧路。因此,在珠三角这样海运条件优越的地区竟然一直没有认真探讨大工业布局。实际上,当中国确定开放之后,我们就不可能再回到封闭的旧路上去了,我们就不能再回避海运在资源调配上的巨大优势。

利用海运物流发展经济,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的特点是起步虽晚,但却做得非常彻底。战后日本发展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彻底追求临海经济效益。

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有着强烈的大城市区位指向。

对工业而言,它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支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产业集聚的效益,需要紧靠它的最大用户—大城市,凡此等等。这一切决定了工业分布的大城市取向。1960年,在日本重工业化的鼎盛时期,仅占国土面积12%的所谓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这四个大城市圈独占了日本工业生产总值的70%。分布在四大城市圈中的四大临海工业地带虽然只占国土面积的2%,但其工业生产总值却占日本全国的30%以上。工业区位大城市取向之强烈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报告》中的“江苏省城市化战略重点项目示意图”

宝山钢铁厂是中国第一个临海型大工业基地。我在机械部系统工作时也有幸参加过宝钢第二期工程的建设。宝山钢铁厂的建设对中国产业布局的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是,宝山钢铁厂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临海型经济的优越性。

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面海的地方也很多,但是中国经济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海经济,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利用好海洋。

应该把海洋作为与世界进行大贸易大物流,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地位,就有着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全球化的现代经济发展使国土发展的前提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谁充分利用好了海洋经济,谁就能取得经济竞争中的优势。

全球化前提下的现代经济使国土发展形成两个空间,一个是发展效率好的沿海空间,另一个是发展效率不好的大陆空间。因此,发展临海大城市群是一条必然之路。

鉴于今后能源结构转换的需求,以及中国在优质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储备上的结构性匮乏,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在长江口沿岸地带兴建以进口能源和矿石为前提的大型重工业基地,以促进中国的能源结构转换和现代原材料产业的发展。

港口发展有三个类型,一是资源出口型港口;二是工业产品出口型港口,也就是集装箱港口;三是能源生活物质进口+加工型港口。起步于第一类型的中国港口需要迅速向第二类和第三类港口转型升级。

周牧之在论坛上作基调报告(广州会场)

14.长江三角洲:世界级的港口群和新能源基地


今天工业加工地带的兴起都需要集装港网的支持,长江三角洲地带正在成为新兴的世界级工业加工地带。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建设集装箱港口群来支持这个新兴的、世界级的工业加工地带。

中国是一个石油、天然气、优质铁矿石原料匮乏的国家。能源结构对煤炭的过分依赖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产业的效率,还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今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主要的一次能源需要由现在的国产煤炭逐渐向天然气、石油进行转换。这意味着中国需要从海外进口越来越多的能源和矿石。能源、矿石对海外的依赖将使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发展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倾向越来越强。中国将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调整国土利用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

2001年5月23日,江苏省发改委朱晓明撰文解读“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提出的“一圈四轴”江苏空间发展战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生活物资也需要从世界各地来补充。例如,现在东京湾港口的大半吞吐量不是生产物资,而是为了满足东京大城市圈需求的能源和生活物质。

为了确保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巨大人口对能源和生活物资的需求,需要尽快在这些地区建设能源生活物质进口+加工型大港。

就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而言,该地区可望形成三个大型国际港区:大小洋山港区、北仑港—大榭岛港区、太仓—南通港区。大小洋山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与北仑港—大榭岛港区相比,太仓—南通港区的自然条件(水深)并不理想,但从距离上海市区较近、位于长江口便于江海转运、背靠工业发达的腹地等角度而言,其地政学上的优势是其他港区所不可比拟的。

因此,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尽量加快太仓—南通港区的建设,加大治理长江口拦门沙力度,改善太仓—南通港区水深不够的通航制约条件。

2001年9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论坛以及相关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赖将成为21世纪前半叶中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征。

为了缓解一次能源的对外依赖,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负荷,中国需要尽早大规模利用风力、太阳能等洁净新能源,在世界上率先形成以清洁一次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能源结构的改善将是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挑战。

在诸多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其成本已经下降到可以与火电竞争的程度。江苏省沿海地区风力资源充足,又近临大消费地。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对在苏北沿海地带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基地进行研究,以此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新能源的开发,减轻环境负荷,同时为苏北沿海地区发展创造机会。

增田祐司日本北东亚地区研究中心所长、薛凤旋香港大学教授

15.珠江三角洲:东南亚最大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以钢铁、石油化工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是工业结构中的基础。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除了住友化学在新加坡建设了一个大型乙烯工业基地之外,整个东南亚没有一个以石油化工、钢铁为中心的大型原材料工业基地。这是东南亚地区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重大缺陷。基于这一现实,曾经担任过日本经济企划事务次官的星野进保先生对我说“这大约是因为南方人不适合搞原材料工业”。我当然不同意这一观点,我是研究产业布局的,我认为珠三角具有搞原材料工业所有的有利条件。

我相信,只要意识到了原材料工业的重要性,在不久的将来,珠三角可望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因为这里有优良的深水港址,有规模庞大的加工业基础,有巨大的大城市群来支持原材料工业的成长。

王战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钱志新江苏省发改委主任

16.临空经济:交流型经济发展模式


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经济类型:临空经济。

工业化到了一定时期会有一些产业,比如电子产业和信息产业,它的运输可以通过空运来进行。

这种建立在航空运输基础上的经济,可以称为临空经济。临空经济从地域上来说,它比海洋经济的选择面要大一些。

海洋经济成为工业经济的前提后,这两百多年来,世界经济的重心几乎都在沿海地区,以前那些内陆的繁盛地区大多已经衰退。这种格局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结局。

临空经济出现以后,使得世界多了一条另外的选择,经济空间的布局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改变不了临海经济的大格局。

临空经济对人的素质和产业环境的要求更高。此外,由于不可能用空运来运输能源和生活物质,如果要在西部等内陆地区发展临空经济,要慎重考虑这些挑战。

2001年9月12日《中国财经报》刊载论坛综述

17.信息革命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世纪,信息经济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动力。因此,下面想进入今天报告的另一个主题:信息革命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有人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大城市,甚至城市,大家都可以住在乡村,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享受现代版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我认为正好相反,信息化将使大城市在信息交流、信息产业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如果将人看成信息载体的话,信息可以分为能够文字化、形式化、数字化的信息,和不能从人体分离的信息两种类型。前者可以通过英特网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进行传送,这种高速的信息交换反过来促使人们相互接触交换那些不能从人体分离的信息。在许多国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电话的普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大了人员往来的交通量。去年,全球出差费用最高的前十位企业都是信息产业的企业。

可以断言:互联网的普及不是减少而是将促进人流与物流的增大。

樱田幸久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中国事务所所长、薮田仁一郎日本国际开发中心理事长

18.接触的经济性和速度的经济性


信息经济有两个需要注重的特性,一个是信息载体之间接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是“接触的经济性”,另一个是“速度的经济性”。这两个经济特性左右信息经济的效益。

实现这两个经济性的最佳途径就是促使各种各样的信息载体尽可能大量地聚集在同一个空间,便捷地进行互相交流、实现高效的信息生产,这是大城市在信息经济时代的明显优势。

工业化时代,日本的工业向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等四大城市圈进行了高度集中;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日本的信息产业正在向东京大城市圈一极进行集中。日本的经验充分说明了信息产业的大城市取向。

今野修平日本大阪产业大学教授、张仲梁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印度去年出口了40亿美元的计算机软件,今年可达50亿美元。印度已经成为美国硅谷的一大软件加工基地。然而有趣的是,硅谷仍然希望大量的印度程序员去美国工作。从单纯的资本理论来看,以美国五分之一的工资在印度替硅谷加工软件比让这些程序员去美国拿高薪要划算得多。但是信息内容的创造更需要相互的接触,即便是编制计算机软件。这就是信息经济的特性。

我们知道城市的“市”是指“市场”,是人们进行物品交换的场所。物品交换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信息的交换。以往,物和信息是一体的,但现在可以将其分离开来。

在江苏调研的时候,省领导问我为什么徐州交通设施那么好,经济就是起不来。我说这是因为现在通过徐州的主要是货物,而这些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人流是分离开的,货物从徐州通过了,信息、钱、人却没有在徐州中转。

也就是说,依附于物的信息现在可以虚拟化,一部分依附于人的信息也开始趋于虚拟化。因此产生了虚拟化的交易场所,例如金融市场、期货市场等。在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电子化虚拟空间中,每天都高速地进行着大量与物流和人流不同步的交易。

有一种观点认为虚拟化的交易市场可以与人的活动完全分开,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人的聚集和信息的交流是具有一定整合性的,实际上虚拟化空间与现实空间往往是相互重叠在一起的。例如世界上最大金融交易中心曼哈顿就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股票经纪人群体。

虚拟化空间中的信息交易与作为载体的人的交流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整合性,否则就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造成上次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虚拟化的金融交易与实体经济的游离,致使曼哈顿的投资家们对于亚洲所发生的变化没有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2001年9月21日《羊城晚报》追踪报道论坛内容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虚拟化空间的活动速度极快,它同时要求人的接触交流要不断加快。这种信息经济的属性将导致超大城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为作为信息载体的人大量地集中在一个城市,能够实现便捷的交流。人的直接接触是最快的信息交流,城市是人们聚集在一起,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并创造出新信息的场所,是进行知识生产的场所。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交流还是最有效的、最可信的。

信息化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碰撞和合作,信息载体思维方式的差异越大,他们接触所产生的效益就越大。相互的刺激是产生新知识的基础,知识的生产需要多种多样思维方式的人们进行碰撞、交流和创造。因此对信息城市而言,国际开放性至关重要。

从经济上讲,今天国民国家的概念已变得很模糊,世界性的“城市分工体系”正在形成。在这种新的分工体系中,国际性的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将举足轻重。

例如硅谷,它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紧密、精致的分工合作。硅谷的一部分软件由印度的班加罗尔生产,一部分电子产品在台湾委托生产,这种委托生产现在又开始从台湾逐渐向广东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全球性的产业分工,硅谷不可能有今天的效率和规模。从这种意义上讲,建立在国民国家内部自我完结的产业分工模式已落后于时代。

阿部和彦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理事、林孝二郎日本千叶市副市长

19.产业发展的“贝壳”论


迄今为止,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都经过了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信息经济的过程。但是,信息革命正在瓦解这种阶段式的发展模式。

信息革命目前还只处于第一阶段,今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从亚洲的情况来看,中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望打造出国际性的信息经济据点。

城市的发展要靠产业集聚的支撑,产业集聚几乎都是偶然形成的。有两种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的思维,一种是用人工来创造“偶然”;另一种是把力量放在对环境的完善,形成易于产生“偶然”的环境。我认为后者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珍珠只能在贝壳里面形成,在贝壳外面是绝对不可能形成的。如果没有贝壳,就不可能有珍珠。只要贝壳健康,任何一个微小的外来物都可能变成珍珠。所以,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化,需要重视打造“贝壳”。

从某种意义上讲,硅谷的形成也是偶然的。硅谷的形成虽然偶然,但它是在美国这个“大贝壳”中形成的“偶然”。许多人将硅谷归因于有斯坦福大学,其实“硅谷”不在那里诞生,也会在美国的其它地方诞生。关键在于为什么美国的环境能够造就信息革命的爆发。

增田祐司与周牧之对话录《信息经济与国际大都市》,《经济时刊》特刊

IT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还将引起社会结构的巨变。

就城市而言,城市要从工业城市蜕变为信息城市。当然仍然有一批工业城市继续存在,因为世界仍然需要工业,就像在工业社会虽然以工业经济为主,大家还是要吃饭,农业仍然不可缺少一样。但是在信息社会,与工业相比信息产业的生产性将越来越高。因此对城市而言,如何提高其信息产业的生产性将决定它在世界竞争中的胜负。

所以说IT基础设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有个性、有魅力的城市环境吸引全世界的人才集聚。

舒适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欧美的一些城市正是以此吸引大量外国人才。例如,巴黎集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天才,米兰集中了大批服装设计人才,硅谷80%的人口都非美国本土出生。

优秀的人才总是向最容易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移动。因此,信息革命下城市兴衰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全世界吸引优秀的人才,给这些人才提供优越的环境。

对于城市而言就是要把它的文化、教育、研究开发等各个领域向外开放,对外国人开放,对外地人开放,这样的城市才能具有魅力,才能吸引外来人才。

上海、香港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都比较好,但媒体、文化等信息内容的发展却不理想,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基础设施并不意味着能生产出好的信息内容,要想取得信息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吸引大量人才。而要想获得人才的集聚,必须让城市具有磁铁一般的吸引力。

赵宝江中国市长协会常务副会长、若山荞一日本驻广州总领事

20.国际分工的基础:信赖与合作


城市发展必须在世界分工中锚定自己的位置。比如说台湾新竹的委托生产、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生产都与硅谷有着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关系都是建立在人脉基础之上的。

去年我在国内参加了两个有意思的会议,一个是6月底由辽宁省与大连市主办的留学生创业周,从全世界回来了300多人,大多是博士。第二个类似的会议是7月份由欧美同学会主办的,回来了200多个博士,互相交流了当今世界上最新的思想和技术。我在这两次活动的论坛上都作了基调报告,跟很多与会者进行了接触,发现了两个现象:一是在硅谷有那么多成功的中国人;二是他们都非常渴望在中国干些事情。我想这些就是今后中国跟世界联系的重要人脉基础。

信息经济必须建立在人与人的信赖基础之上。

于光远与周牧之

21.开放、宽容和专业化环境


硅谷成功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一是有一个促进人与人相互接触、碰撞产生新信息的优良环境;二是能将创造出来的新信息内容及时转换成经济效益。

北京虽然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材,但是创造出来的成果不能转换成经济效益的情况很多。日本也有类似情况,由于过分重视企业的权益,往往忽视了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权益。这些年来日本经济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社会体制不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

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开放、宽容、实现个人梦想的国际大城市。我一直期待在亚洲能够早日出现这样的空间。

于光远与任仲夷

22.全盘统筹规划广域交通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交流型经济的载体是信息革命时代大城市群的重要特征。

因此我们要强调建设城市群与世界沟通的广域交通体系。

航空运输的特征是速度快、空间跨度大,它既是今天远程快速客运的主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物流的重要手段。因此与对海运依赖性高的重工业、能源产业相比较,我们可以称对人与人交流依赖性高的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临空经济。要想发展临空经济,大城市群必须建立起与世界联通的航空网络。

对于大城市群而言,广域交通体系一定要有一个全盘的、统筹的规划和安排。

中小城市由于其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的制约,不可能建立起自身的广域交通体系。因此中小城市应该将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如何利用周边大城市广域交通体系上。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各个城市各自为阵地建设广域交通体系的情况。结果不但使得一些中型城市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由于不成体系的重复建设,分散了财力和运力,使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广域交通体系配套紊乱、分散零乱、整体效益不好。此种现象应该成为未来城市群交通体系建设的前车之鉴。

周牧之与陶斯亮

23.珠三角特有的课题


在大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珠三角有两个必须克服的特有课题。

一是在产业结构上必须培养新的增长原动力,完善大城市群内的分工配套。对香港以外的珠三角的城市而言,原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半导体等元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机械加工能力的强化、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珠三角一定要超越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展的模式。

对香港特区而言,发展金融、信息产业,增强对大陆、东南亚地区影响力,都是急待解决的课题。

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大城市群发展的原动力。

二是要正确认识一国两制的问题。大城市群中各个大城市的功能性格上的不同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分工合作是大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一国两制对珠三角各大城市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和城市空间是有益的,但不能形而上学看待一国两制,使一国两制成为隔绝珠三角各城市交流、分工的障碍。

周牧之《城市化:21世纪中国的挑战》,《经济时刊》特刊

24.21世纪是大城市群的世纪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促进大城市群的健康发展,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努力。

我认为首先要努力形成大城市群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形成对富裕生活模式的社会共识、对交通体系的社会共识、对土地利用的社会共识、对城市成长管理的社会共识、对节能社会的共识、对环境社会的共识。不能形成这一些社会共识就不可能有未来中国人民满足的城市空间。

其次是需要尽快实施以城市群为单位的空间规划机制,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统筹广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划分和规划开发区域,促进城市群的合理发展。

三是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城市建设的理想和社会共识能够得以实现。比如,土地利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所得分配制度、教育制度等。总之,城市社会是建立在大大小小制度的保障和规范之上的。

21世纪是城市圈、大城市群的世纪。大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21世纪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到崛起的大城市群,相信未来中国的大城市群会比我们这次调研所展示的蓝图更加美好。

20年前的预测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三大城市群现今创造了全国65%的货物出口和37%的GDP,集中了全国24%的常住人口、61%的主板上市企业和70%的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文中与会嘉宾职务均为当时所任职务)


2001年9月7日《羊城晚报》在首页刊登论坛开幕新闻和《韶山的节日》旧事新传

花絮:

《羊城晚报》因为两次刊登过周立波散文《韶山的节日》,在文革初期就横遭打击,甚至被封停。这一事件也直接影响了陶铸和周立波在文革中的命运。2001年9月7日,《羊城晚报》在首页不仅刊登了“中国城市化论坛开幕”的新闻,还刊载了《韶山的节日》与《羊城晚报》的旧事新传。


历史有时会充满戏剧性。今天在广州举行的“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其中几位“主角”就因35年前的《韶山的节日》事件,而与《羊城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的基调报告主讲人周牧之,是作家周立波的孙子。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有点年纪的读者或许都会记得,1966年1月和4月,《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两次刊登了周立波的散文《韶山的节日》,记述了毛泽东回故乡韶山的情景。一篇散文在同一个版面前后刊登两次,怕也是报史上极罕见的事情。

那是”文革”前夜,敏感的人能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氛。因为《韶山的节日》写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时的羊城晚报社总编辑杨奇对此文慎之又慎,请示了中央,得到“可以由你们自己处理”的答复后才刊出。当时人们对毛主席的家乡、家庭都知之甚少,《韶山的节日》恰好写了人们想知道的事情,因而反应热烈,但也有人指出此文有若干细节不确。

论坛招待晚宴上,(右起)陶斯亮、周牧之与《羊城晚报》陈朝旋

年近九旬的杨奇,昨天接受我们采访时,对此事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康生办公室派了两个人,以《解放军报》记者的身份来到广州,想挑起事情。中南局书记陶铸未知康生用心,以为是核实材料,决定请周立波核实修改后重新刊登。这成了后来《羊城晚报》被封停的导火索之一。张春桥写信给中南局说:《韶山的节日》是“丑化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反革命毒草”,曾经通知全国各报刊不许转载,不知为什么广东又重登一次?至5月份,在当时的羊城晚报社党委向中南局提交关于《韶山的节日》检查报告的当天,中南局通知羊城晚报社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文化”就此早早降临《羊城晚报》。

杨奇记得,出于维护领袖形象,保护作者的目的,当时他亲自动笔删改《韶山的节日》。比如文中提到,毛主席用一截松枝插到父母坟前,说:不管三七二十一,鞠个躬吧。这“不管三七二十一”可以有多种解释,为避免误解,杨奇把它删去了。

当时《韶山的节日》两次刊登,都与陶铸有直接关系。而陶铸的女儿陶斯亮,如今是中国市长协会的领导,正是“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昨晚记者与陶斯亮谈起来,陶斯亮说她当时虽在北京,对细节不太清楚,但也知道有这事。

想不到“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另一位主讲人于光远老先生,对《韶山的节日》事件更为关注。他是由广东著名作家黄秋耘介绍入党的,而黄秋耘文集中就记载了这一事件。

由于《羊城晚报》的缘故,历史在这里有了一个小小的聚会。

周牧之主持论坛招待晚宴,(右起)任仲夷、于光远、黎子流、陶斯亮、陈开枝
两年后的2003年9月24日,《经济日报》整版刊登周牧之署名文章《经济发展呼唤大城市群》,续说论坛之议。

周牧之:从东京奥运会看亚洲人文交往格局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编者按:

  东京奥运会虽然结束,残奥会却正在激烈进行。东京经济大学的周牧之教授用独到的人文地理眼光,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奥运会的另类景像。


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来源:新华网)

  历届奥运会期间大多都在奔波之中,其实很难坐下来认真观看比赛。由于新冠疫情肆虐,本届东京奥运会是在东京处于“紧急事态宣言”之中举办的。困坐危城,倒是认认真真看了几场比赛。

1.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南人大力神


  首先让我吃惊的是,祖籍老家湖南益阳选手谌利军斩获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冠军。印象中,中国的大力士不是应该出在以东北、西北为首的北方地区吗?一查才发现,历届奥运会夺得举重冠军的18位男神们大多出身南方,东北、华北地区出身还真的各只有一位,西北竟然皆无,印象与现实完全颠倒。

  细细想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是楚国人,从古至今南蛮大力神还真不乏其人,作为南方人不觉也有几分得意。

7月25日,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谌利军夺冠。(来源:新华网)

2.北强南弱的乒乓球


  第二个让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日本乒乓球队的一些顶级选手操一口北方口音的流利中文?查了一下他们的师承,发现从小培养她们的教练很多是出身中国的国手。

  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乒乓球共产生了37枚金牌,中国队斩获了其中的32金,夺金率高达86%,是中国最强的夺金项目之一。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为中国夺得奥运金牌的28位乒乓球运动员大部分是北方出身,其中东北地区就多达10位。

  作为教练,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各国执教的现象由来已久,推广了乒乓球运动在国际上的发展。由是,在日本出现了一批中国北方出身的教练执教。无论是在日本教授,还是把弟子们带回国内集训,当然多是北方口音的环境。

  以曾经参加过四次奥运会的日本乒乓名将福原爱为例,私人专属教练是东北人,专属陪练也是东北人。再加上福原爱还曾加入辽宁本钢俱乐部打球,练得一口味道十足的东北口音。

  乒乓球奥运金牌的分布不仅在中国呈现明显的北强南弱势态,在国际上也高度集中在与中国北方相邻的韩国和日本。中国32金加上韩国3金和日本1金,东北亚三国的奥运乒乓球夺金率高达97%,只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瑞典选手拿走了1金。

  东北亚三国能够几乎囊括乒乓球奥运金牌,应该是得益于这一地区人文交往的深厚。其实在日本,乒乓球虽然不是其强项,但是作为一个在与中国选手情感交往、技艺切磋、赛场博弈上看点多多的项目却极富人气。最近在日本实施的一项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名列 “最让人兴奋的项目” 榜首的竟然是乒乓球,而不是为日本夺得了9块金牌的柔道。

  虽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东北亚地区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情感上存在着长期的不信任和对立,但也正因为历史交往的长远,人与人之间却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磁性。

8月25日,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友谊比赛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举行。160余名中日选手通过乒乓球比赛促进友好交流。日本乒坛名将福原爱到场出席开球仪式,与来宾切磋球技。(来源:新华网)

3.南强北弱的羽毛球


  与北强南弱的乒乓球相反,羽毛球在中国却是南强北弱。

  1988年汉城奥运会,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近30年来,奥运会羽毛球项目总共产生39枚金牌,中国夺得其中20枚,夺金率高达51.2%,是中国的另一个夺金大项。

  历届奥运会上,共有22名运动员为中国累计斩获20枚羽毛球大项金牌。这些金牌运动员的地域分布分别是,华中地区7名、华东地区6名、华南地区4名、西南地区1名,南方出身的选手占多数。

7月30日,中国选手王懿律/黄东萍获得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金牌。(来源:新华网)

  放眼整个亚洲可以看到,历届奥运会羽毛球大项,印度尼西亚夺8金、韩国夺6金、日本和中国台北各夺金1块。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夺金率高达92%。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亚洲地区人文交往的另一条脉络。

  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与印尼华侨的贡献密不可分。1954年王文教等4位华侨从印尼回国是中国羽毛球的拓荒。1960年,汤仙虎、侯家昌、方凯祥、陈玉娘等一批印尼青年选手相继回国,更进一步壮大了中国羽毛球的力量。作为选手、作为教练,这批印尼华侨为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业。在与这些印尼华侨们相亲相近的南方地区,羽毛球事业的发达旺盛就显得理所当然的了。

8月2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印尼队夺冠。图为印尼选手波莉、拉哈尤在赛后庆祝胜利。(来源:新华网)

  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的中国是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动中演进而成的。无论是中国北方与东北亚,还是南方与东南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人文交往。其实,只要有心,从奥运会上各国健儿们的身影中也能看出端倪。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很多时候被看成是历史包袱,但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到这更是一份丰厚的的历史遗产。在今天这个全球大变局之际,将这份历史遗产打造成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基石是时代的呼唤。

(云河都市研究院主任研究员赵建参与了本文的数据整理和撰稿)


该文发表在2021年8月31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周牧之:奥运金牌攻防战的亚洲之路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编者按:

  在刚刚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日本能够跃进成为金牌总数第三位的秘诀是什么?中国实力超强的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的金牌设置数量为什么只有柔道的三分之一?继柔道、跆拳道、空手道之后,中国武术怎样才能走进奥运?东京经济大学周牧之教授用崭新的视角详解奥运金牌攻防战的亚洲之路。


  在“紧急事态宣言”下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虽然大部分赛事没有观众的参与和鼓舞,但各项比赛还算顺利,圆满收官。最终,中国以38金夺得金牌总数榜第二,美国以39金位居榜首,日本以27金名列第三。在奥运会125年历史上,夺金榜前三名首次出现两个亚洲国家。

奥运奖牌榜

排名国家
1美国394133
2中国383218
3日本271417

奥运会的新看点:如何打造自己的金矿


  本届奥运会日本队获得27金、14银、17铜共计58块奖牌,刷新了历史记录。特别是柔道,仅此一项日本就夺得了9块金牌,占其夺金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日本最大的夺金项目。

  由是,在奥运期间的日本电视上,几乎天天满屏都是柔道比赛直播,硬是把一个本来百花齐放的奥运会弄成好像是一场柔道国际大赛。

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柔道男子60公斤级决赛中,日本选手高藤直寿(左)战胜中国台北选手杨勇纬,获得冠军。(来源:新华网)

  日本在柔道项目上为什么如此强悍?柔道项目为什么有如此多块的金牌?

  其实柔道是在日本的主导下,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设置的奥运大项,当初只有4块金牌。此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这个项目硬是被养成拥有15块金牌的大金矿。

  从本届东京奥运会33个大项的金牌数量来看,柔道位列第七,仅次于田径(47块)、游泳(34块)、体操(18块)、摔跤(18块)、自行车(18块)、皮划艇(16块),与举重(15块)、射击(15块)持平,已经是响当当的金牌大户。

  作为“国技”的柔道一直扮演着日本在奥运会上“夺金之王”的角色。特别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柔道分别为日本夺得了其金牌总数三分之二、全部、五分之四、半数。在以上这几届奥运会上,柔道为日本的夺金榜立下了不世之功。

  在列入有柔道项目的共13届奥运会上(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没有设置柔道项目),日本共获得134块金牌,其中柔道占48块,位列第一。也就是说,在这13届奥运会上,日本累计获得金牌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柔道项目。同时,在柔道累计产生的152块奥运金牌中,日本的夺金率高达32%。

  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又新设置了滑板、攀岩、冲浪、棒垒球、空手道5个大项,共计18块金牌。这些新增项目也为日本夺金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在这5个新增大项上共获得6块金牌,4块银牌,4块铜牌,占本届奥运会日本金牌总数的22%、银牌总数的29%、铜牌总数的24%。新增项目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8月7日,在东京奥运会棒球决赛中,日本队战胜美国队,获得冠军。(来源:新华网)

  如果再将1964年东京奥运会新增的柔道和排球两个大项也计算在内,两次东京奥运会增设的7个项目在这次奥运会上一共为日本贡献了15块金牌,占本届奥运会日本金牌总数的55%。

7月27日,在东京奥运会垒球决赛中,日本队2比0击败美国队,夺得该项目金牌。(来源:中国体育)

  着力植入和培育自己的金矿项目,日本的金牌攻防战略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 亚洲四次奥运会的大项增设博弈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首届奥运会只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大项增加到33个,金牌数量达到339块。从雅典到这次的东京奥运会,125年来很多国家向奥运会战略性地植入了自己的强项。

7月26日,东京奥运会女子滑板街式赛决赛,日本选手西矢椛夺冠。(来源:新华网)

  申报奥运新增项目门槛高,规定多,审议过程繁杂。但是奥运会的主办国有一定的权限提议新增比赛项目,虽然在不同的时期这一权限的大小有所不同。

  亚洲国家的第一次机会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利用奥运会主办国的地位,成功地将柔道和排球植入成奥运大项。

7月27日,女子排球中国队球员朱婷(中上)在比赛中扣球。在历届奥运会上女排累计为中国贡献3金。(来源:新华网)

  在这次奥运会上,日本夺得了4块柔道金牌中的三金,还外加一银。在排球的2块金牌争夺战中,素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夺冠,男排也取得了铜牌的佳绩。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日本共获得16块金牌,新增项目的柔道和排球贡献了四分之一。

  亚洲国家的第二次机会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一年新增了乒乓球大项,同时也将羽毛球和跆拳道作为表演项目首次推上了奥运舞台。乒乓球在当年就为韩国贡献了2块金牌,羽毛球和跆拳道分别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后也成为韩国的夺金大项。乒乓球、羽毛球和跆拳道三个奥运大项,为韩国累计贡献了21块金牌,13块银牌和26块铜牌。

8月2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冠军印度尼西亚组合波莉/拉哈尤、亚军中国组合陈清晨/贾一凡、季军韩国组合金昭映/孔熙容在颁奖仪式上。(来源:新华网)

  可惜2008年北京奥运会没有能够设置新的大项,失去了一次中国打造自己金矿的机会。

  由于有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经验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筹备,日本在2020东京奥运会一举拱入了5个新的大项,为日本的夺金之路铺垫了更多的基石。

3.中国金矿:超强但不够大


  两次东京奥运会和汉城奥运会新设置(包括先设置表演项目而后挤进正式比赛的项目)的10个大项,柔道、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滑板、攀岩、冲浪、棒垒球、空手道,大都是适合亚洲人体能的运动项目。其实,这些项目为中国的金牌榜也贡献良多。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在这10个项目中共斩获6金,8银,2铜。

特别是乒乓球和羽毛球,中国分别拿到了4金和2金,占这两个大项金牌总数的五分之四和五分之二。

  在历届奥运会的乒乓球项目上,中国累计获得32块金牌,占该大项金牌总数86%。在羽毛球项目上,中国累计获得20块金牌,占该大项金牌总数51%。凭借在这两个项目上的压倒性优势,中国早已把乒乓球和羽毛球打造成自己的金矿。

7月30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战胜队友樊振东,夺得冠军。(来源:新华网)

  但是,从金牌设置的数量来看,这两个项目一直都没能够养大。自汉城奥运会以来,乒乓球项目的金牌设置数量一直为4块,直到本次东京奥运会才增加到5块。

  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成为正式项目时,设置有4块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增加到5块金牌,此后,金牌数量再没有变化。

  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没有能够像柔道那样,从最初的4块金牌养育成拥有15块金牌之多的大金矿。

  即便如此,在中国历届奥运会累计获得的金牌总数中,乒乓球是继游泳(竞技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举重、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蹦床)之后排名第四位的夺金大户,羽毛球也名列第六位。

8月1日,中国选手陈雨菲获得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来源:新华网)

如何把强项养成多金大项,应该成为奥运会金牌攻防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4.中国武术怎样才能走进奥运


把武术拱入奥运会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特别是在柔道、跆拳道、空手道都已经相继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甚至是多金大项以后,这个诉求更加强烈。
8月6日,在东京奥运会空手道男子个人型项目决赛中,日本选手喜友名谅斩获金牌。(来源:新华网)

  为什么武术一直没有能够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武术首先是痛失了入选北京奥运会正式项目的良机。虽然用尽了作为东道主的“特权”, 武术最终也只能作为特设项目在奥运会期间进行了一场“北京2008武术比赛”。在此后历届奥运会的项目设置中,武术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能够跻身其中。

7月25日,在东京奥运会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赵帅(右)战胜韩国选手李大勋,获得铜牌。(来源:新华网)

  是筹谋的时间不够长吗?柔道从1951年成立国际柔道联合会,到成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大项,历时13年;跆拳道从1973年成立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到成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正式项目,历时27年;空手道从1970年成立世界空手道联合会,到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历时50年。相比之下,武术从1990年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8年时间,再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更有30年时间。如此看来,武术不能修成奥运正果不应该完全归咎于筹谋时间的不足。

2009年8月8日,34000人在“鸟巢”前进行太极拳表演。(来源:新华网)

  其实问题出在项目设置的战略上。

  为申报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正式项目,2001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武术设项方案是男子4项:长拳、南拳、刀术、棍术,女子4项:长拳、太极拳、剑术、枪术。这种门类繁杂,规则不统一的项目设置当然在审议中无法通过。

  相比之下,柔道奥运之路的成功在于“小生大养”。早在1882年,日本就有嘉纳治五郎梳理柔术理论和技术体系,取消具有危险性的动作,制定了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将传统柔术转变为现代柔道运动。二战后日本在向全世界积极推广柔道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柔道的竞技规范,使其成为被世界所接受的竞技项目。

  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将柔道作为只有4块金牌设置的项目植入奥运,此后再秤斤论两地增加性别和量级不断将金牌数目养大,最终成为多金大项。柔道今天不仅为日本收获大量奥运金牌,还成为了展现日本历史文化的一大软实力。

  借鉴柔道的经验,武术的奥运之路首先需要在项目设置上舍弃大而全的取向,把博大精深的武术拆分成若干大项,渐次推入奥运会。因此首先应该定点爆破在国际上爱好者广泛的特定项目。

  当今在全球已经拥有数以亿计爱好者的太极拳,知名度高、认同感好,理应成为首选。当然,如果要将太极拳植入奥运,需要着实做好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要将流派众多的传统太极拳梳理成一套集竞技与表演于一身的现代国际竞技规范,并在国际上发力推广;其次,成立国际太极拳联合会,并获得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际奥委会认可;最后,在国际认同感得到充分提高的基础上,将太极拳申请成为奥运会大项,再促进其金牌设置数量逐渐增多。

2018年4月28日,爱好者在马耳他瓦莱塔表演太极扇。(来源:新华网)

  的确,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打造成奥运金矿,再将强项打造成大项,需要正确的战略和恒长的努力。

(云河都市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甄雪华博士参与了本文的数据整理和撰稿)


该文发表在2021年8月19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周牧之:实证臭氧灭活新冠病毒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三论臭氧抗疫系列之三

编者按:

  《这个“神器”能绝杀新冠病毒》是周牧之教授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2020年2月18号发表的论文(以下简称《2月周论文》)。《三论臭氧抗疫系列》是将《2月周论文》分解成三个假说,对臭氧与地球生态平衡之间的迷雾和臭氧灭活新冠病毒的机理进行详细论说的系列文章。在最终回将着重介绍最新实验成果如何实证“低浓度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的“假说3”,并且展望应用臭氧抗击新冠疫情的前景和课题。


  低浓度臭氧真正能够像《2月周论文》“假说3” 所说的那样灭活新冠病毒吗?

1.实验的验证


  假说需要实验的佐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三步入手来证实,一是推断臭氧可能灭活新冠病毒;二是证实臭氧能够真正灭活新冠病毒;三是实证低浓度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

  臭氧杀菌灭毒的效果不仅与臭氧本身的浓度,温度和湿度、暴露时间有关,也与细菌的种类有一定关系。《2月周论文》发表之时,虽然还没有实验可以直接证实臭氧对新冠病毒是否有效,但是李泽琳教授主持的关于臭氧灭活SARS病毒的实验给出了宝贵的判断材料。

  早在2003年,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臭氧产业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专家李泽琳教授主持了在国家P3实验室针对臭氧杀灭SARS病毒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臭氧对于绿猴肾细胞接种的SARS病毒有着良好的灭活效果,综合灭活率高达99.22%(以下简称“李实验”)。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同属冠状病毒,而且两种冠状病毒有80%的基因组序列一致,因此《2月周论文》大胆推断:臭氧对于灭活新冠病毒,防控新冠疫情应该也具备相当功效。

  在“自然界臭氧抑制微生物过度繁殖,守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假说1”和“臭氧才是真正的上帝之手”的“假说2”的基础之上,再佐以“李实验”的结果,《2月周论文》提出了“与自然界同等的低浓度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的“假说3”,并且极力倡导利用臭氧灭菌杀毒净化空气,在有人环境中进行广泛应用。

  《2月周论文》发表3个月后的2020年5月14日,由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的矢野寿一教授等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用实验在全球首次证实: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以下简称为“矢野·笠原实验”)。

  “矢野·笠原实验”为“2月周论文”“假设3”的前提提供了“臭氧能灭活新冠病毒”的证据。但是,“矢野·笠原实验”使用的臭氧浓度较高,分别为6ppm和1ppm。如此高浓度的臭氧只能在无人环境下应用。

  《2月周论文》发表半年后的2020年8月26日,日本藤田医科大学的村田贵之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小组用实验在全球首次证实:0.05ppm和0.1ppm的低浓度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以下简称“村田实验”)。

  “村田实验”为“2月周论文”的“假设3”提供了坚实的实证,用科学实验证实了 “低浓度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的“假说3”。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村田实验”还得出了提高湿度能提高臭氧灭活新冠病毒效果的实验结果,这又为“2月周论文”“假设2”中提出的“湿度升高能够提高臭氧的杀菌消毒能力,湿度是助攻臭氧灭活病毒的重要因素”的说法提供了实证。

  日本产业卫生学会规定的工作环境臭氧允许浓度,以及中国卫生部规定的臭氧安全浓度都是0.1ppm。“村田实验”成功证实0.05ppm~0.1ppm浓度的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意味着在现有标准下,可以安全有效地推广臭氧抗疫。尽管如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臭氧对病毒的灭活力,笔者还是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放宽这一标准。

  基于“矢野·笠原实验”、“村田实验”提供的实证,笔者对《2月周论文》进行了增补,并于2020年12月在日本发表了长篇论文《オゾン利用で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対策を》。

2.危机也是转机


  在研究应用臭氧灭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与远大科技集团总裁张跃的交流受益匪浅。自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笔者就一直高频率地与张跃隔空探讨如何利用臭氧消毒灭菌的问题。张跃是积极倡导臭氧利用的先行者,但社会上响应者却甚鲜。笔者在与国内外大气专家的交流和相关资料的翻阅中,也深感世人对臭氧的误解和戒备。因此决意对臭氧扑朔迷离的特性进行一次系统地梳理,为深受误解的臭氧平反正名。因为只有消除世人对臭氧认知的误解,才能真正促进臭氧的应用。

  在武汉疫情最危急的时刻,远大科技集团给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方舱医院在内的武汉医院捐赠了大批附带臭氧生成功能的空气净化机。笔者跟踪调研了武汉青山、武汉楠姆两座方舱医院的情况。远大在这两座方舱医院一共安装了由远大捐赠和医院购买的22台TB100(臭氧发生能力1g/h/台),35台TA2000(臭氧发生能力7g/h/台),12台TD5000(臭氧发生能力14g/h/台)具备生成臭氧功能的静电空气净化机。这批设备在医院开业的同时投入使用。由于患者和医护人员数量大、密度高,体育场馆改装的方舱医院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场景。然而根据现场远大员工的监测报告,在上述两家方舱医院从事医疗活动的医护人员中并没有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臭氧应该发挥了莫大的功效。

驰援武汉,附带臭氧生成功能的远大空气净化机

  《2月周论文》发表后,在国内的确掀起了一个利用臭氧应对新冠疫情的小高潮。当时附带臭氧生成功能的空气净化机脱销到一机难求。但是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对臭氧的关注热度也迅速下降。反倒是日本的研究人员持续地关注臭氧,这才有了“矢野·笠原实验”和“村田实验”为《2月周论文》的假说提供了实证。日本和欧美的厂家也相继推出一批很好的臭氧产品。今天在这些国家,臭氧已经不再是讳莫如深的“危险物”,有些厂家开始把应用臭氧灭活新冠病毒作为产品的广告词,还有一些产商甚至把《2月周论文》中笔者对应用臭氧应对新冠疫情的提倡直接作为其臭氧技术的背书,这些在过去都是无法想象的进步。

  危机也是转机,近现代每一次全球性的战争和危机都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转机和爆发性的技术进步。

  疫情造成的特殊紧迫感在加速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拓展新的技术路径,使一些过去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技术路径脱颖而出。由于偏见一直被忽视的臭氧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事例。

3. 抗击新冠疫情和提高人类健康品质的福音


  日本有实验证明,在封闭的环境中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封闭环境的18.7倍。因此日本的一个重要抗疫对策是呼吁人们尽量避免密闭空间、密集人群、密切接触的“三密”环境。

  办公场所、教室、医疗机构、餐厅酒吧、影剧院、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公共交通……,由于担心在这些封闭场所引发新冠感染,各国在新冠疫情的胁迫下,都在反复实施封城、停工、停学,鼓励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就连东京奥运会的大部分赛事都只能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举行。

  “假设3”和“村田实验”告诉我们,在室内将臭氧维持在等同自然界的低浓度,能够有效灭活新冠病毒,而且还不会给人们带来不适和副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利用臭氧在有人情况下灭活新冠病毒,解决室内空间的病毒感染问题,可以将人们从对“三密”的恐惧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莫大的福音。

  臭氧在这些场景能否大显身手的一个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对其浓度的有效控制。臭氧生性极其不稳定,因此要将室内臭氧维持在低浓度,就需要高精度传感器监测臭氧浓度。问题在于目前高精度臭氧传感器太过昂贵,动则几千甚至上万美金,而廉价的臭氧传感器又无法达到精准监测低浓度臭氧的要求。

  因此在《2月周论文》中,笔者呼吁开发廉价且高精度的臭氧传感器,期待未来人类能够像控制温度一样廉价、精准地控制臭氧浓度。

  在《2月周论文》发表一年半以后的今天,虽然还没有能够看到在开发精准而且廉价的臭氧传感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有许多厂家通过研究关于臭氧的供应量、时间、场所空间等因素的算法来控制臭氧浓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经有许多投入上市的臭氧发生器能够较好地将室内臭氧控制在安全浓度水准。

  臭氧与微生物的关系体现了地球生命体相生相克的绝妙平衡,一方面如果没有臭氧层的保护,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微生物,另一方面臭氧的强氧化性又是细菌和病毒的克星。

  全球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今天,人们需要摒弃偏见,利用好臭氧这一病毒克星,从新冠病毒的威胁中夺回日常生活。

  普及有人环境下的臭氧利用不仅对当前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大福音,而且能够为室内空间营造更清洁的“三密”环境,可望大幅度减少感染症传播,提高人类的健康品质和平均寿命,给人类带来更安全、更健康的未来。

一些国外产商把《2月周论文》作为其发展臭氧技术的背书

该文发表在2021年8月4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周牧之:臭氧才是真正的“上帝之手”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三论臭氧抗疫系列之二

编者按:

  《三论臭氧抗疫系列》是周牧之教授将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2020年2月18号发表的论文《这个“神器”能绝杀新冠病毒》 (以下简称《2月周论文》) 分解成三个假说,对臭氧与地球生态平衡之间的迷雾和臭氧灭活新冠病毒的机理进行详细论说的系列文章。在第二回着重论述三个假说的推断和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


一些国外产商把《2月周论文》中周牧之教授对应用臭氧应对新冠疫情的提倡直接作为其臭氧技术

1.“上帝之手”猜想


  2002年冬季,突如其来的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又名非典型肺炎)曾经肆虐一时,引发了极度的社会恐慌。然而到2003年5~6月份,SARS却突然消失,留下种种猜想。

  无独有偶,流行性感冒等空气传播的病毒大多也是在秋冬季爆发,春夏消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上帝之手”在驱瘟除疫,拯救人类。

  针对这一现象,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试图在病毒与温度,或是湿度之间寻找到相关性。然而,迄今为止却没有研究能够证明病毒活性与自然界温度变化存在确切的关系。以流感为例,一般认为流感病毒在低温、低湿的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活性,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病毒的活性将会受到抑制。然而,虽然有实验证明湿度上升能够降低流感病毒的活性,但是实验也证明自然界的温度变化对流感病毒并无太大影响。

  实际上,流感传播的高峰期在北半球是12~3月份,在南半球是6~9月份,但是在地球上气温最高的赤道周围却没有明显的高峰期,流感反而全年都在蔓延。

  对此,在提出“自然界的低浓度臭氧,一直在抑制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守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的“假说1”之上,《2月周论文》进而提出了第二个假说(简称假说2):“具有氧化能力的臭氧,才是真正的上帝之手”

臭氧空洞(图片来源于网络)

2.臭氧浓度变化的地理和季节性特性


  臭氧浓度具有随季节发生变化的明显特性,而且正好是秋冬季低,春夏季高。根据日本气象厅的臭氧层观测信息,可以发现从北海道的札幌、到东京附近的筑波、到九州的鹿儿岛、再到冲绳的那霸,由北到南臭氧总量(从地表到大气顶端的臭氧总量)一般在2~5月份达到峰值,并且呈现臭氧总量峰值在越北方的地区到来得越早,越往南方的地区到来得越晚的态势。

  不同地域的臭氧浓度也不尽相同。进一步分析上述日本气象厅观测信息可以看到,臭氧总量的峰值浓度也是越北方的地区越高,越南方的地区越低。有研究观察到地球大气层中臭氧总量在分布上有较明显的纬度变化,赤道附近地区臭氧总量最低,相反,纬度60°附近的北方地区最高。另外,在中纬度地区,北半球的臭氧总量比南半球多。特别是日本的臭氧总量,在中纬度地区也属较高。

  由于紫外线越强,氧分子的分解速度越快,按理而言赤道附近接受太阳照射最强,本来应该是最易产生臭氧的地区。但是影响臭氧浓度变化的要素不仅多而且机理复杂,紫外线越强,既越容易产生臭氧,同时也越容易分解臭氧。臭氧的分解速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分解速度越快。这些变量相互作用导致在赤道附近,臭氧既容易生成也容易分解。同时,地球规模的大气环流作用也不容忽视,当地产生的臭氧可能会被大气环流输送到其他地区。

  对流层臭氧的最大来源是平流层的臭氧层,同时,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雷电产生的臭氧量,人类产业活动所排放的NOx和VOC量,以及火山喷发造成的臭氧破坏等都会左右对流层的臭氧浓度。

  总之,取决于氧分子与氧原子神奇的离散聚合,臭氧不仅具有秋冬浓度低春夏浓度高的规律,而且还呈现高纬度地区浓度高,赤道附近浓度低的地域性分布特性。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推断,秋冬季低春夏季高地浓度变化的臭氧才是真正的“上帝之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臭氧与温度和湿度的两个相关特性,一个特性是温度越高,臭氧的分解速度越快;另一个特性是湿度能提高臭氧杀菌的能力,干燥状态下臭氧的杀菌能力会急剧降低。

  也就是说当季节由冬转春,臭氧浓度升高,气温上升,空气湿度增大,上帝之手就开始驱瘟除疫。

  “假说2”更加严谨的推理应该是:杀菌灭毒的主力是在季节变化中浓度升高的臭氧,温度和湿度负责助攻,三者相辅相成驱病除魔”。当然进入春夏之后,还有紫外线作为微生物的另一大克星,也会随着紫外线量的增加对室外的细菌病毒痛下杀手。

  那么为什么新冠病毒没有像SARS那样在第二年的春夏之际自然消失呢?关于这一点可以有诸多的推测,但是与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在臭氧浓度上升之前就已经蔓延全球,不断演化变异的新冠病毒以“候鸟模式”在南北半球之间反复交叉传播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臭氧:地球生命的守护神(图片来源于网络)

3.低浓度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


  在“假说1”和“假说2”的基础之上,《2月周论文》提出了第三个假说(简称假说3):“与自然界同等的低浓度臭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

  臭氧虽然是高效杀菌灭毒的神器,但是由于高浓度臭氧可能给人带来不适感,亦或刺激黏膜系统,所以一直主要还是应用在无人空间。如果“对人体不会产生反感和副作用的低浓度臭氧也能够灭活新冠病毒”的“假说3”成立,就能够在有人的情况下应用臭氧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阻断新冠传播。这对为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目前大都在实施限制人员交往政策的世界各国而言是莫大的福音。

  早在2020年3月,日本政府就把避免密闭空间、密集人群、密切接触作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扩大的对策进行推广。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紧急事态宣言”之下,极端地限制餐饮、娱乐活动甚至外出已经成为常态。原本作为城市效率和魅力的“三密经济”、“三密交流”、“三密情感”被长期阻断,不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使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备受摧残,人们迫切地渴望从新冠病毒疫情夺回“三密生活”。

  臭氧浓度在混凝土森林的城市原本就低,在人员密集的室内就更为稀薄,“三密”的确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景。因此,在有人空间利用臭氧灭活新冠病毒是解决“三密问题”的终极对策,更何况利用臭氧灭活病毒还有以下有三大特性。

  一是全覆盖性,由臭氧发生器或静电空气净化机产生的臭氧,可渗透到环境中的每个角落,能够克服紫外线杀菌只能直来直去,存在消毒死角的问题。

  二是高洁性,臭氧的杀菌灭毒原理是氧化细菌和病毒,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相反,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不仅对人体本身有害,还造成有害残留物的二次污染。在现今的疫情对应中,消毒水的滥用问题已经相当严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方便性,臭氧生成原理简单,臭氧生成装置的技术难度并不高。而且设备可大可小,既可以适用于单个房间,也可以适应大型公共场所,还可以简单地安置在公交车、高铁、船舶、飞机等公共交通上。

  然而,低浓度臭氧真的能够灭活新冠病毒吗?这个问题将在《三论臭氧抗疫》的第三回详解。


该文发表在2021年8月2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周牧之:为地球生态平衡守护者臭氧正名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编者按: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已逾一年又半,全球累计感染人数逼近2亿,全球新冠死亡累计人数也逼近420万。然而在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国家,反复的封城和全民性疫苗接种却仍然没有能够阻断新冠疫情的肆虐。在这种情况下,臭氧作为既方便又有效还没有副作用的灭活新冠病毒的“神器”,有必要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周牧之教授早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2020年2月18号,就发表了题为《这个“神器”能绝杀新冠病毒》的论文(以下简称《2月周论文》),提倡利用臭氧应对新冠病毒疫情。该论文瞬间被众多媒体和平台转载,积极地推动了利用臭氧压制新冠病毒的尝试。

  比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宣布为“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还早3个星期的《2月周论文》发表,以及英文版“Ozone: a powerful weapon to combat covid-19 outbreak”和日文版「オゾンパワーで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撲滅を」的推出,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重大反响,力推了一把臭氧的应用。此后,该论文提出的关于低浓度臭氧可以灭活新冠病毒的假说得到了实验论证,国际上臭氧发生器的研发与应用都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普及臭氧应用,周牧之教授特再次撰文分三次系列论述臭氧与地球生态平衡之间的迷雾和臭氧灭活新冠病毒的机理。


  被广泛地运用在消毒、灭菌、除臭、解毒、保鲜、漂白等领域的臭氧,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而且还有几分戒备的存在。推动普及臭氧应用,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臭氧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上的重要作用,在为臭氧正名平反,消除对在有人空间使用臭氧担忧的同时,理解低浓度臭氧的杀菌灭毒机理和功效。

 

1.地球生物的保护神


  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臭氧产生的主要途径是太阳光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分子,把它分解为两个原子,然后氧原子再与没有分裂的氧分子合并成臭氧。臭氧和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构体,呈淡蓝色,有特殊气味,故名臭氧(OZEIN:希腊文,臭味的意思)。紫外线打击氧分子,将其分解为氧原子,是自然界臭氧生成的最重要途径。

  从地面到10km左右高空的大气层叫对流层。在对流层,温度与高度的关系是上冷下热,所以人们在爬高山的时候,会感到越往上爬气候越寒冷。对流层之上离地面10~50km左右的大气层叫平流层。在平流层,温度与高度的关系正好与对流层相反,是上热下冷。

  臭氧不仅存在于平流层,也存在于对流层。由于氧分子低空多高空少,而氧原子低空少高空多,导致在既有氧分子又有氧原子的平流层形成高浓度的臭氧层,而地面和更高的高空,臭氧浓度稀薄。也就是说,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从距地面大约10km左右的地方开始逐渐升高,在平流层,臭氧浓度达到了最大值,再往上臭氧含量又急剧减少。

  由是,在高空的平流层里形成了一个浓度为10~20ppm的臭氧层。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280nm),臭氧层通过吸收对生物有害的大部分UV-B和所有UV-C,屏蔽了紫外线对生物细胞DNA的破坏,给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

  因为紫外线打击氧分子而形成的臭氧,却屏蔽了太阳光中有害紫外线波段对地球生命的侵袭,保障了地球生物的繁衍。紫外线与臭氧,以及地球生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环环相扣,生息相连。

  臭氧层达到接近现今浓度的时间与地球上的生命从海洋登上陆地的时间基本一致。换而言之,在臭氧层还比较稀薄的时候,生命只能潜伏于海洋之中,一直要等到臭氧层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得以从海洋延展到陆地。

  可以说,如果没有臭氧层作为一道天然屏障的保护,地球上甚至连一个微生物都不可能存在,就更没有今天纷繁生命的繁衍和绽放。

  然而,由于现代产业活动排放的大量氯氟碳化合物(CFCs:Chlorofluorocarbon,又称氯氟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等化学物质对臭氧层造成了大规模破坏,臭氧层不仅被严重消耗,甚至出现了巨大的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图片来源于网络)

  失去了臭氧层的充分保护,人类免疫系统开始遭受有害紫外线威胁,造成皮肤癌和白内障发病率的增加。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弗兰克·舍伍德·罗兰教授和马里奥·莫利纳博士在《自然》杂志上合作撰文,成功解释了CFCs破坏臭氧层的机理,两人也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随着对臭氧层保护意识的提高,一系列关于保护臭氧层的全球性公约、议定书相继制定和签署,臭氧层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2.在天是佛,在地是魔?


  有感于臭氧层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臭氧层被舆论称之为“地球卫士”,但是臭氧本身却非但没有这么好的声誉,还长期为世人所误解。

  臭氧之所以称之为臭氧是因为它具有臭味。虽然在自然界浓度下,大多数人感觉不到臭氧的异味。但是随着浓度提高,臭氧的异味可能引起人的不适。

  对流层的臭氧浓度一般在0.02~0.1ppm,这个浓度的臭氧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生物无害。但是高浓度的臭氧可能给人带来不适感觉,还可能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因此,各国对室内臭氧浓度大都推出了限制性的环境标准。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的室内环境标准中臭氧最大浓度为0.05ppm,日本产业卫生学会规定的工作环境中臭氧的允许浓度为0.1ppm,中国卫生部也将臭氧安全浓度规定为0.1ppm。

  虽然对高浓度臭氧的戒备一直存在,但真正败坏臭氧名声的是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是指工厂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一次污染物,以及其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臭氧等二次污染物,两者混为一体造成的大气污染。NOx和VOC虽然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生成物质,但是光化学烟雾中的臭氧成分却可以高达80〜90%。因此人们往往把光化学烟雾污染直接等同为臭氧污染。

  光化学烟雾不仅刺激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可能引发眼睛疼痛、头痛、咳嗽和气喘等健康危害,还抑止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更有形成酸雨,降低大气能见度等严重危害。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NOx等光化学烟雾生成物质的排放量急剧增大,对流层的臭氧不断增加,过去一百年全球对流层的臭氧量已经增加至4倍。

  对流层的臭氧含量虽然只有平流层的十分之一,但臭氧却是继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之后的第三大导致地球温暖化的温室气体。登上温室气体榜单,臭氧的形象又进一步恶化。

  凡此种种,造成世人普遍存在“对流层臭氧是对生物有害污染物”的成见,遂有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之说。在日本等国家,如何观察和防范对流层臭氧地球规模的越境污染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课题。

  因此,推动臭氧抗疫情,首先必须为其正名。笔者首先要替臭氧澄清的是,光化学烟雾的臭氧并不是对流层自然界正常存在的浓度,而是人为污染排放造成的一种超自然的高浓度。而且,光化学烟雾更是混杂大量的NOx和VOC等有害物质,与自然界纯净的臭氧有着本质区别。

  自然界的臭氧浓度虽然根据季节和地域时有差异,但却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雷电的高压放电,电离空气中的氧气是自然界产生臭氧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得益于臭氧对空气的净化之功,人们在雷电过后往往能够呼吸到更加鲜美的空气。又比如,晴天时的海岸和森林,因为臭氧浓度偏高,空气会更加清新。

  自然界臭氧对人类这样的大型生物是没有危害的。应该说,自然界的臭氧并非光化学烟雾的臭氧,但臭氧却因为替人类的污染排放“背锅”而蒙冤。

3.守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微生物杀手


  对人类而言,自然界的臭氧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2月周论文》可以分解成三个假说,其中第一个假说(简称假说1)是:“自然界的臭氧浓度虽然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生物无害,但对微生物而言却是超级杀手。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臭氧,一直在自然界抑制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守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遗憾的是,臭氧在地球生命体中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臭氧抑制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被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一般认为自然界的低浓度臭氧没有杀菌灭毒的作用。

  探求臭氧在地球生命庞大复杂系统中的作用,需要有侦探般的敏锐和缜密的逻辑推理。笔者在海量的查证过程中发现,日本有实验证明,只要暴露时间够长,即便是0.025ppm这样超低浓度的臭氧也具有足够的杀菌灭毒能力。

  由是可以推论:一般比这个浓度更高的自然界臭氧一定对地球上微生物的繁殖和扩散起着重要的平衡和抑制作用。进而可以推论,随着季节和地域变化而浓度变化的臭氧在微生物的繁衍盛衰周期中起着主宰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推论,臭氧与微生物的这种关系使其成为昭告季节变化,控制地球生命体活动周期的重要信息素。

  综上所述,不仅平流层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物的屏障,对流层的臭氧也是平衡地球生态的重要存在。臭氧在天是佛,在地亦是佛。

  人类只有进一步的认识臭氧与地球生命之间的关系,才能探索臭氧可能带来的更大恩惠。


该文发表在2021年7月29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周牧之:重创与反弹,中国电影市场跃居全球第一 —2020年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排行榜—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编者按:
2020年全球电影市场遭受新冠疫情重挫。也就是这一年,中国超越北美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不仅如此,强劲的票房反弹还把《八佰》等一批国产电影抬进了全球电影票房榜单前列。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奇的峰回路转?谁是中国最喜欢看电影的城市?谁又是中国最肯花钱看电影的城市?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教授撰文详细解说。


01 | 中国电影市场跃居全球第一


电影市场是受新冠疫情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2020年中国的电影票房在受新冠疫情重创之下暴跌了68.2%。所幸随着国内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中国电影市场也快速回暖。

相比之下,由于疫情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直是世界最大票仓的北美(美国+加拿大)2020年电影票房直线下跌80.7%。结果,作为全球恢复最快的电影市场,2020年中国首次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电影票房大国。

到2021年,与去年疫情打击下的惨淡相比,春节档以78.2亿元的票房刷新了该档期的电影票房纪录,还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爆炸性地反弹。


02 | 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排行榜


根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云河都市研究院发布了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

2020年,在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影剧院消费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这10个城市分别占据了全国28.9%的票房、32.1%的观影人次、以及 21%的影剧院数量。可以看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实现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票房和观影人次。

影剧院消费指数排名第11位到30位城市,分别是郑州、南京、长沙、东莞、天津、佛山、宁波、合肥、无锡、沈阳、昆明、青岛、温州、南通、南昌、长春、石家庄、哈尔滨、济南、南宁。前30位城市占全国票房的53.9%,观影人次的51.3%、以及 39.3%的影剧院数量。也就是说,只占全国城市数量十分之一的排名前30位城市实现了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半壁江山。

图 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 排名

从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还可以看到以下几组数据。

中国电影票房规模最大的城市,也就是电影票房前10位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苏州。

中国观影人次最多的城市,也就是观影人次规模前10位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杭州、西安、苏州。

中国最喜欢看电影的城市,也就是人均观影次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珠海、海口、杭州、南京、长沙、武汉、广州、上海、西安。

中国最肯花钱看电影的城市,也就是人均票房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珠海、广州、南京、海口、长沙、拉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中国的银幕数量和影剧院数量都不减反增。全国的银幕数量从2005年2,668块一路狂增到2020年75,581块,期间增长了27倍。

从2019年10月到2021年5月,在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203个城市的影剧院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影剧院数量增加最多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成都、苏州、广州、武汉、郑州、常州、保定、北京、杭州、石家庄。相反,也有38个城市影剧院数量有所减少,减少数量最多的3个城市分别是四平、台州和九江。结果,在这一期间全国影剧院数量净增了826个。

03 | 新冠疫情下OTT的大跃进


新冠疫情冲击了2020春节档,但却引发了一场革命。原本定档大年初一的《囧妈》在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击下被迫退出春节档,却被字节跳动以6.3亿元购买了版权,并于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在其旗下的头条系APP上进行免费播放。

作为电影,《囧妈》没有能够在院线实现票房价值,但却在头条系四大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等上线三天就实现了超过6亿的播放量,总观看人次达到1.8亿。《囧妈》给头条系的APP带入了大量的流量。

图 新冠疫情冲击下电影发行模式的骤变

将影剧视频在互联网平台播放的模式被称之为OTT(Over The Top)。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OTT平台有Netflix、Amazon Prime、Disney+、Hulu、HBO Max等,国内有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

字节跳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影视放映模式,制作成本2.17亿元的《囧妈》成为新冠疫情下第一个跳过院线上映,直接在OTT平台上播放的大片。

2020年第一部直接在OTT平台上播放的超级大片是迪士尼耗资2亿美元制作的《花木兰》(Mulan),9月4日《花木兰》在没有在北美院线上映的情况下,在迪士尼旗下的OTT平台Disney+上线,给2019年11月刚开张的该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和收益。

2020年12月4日,华纳兄弟宣布2021年推出的17部影片全部将在美国院线和旗下的OTT平台HBO Max上同步播出,制度性地颠覆了电影的播放模式。

疫情期间,《007:无暇赴死》(007:No Time To Die)作为一部耗资2.5亿美金制作的巨片也一直备受关注。该片原定在2020年4月全球院线上映,但是受疫情影响,上映档期一再推迟至今而未果。2021年5月26日,亚马逊突然宣布以84.5亿美金巨资收购制作007系列的米高梅电影公司(MGM)。由于亚马逊旗下拥有OTT平台Amazon Prime(会员超过2亿人),一时间,《007:无暇赴死》以什么方式,何时上映?成为热议。

耗资宏大的超级大片也进入了OTT与院线同步上线,甚至OTT单独上线的时代,影片的OTT战略不仅成为左右电影票房的重大变数,还直接影响电影制作公司的命运。

图   新冠疫情冲击下电影院线与OTT的博弈

04 | 把国产电影抬进全球票房榜单前列


2020年是国产片在全球票房表现非常夺目的一年。根据Box Office Mojo的数据,《八佰》夺得了2020年度全球票房的冠军。同时,跻身全球年度票房前十的还有,第4位的《我和我的家乡》、第8位的《姜子牙》、第9位的《送你一朵小红花》三部国产影片。此外《金刚川》也取得了名列第14位的好成绩。强劲反弹的中国市场硬是把一批国产电影抬进了全球票房榜单前列。

自2005年以来,国产电影在全国票房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0%~60%之间浮动,然而2020年该比重一举上升到83.7%。

在过去的近20年,中国的电影票房一路狂飙。从2005年20.5亿元到2019年642.7亿元,期间电影票房增长了30倍。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可望更大幅度的反弹。世界最大规模的票房市场必将烘托出中国电影业的辉煌时代。


该文发表在2021年5月27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