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排行榜

云河都市研究院

编者按:

  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的今天,所有的城市都正在寻找自己的双碳战略之路。云河都市研究院利用卫星数据解析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的最新成果,发布“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排行榜”。周牧之教授对碳排放排名前30位的城市进行类型分析,为中国城市思考双碳战略提供了一次体检报告。


  2022年由于俄乌战争的影响造成的全球性能源危机,致使全球煤炭产量骤然提升到80亿吨新高,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创下新高记录。但同时,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等二氧化碳减排领域也正在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和经济进步的新引擎。在去年全球新晋的独角兽中,与新能源相关的企业众多。就广东省而言,这类企业占到新晋独角兽企业的近五成。新能源汽车更是受到热捧,特斯拉早在2020年就已经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比亚迪也在去年6月超过大众,成为全球市值第三的汽车企业。如何把节能减排打造成一条全新的高品质发展之路是中国城市需要应对的一场逆袭之战。


1.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排名


  我国经济的主要区域由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构成。这些城市的人口占到全国的94.7%,GDP占到全国的96.6%。因此,要真正了解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结构,寻求双碳战略之路,需要降维到这些城市的层面进行分析。

  云河都市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不仅全面覆盖这297个城市,而且运用统计数据、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等不同领域的数据资源,实现了多模态指标(Multimodal Index) 分析,立体地感知和判断城市的发展品质,一举将城市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经过多年的努力,云河都市研究院攻克了通过卫星数据解析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准确计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难关,实现了对城市碳排放状况的全面把握和深度分析。

  通过对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碳排放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如图1所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发布了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的2019年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排名前30位城市的排行榜。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苏州、广州、唐山、哈尔滨、宁波、青岛和重庆。这10个城市碳排放的总和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6.2%,是全球碳排放第4位俄罗斯排放量的1.1倍,是全球碳排放第5位日本排放量的1.6倍。

  排名第11位至第30位的城市分别是东莞、无锡、济南、郑州、徐州、台州、长春、枣庄、张家口、太原、保定、鄂尔多斯、武汉、大庆、南通、西安、南京、呼和浩特、杭州、深圳。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30位城市碳排放量的总和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2.6%,是全球碳排放第3位印度排放量的1.3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析这30个城市碳排放结构的意义重大。

图1 2019年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排名 前30城市

出处:根据云河都市研究院《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制作。

2.二氧化碳排放前30位城市类型分析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排名前30位的城市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由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构成的中心城市;第二类是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发达城市;第三类是石油·煤炭能源产地或电力·钢铁等大量碳排放产业发达的能源·重化工业城市。在分类中,也有像上海这样的复合型城市,不仅是中心城市,也是沿海制造业超级城市,还拥有相当规模的电力、钢铁等能源·重化工业。

(1)中心城市

  我国目前有36座中心城市,碳排放排名前30位的城市中有18个是中心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哈尔滨、宁波、青岛、重庆、济南、郑州、长春、太原、武汉、西安、南京、呼和浩特、杭州、深圳。这些作为人口与经济的大集聚地,生活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在碳排放上占有很大的比重。

  进入碳排放排名前30位的18个中心城市的碳排放总和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2.2%,36个中心城市的碳排放总和更是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30.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心城市如何率先步入低碳社会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2)制造业超级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每年对“中国城市制造业辐射力”进行评价分析。辐射力是评价城市广域影响力的指标,制造业辐射力是对城市制造业的出口实力,以及制造业从业人数规模等的综合评价。

  如图2所示,“中国城市制造业辐射力2020”排名前3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苏州、东莞、上海、宁波、佛山、成都、广州、无锡、杭州、厦门、惠州、中山、青岛、天津、北京、南京、嘉兴、金华、郑州、珠海、泉州、绍兴、烟台、常州、西安、台州、南通、大连、威海。这些城市中,深圳、苏州、东莞、上海、宁波、广州、无锡、杭州、青岛、天津、北京、南京、郑州、西安、台州、南通等16个城市进入上述二氧化碳排放排名前30位。其中除郑州、西安外,其余城市都隶属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作为全球供应链重要的产业基地,这些拥有强大出口能力的制造业超级城市,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市。中国城市制造业辐射力排行榜前10位的城市中只有成都与佛山没有进入碳排放排名前30位,但仍然分别排名在第34位和第43位的高位。

  中国城市制造业辐射力排名前10位城市的碳排放总和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2.3%,同排名前30位城市的碳排放总和更是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30.7%。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制造业大市的碳中和之路任重道远。

图2  2020年中国城市制造业辐射力排名 前30城市

出处:根据云河都市研究院《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制作。

(3)能源·重化工业城市

  碳排放排名前30位的城市中,有许多是能源·重化工业城市。本文以“城市发电量”指标为例,对能源·重化工业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火力发电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代表性产业。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采用“城市发电量” 指标,对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电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如图3所示,“中国城市发电量2020”排名前30位的城市依次是榆林、宣昌、鄂尔多斯、滨州、苏州、银川、上海、嘉兴、重庆、深圳、福州、天津、宁波、包头、烟台、淮南、丽江、成都、唐山、聊城、昭通、阳江、通辽、呼和浩特、济宁、大连、徐州、乌兰察布、宁德、雅安。其中有10个城市进入了碳排放排名前30位,它们分别是鄂尔多斯、苏州、上海、重庆、深圳、天津、宁波、唐山、呼和浩特、徐州,这些城市的火力发电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城市发电量排行榜前10位中,榆林、宣昌、滨州、银川、嘉兴虽然没有进入碳排放排名前30位,但是榆林、嘉兴、滨州、银川分别以第31位、第44位、第78位、第84位排列在较高的位次。只有主要依靠三峡大坝进行水力发电的宣昌,其巨大的发电量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较少。

  中国城市发电量排名前10位城市的碳排放总和占全国总排放量的9%,同排名前30位城市的碳排放总和更是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20.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尽快转变电力结构对火力发电的严重依赖是中国碳中和之路的重中之重。

图3  2020年中国城市发电量排名 前30城市

出处:根据云河都市研究院《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制作。

3.实现碳中和需要在结构上多管齐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碳排放前30位的城市中,有既是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心城市,同时又是制造业超级城市和能源·重化工业城市的上海、天津、武汉;也有依靠出口产业吸引大量人口在极短时间内成长为制造业超级城市的深圳、苏州、东莞、无锡、宁波、青岛、南通;还有凭借煤炭资源发展成大型电力基地的鄂尔多斯、枣庄、呼和浩特、徐州;依靠石油资源成长为一大石油化工城市的大庆;更有成为全球最大钢铁城市的唐山。

  中国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口规模、生活水准,城市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复杂地纠葛在一起。因此,城市的双碳战略之路需要多管齐下。

  城市结构上:优化城市生活模式,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建筑物节能效果将是城市碳减排的重点。如何解决过去20年多来急速城市化遗留下来的这些问题,是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务。

  产业结构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制造业超级城市的技术水准、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同时还需要加速电力、钢铁、化工等能源·重化工业的技术革命,追求尽快实现能源·重化工业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能源结构上:需要尽快地改变过分依赖煤炭资源的能源结构,加大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力度。

  需要强调的是,节能减排不应该被看成是消极打压经济的措施,而应该成为以拉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机遇。当下,新能源汽车以及电池等相关领域已经成为拉动中国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优势;在全球的光伏产业中,中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光伏制造端主要环节的全球产量占比超过80%;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正在迅速增长,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要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需要科学地降维和分解碳中和的路径,凭借智慧与不懈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云河都市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栗本贤一、甄雪华、赵建参与了本文的数据整理和图表绘制)


  本文摘译自周牧之论文《从城市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结构与课题-仍在增长的中国与已过峰值的美欧日-》,《东京经大学会志 经济学》第317号,2023年。

周牧之: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20年前大预测

编者按:

  20年前的2001年9月3日和7日,“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分别在上海和广州两个会场召开。于光远、任仲夷、陈锦华、陶斯亮、朱英璜、林树森、黎子流、杨朝光、杜平……,与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一道热议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在那个“小城镇大战略”的年月,这次会议为城市化、大城市圈、大城市群“炸开”了一个豁口,一时间这些话题成为社会热议。

2001年是一个切换历史的转换门。这一年还发生了两桩大事,一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二是中国加入WTO。此后,出口和城市化作为两个强劲的引擎,将中国推入了一个全新的大发展时代。20年来,中国的商品出口增长了9倍,城镇人口翻番,实际市区面积增长了2倍,GDP增长了10倍……

站在20年前,要想象今天的中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20年前的这个以“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为题的大会,为中国的未来做过一番大胆的预测和呼吁。20年后的今天,回放这场会议,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哪些忠告不幸被言中,哪些还在路上……

论坛广州会场主席台,(右起)任仲夷、林树森、陶斯亮、朱英璜、若山荞一、樱田幸久

编者按:

  1999-2001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合作对中国的城市化政策进行了历时两年的大规模联合调研(以下简称:调研),内容涉及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探讨、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社会的定位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观点和政策建议。在该调研成果《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以下简称:《报告》的基础上,2001年9月3日和7日,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中国日报社、中国市长协会共同在上海和广州举办了“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以下简称:论坛)。周牧之作为这次调研的负责人在论坛上发表了这篇题为“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基调报告,对未来大城市群时代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政策呼吁。

周牧之在论坛上作基调报告(上海会场)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今天首先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21世纪国际竞争的单位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讲,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就意味着分工、合作和竞争的激烈化。全球竞争的单位应该怎么去考虑呢?我们知道,很早以前就有“企业是国际竞争的单位”这种说法。到了1980年代,国家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特别是美国还成立了国家竞争委员会来强化国家的竞争能力。

但是从空间上来讲,企业和国家这两个单位是不是准确和恰当呢?企业现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选择它的工厂、研究所、甚至总部,企业的空间流动性与日俱增。正是企业空间流动性的增强,才有了国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风潮。因此企业的地域属性、空间属性、国家属性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流动。

那么以国家作为竞争单位来考虑会怎么样呢?统而言之,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一个国家有很多的空间是没有竞争力的。比方说,在西北有些地区,水都没有,草木都不长,人都养不活,怎么能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空间呢?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应该定位在城市上。因为只有城市才有产业的积聚,只有城市才有国际竞争需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论坛召开当天(上海会场), 2001年9月3日《中国日报》整版刊登周牧之署名文章

1.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既然城市是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在国际竞争中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比较有利呢?

中国是应该选择大城市, 还是中小城市模式,一直是政策争论的一个焦点。

探讨城市化模式必须看一看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城市是古代就已经存在的社会经济形态。前近代城市的内涵主要是商贸和地域政治经济的中心,我们今天讲的城市化是指起源于产业革命的近现代城市化,是指属于城市经济的工业经济爆发带动的城市化。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叫作近代城市化,城市的内涵也从商贸为主很快转为以工业为主。再往后,服务业、信息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内涵日益丰富,有了现在的现代城市化。

产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城市化、大城市化、大城市群化三个阶段。两百多年来,城市的经济主体不断在变化,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随之不断变化。理解城市发展三个阶段的进程,对城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联合调研报告《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

产业革命时期,欧洲的城市化模式大多以中小城市为主,但是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积聚,而且这个趋势越演越烈。这是因为与过去相比较,现代产业积聚的能量不一样,效率不一样,后发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所要求的效益不一样。

工业化后发国家首先需要的是效率,它需在很短的期间内走完工业化先发国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因此,它不得不选择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来加速它工业化进程的效率。

结果,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走过了一条城市化、大城市化、乃至大城市群化的道路,城市的积聚规模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大。

为什么越来越大?城市空间积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大城市病的话,城市越大,城市积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就越大、效率就越高。

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真正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上是大城市、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所以说,21世纪国际竞争的真正据点应该是大城市圈、大城市群。

2000年4月18日《中国财经报》刊登专访《城市化:协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调研伊始,周牧之就明确提出要用大城市群、大城市圈求解中国城市化

中国是工业化的后发国家,为了尽早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高效率。在今天信息革命的时代,中国的城市化需要为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提供最高效率的环境。

从发展效率的角度来讲,中国需要重视以大城市群为核心的城市化模式。这是中国人口密度的要求、发展效率的要求、产业发展的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国土利用效率的要求。

我们在考虑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时,要认真认识前近代城市化、近代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在本质上的区别。

任仲夷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

2.大城市圈:巨大通勤圈的形成


那么,什么是大城市圈?

城市圈有很多定义,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是通勤圈。大城市通过建设近郊和远郊地区,通勤的距离从10公里到50公里,现在到了100公里乃至更远,这样一个通勤圈域可以叫作大城市圈。比如东京现在周围100公里以内都可以作为一个通勤圈来考虑。大城市圈的半径受公路、铁路建设水平所左右。

城市圈的扩张不是单纯的同心圆式扩大,而是沿着主要交通干线呈放射线型延伸,在延伸的放射线上分裂出许多卫星城市。

这样的大城市圈在日本有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京阪神都市圈,次一级的有札幌都市圈、仙台都市圈、广岛都市圈、福冈·北九州都市圈。当然在欧美也有很多代表性的大城市圈。

2001年8月23日《经济日报》刊登周牧之《要小城镇,也要大城市圈》,为论坛预热

3.大城市群:被高速交通网压缩的时空


那么,什么是大城市群呢?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在他1961年出版的《大城市群》中首先使用了大城市群这一概念。当时他是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组合成的一个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大城市群。

哥特曼认为大城市群是城市化的最高到达点,是文明的实验室。哥特曼大城市群理论很快在世界上得到认同和批判性发展,但是他在著作中并没有对大城市群进行一般性的定义。

今天,大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可以认为是多个大城市圈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城市空间。在这个城市空间里存在着复数的大城市圈和中小城市,不同层次的城市在一个比较密集的范围内复合叠加。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一旦能够被高速的交通网所压缩,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就会激增,城市的活力也会以乘方形式得到强化,复数的城市将会形成有机的大城市群空间。大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分工合作的强化是大城市群国际竞争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效益的根本所在。

应该讲,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高形态是大城市群。大城市群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快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报告》中的“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示意图”

大城市圈的定义是可以通勤的圈域,但大城市群却并不意味着巨大的日常生活圈的成立。大城市群的定义是一天之内可以往返于期间,能够完成会谈、洽商等相应工作的圈域。大城市群通过它所具有的世界性、全国性的功能给各个城市带来崭新的活力,是对世界经济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空间。

大城市群的典型案例有日本由东京、名古屋、京阪神三大都市圈组合成的东海道大城市群,北美由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组合成的东海岸大城市群。当然,在世界上还有一些被称为大城市群的地区。

大城市群内存在许多的城市政府。各个城市政府今天已经无法独自对应交通、环境、水资源、防灾等广域行政问题。但是,大城市群需要形成单一行政区划的想法却是不现实的,今天有人提议要让天津与北京合并,这种想法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复数大城市各不相同的特色与活力的相互补充,正是大城市群综合效益的源泉。

论坛广州会场

4.大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中国城市化的最大课题是大城市群对策,一定要注意到大城市与周边大城市一起共同形成大城市群的可能性。

由于大城市群具有集聚产业、经济、人口的强大能量,这种能量是其他空间所不能比拟的。

大城市群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如何形成大城市群的政策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政策,一定要明确它在政策规划中的定位。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已经具备了形成大城市群的可能性,但现在还欠缺促成大城市群形成的高速干线交通轴和完整的产业分工政策。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中国还将出现其他可能形成大城市群的城市空间。

一般来讲,城市问题包含有两个性质的问题。一个是作为人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城市问题,也就是劳动者、市民的城市问题,它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条件如何在城市中形成、如何防止城市生活条件恶化、乃至崩溃的问题。

另一个性质的城市问题是与资本,或者讲与产业活动相关的城市问题,是指如何形成产业和资本活动的条件,如何防止产业条件恶化、产业成本提高的问题。

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历史中,由于过分强调产业优先,在世界各地都导致了许多深刻的城市问题,中国的城市化也存在这种倾向。

因此,我今天的报告首先想从生活条件,也就是作为人的城市问题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大城市圈和大城市群。

2001年8月24日《羊城晚报》刊登周牧之专访《中国现代化呼唤大城市圈》,为论坛预热

5.中国:高密度城市化社会已经到来


中国人口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人口分布在一些地区相当集中。某种意义上讲,在城市化之前,在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人口密度就已经非常高。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地区之间水资源极不均衡,工业化进程又非常迅猛,再加上沿海和内陆在大规模运输成本上的差距非常大。

这些基本条件决定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社会的形成在区域上会相当集中,城市化社会的人口密度会非常高。

我们来看一下东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东京大城市圈的总人口高达3,450万人,东京大城市圈拥有强大的由铁路和地铁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支撑的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比汽车交通要高得多。因此,东京大城市圈现在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可以说是发达国家城市之最。2000年东京下辖23区的平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3万人。

但是,上海的浦西地区早在1991年,也就是10年前,人口密度就已经高达每平方公里3.8万人,是东京23区的2.9倍。再看江苏的人口密度,1998年江苏全省城市建成区的平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3万人,是东京23区的1.8倍。

大大超过发达国家的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社会已经是中国的现实。

陶斯亮中国市长协会会长、朱英璜中国日报总编辑

6.高密度的城市社会: 日本的经验


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相比,日本与中国在城市化前提条件上相似之处比较多,因此有必要在这里总结一下日本的经验作为借鉴。

日本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人口的激增同时发生。19世纪后半期,日本列岛总人口只有3,500万人,这100年总人口增加3.6倍。而在近代化之前的250年间,人口的增减并不显著。人口的激增为工业化确保所需要的劳动力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19世纪后半期,3,500万人口比较平均地分布在日本各地。当时,东京的人口仅占日本总人口的4.5%左右。然而今天,东京大城市圈的人口与1872年相比增加了13.7倍,达到了当年日本总人口的规模。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管是100年前还是现在都稳坐日本大米产量第一位的新泻县因为没有经历激烈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率极低,新生人口的相当部分走出了新泻,没有能够留在当地。

工业化、城市化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在吸收人口的能力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论坛会议手册

日本的城市化是在社会资本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前近代社会,日本是一个连马车和三桅帆船都没有的国家。当时的道路只适用于步行,港口只适用于小型船只,不具备支撑城市活动的基础设施。因此,为创立近代国家的基础,日本政府当时提出了两个口号,一个是“殖产兴业”,一个是“帝都建设”。前者着重于振兴产业,后者着重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努力一直持续到今天。与欧洲相比,日本政府始终承担着沉重的公共投资负担。

中国城市化也起步于社会资本严重匮乏的条件之下。为了满足现代产业和现代生活的需要,近二十年来,中国举国上下大兴土木,兴建了或正在兴建大批的产业和生活用基础设施,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土建工地。中国政府今天也承担着沉重的公共投资负担,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有着同样的宿命。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政府对铁路建设非常重视。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开通于1872年,起止于东京与横滨之间,在其后的40年,形成了总长约10,000公里的铁路干线网络。再后来的30年内,这一长度延伸到了20,000公里。从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来看,日本迅速成为了高密度的铁路王国。可以说,日本的城市是建立在徒步与铁路组合之上的。

铁路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这种能够以低成本进行高速大量运输的交通工具与日本的高人口密度、道路建设不完善的国土基本条件相适应。

在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中,铁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城市都是以铁路车站为中心建设起来的。

论坛主要国际主讲嘉宾:(顺时针起)清成忠男(法政大学校长、理事长、历任日本中小企业领域等调整审议会会长、日本大学设置学校法人审议会会长、冲绳振兴开发审议会会长)、星野进保(日本经济企划厅原事务次官、日本开发研究机构原理事长)、伊藤滋(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城市规划学会会长、日本地理信息系统学会会长、日本城市计划中央审议会会长)、增田祐司(日本北东亚地区研究中心所长、历任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审议会特别委员、通商产业省信息处理振兴审议会委员)、今野修平(大阪产业大学教授、曾经主持“东京湾综合开发计划”制定,历任“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总评检、日本国土审议会委员、港湾审议会委员、运输政策审议会特别委员)、薛凤旋(香港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日本在1960年前后曾有过一次激烈的政策论争。论争的焦点在于政府是否应该把政策重心放在东海道大城市群上。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将政策向东海道大城市群建设倾斜;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市场机制作用强大的东海道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政策应该向市场机制作用较弱的地方倾斜。

论争的结果是后者的意见占了上风。日本政府基于后者的意见制定了国土政策。此后,东海道大城市群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市场机制作用。相反,在地方振兴上,政府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和据点城市的先期投资为主体的“开发政策”。

这一次日本政策争论的结果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却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与预期相反,人口和经济仍然不断向东海道大城市群进行集聚。但是,大城市对策又没有能够及时跟上。这些给今天日本经济的发展,政治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留下了许多重大问题。

伊藤滋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清成忠男日本法政大学校长

7.人口大移动:史无前例的挑战


产业革命在欧洲诱发了城市化。城市化先发地区欧洲各国的主导产业从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到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到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再到今天的电子工业、信息服务业,历经了两百多年的岁月,这使欧洲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移动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相对比较从容。因此欧洲大部分城市的人口大多来自周边地区或是城市本身的自然人口增长。

人口移动的从容导致了在欧洲很多地区,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地缘市民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对于工业化后发国而言,历史不再赋予如此裕余的时间。

赶超型的工业化进程要求后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走过工业化先发国几百年走过的道路;要求劳动力从农业几乎同时间向所有的现代产业进行转移;要求人们从全国各地的村落社会和地缘社会走向城市……

2000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在北京举行“中国城市化战略及其途径国际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对调研的中间报告进行讨论。陈锦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计委主任在会上(左二)

工业化后发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大特征就是人口移动的规模大、范围广、速度快。明治维新后130年日本城市化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东南亚各国197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经验验证了这一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民工潮更是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今天,中国已经有上亿人的农民工从农村来到了城市,这个数字本身已经超过了日本总人口数。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口移动的现状。在长三角地区有1,162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在广东省这个数据高达1,223万。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城市,上海、东莞、深圳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已经分别达到360万人、500万人、581万人,这是一系列巨大的数字。

2000年12月15日《中国财经报》刊登周牧之《城市圈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为北京国际研讨会预热。

我们调研团队对中国的人口移动作了一个比较保守的预测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到2030年,以江苏为例,苏州、南京、无锡、南通等城市都可望成为1,000万人口级别的超大型城市。

可以讲,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规模人口移动,今天还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在今后的20~30年内,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将会转移到城镇,大部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将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移动,它的规模和速度将是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所经历的人口移动所不可比拟的。大规模的人口移动需要产业和城市的容纳,需要市民社会作为保障。

2001年9月3日《经济时刊》特刊配合论坛

促使人口移动的巨大能量是人们对现代生活模式和水准的渴望,是人们对更高收入水平的追求。这股能量是巨大的、不妥协的、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

这里我想讲一个南京车站的故事。我们调研团队曾经在南京对农民工做过访问调查。我在火车站遇到一位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大嫂,她当时正在留恋地回视着这个让她失意伤心的城市。这位大嫂和丈夫、孩子在南京逗留了一年,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返回家乡。但是,当我问她还回不回来时,她说她一定要再回来的。这个故事显示了人口移动的不妥协性。

如何正视人口移动的巨大能量,利用和诱导它成为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原动力,这无疑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

2001年8月20日《中国日报》刊载宣传广告为论坛预热

为了确保人口移动的顺利实施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至关重要。

对于以人口移动为前提的城市化社会,社会保障体系要尽可能地确保人们在地域间、产业间移动时的利益,要给予市民社会的参与者以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人口移动是城市化的前提,社会保障是人口移动的保障。

东京大城市圈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圈。但是20~30年后的未来,在中国将出现数个规模与东京匹敌的大城市圈,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将出现人口规模巨大的大城市群。

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城市社会的挑战。

林树森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原广州市市长

8.高密度城市社会生活模式的选择


21世纪将是全球合作竞争的世纪。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大都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正成为这场竞争的主角。

从这种意义上说,如何形成健康强大的大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最大的课题。在大城市群形成过程中,如何协调大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关系?如何在大城市群内形成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具有集约效应的产业链?如何发展城市群交通体系?如何调整人口移动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如何解决产业发展和人口大规模增长带来的城市问题?都进行探讨。

为此,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首先要认真地探讨在高密度城市化社会背景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富裕生活模式。

今天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移动压力。人口移动压力来源于人们对现代富裕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富裕的生活奔向城市。

那么,什么是富裕的生活?富裕生活的模式,在中国、在欧洲、在美国是不是都是一样的模式?

在西方,拥有自己的住宅是人们追求富裕生活的梦想,是现代富裕生活模式的象征。但是为了追求私宅(这里特指一户建型住宅)的这一富裕模式,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一个代价是城市中心区住宅的低密度化;第二是昼间人口和夜间人口的反差;第三是郊外低密度无序开发的蔓延;第四是交通基础设施不足造成的交通拥堵;第五是通勤时间的不断拉长,消磨和缩短了人们的有效人生。

另外一个富裕生活的象征是私家车。私家车不仅可以代表自己的喜好和财富,还可以增加人们在住宅选择上的空间自由。

车也好,一户建型住宅也好,都是人们对自我空间的追求。美国的城市空间大多被一户建私宅和私家车组合而成的生活模式所规定。日本与美国相比,私家车的财富地位要小得多,特别是在大城市,多是以轨道作为主要的城市交通体系,因此城市人口的密度要高得多。这是日本和美国在大城市结构上最大的不同之处。

周牧之《中国需要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经济时刊》特刊

无秩序开发是指在城市的外围地区进行的低密度、土地浪费型开发,这类开发往往依赖的是汽车交通。

汽车交通对于城市、自然乃至人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关于这一点,迄今为止已经有众多研究。有人认为汽车交通所造成的问题是“现代社会最大的噩梦”;有人使用“社会性费用”的概念将汽车交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缺陷”来剖析。

在现实当中,汽车的社会性费用远没有,也无法在市场机制下完全内部化。对于在交通事故中丧失的宝贵生命,费用的计算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对那些由于没有汽车或不能开车的人们,尤其是社会弱者而言,汽车社会甚至剥夺了他们的基本权益。

美国的环境保护团体每年都公布《无序开发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了“无序开发成本”的概念,并出示了一些表示无序开发非合理性的数据。

例如,无序开发导致美国人平均每年坐在方向盘前的时间长达443个小时,这相当于整整55个工作日。与在城内生活相比,居住在无序开发的郊外,意味着依靠汽车移动的距离增加数倍甚至更长。

依赖汽车的生活助长了对化石燃料的依存度,加重了大气污染。不仅如此,土地利用的浪费也极为严重。在1970年至1990年间,全美约有800万公顷的农林绿地被无序开发所吞食。

《无序开发白皮书》指出,“无序开发实际上是美国梦悲惨的另一面”。

早在1960年代,美国就有经济学家开始针对无序开发和汽车社会所造成的城市生活的孤独与混乱,对富裕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代价进行过讨论和忠告。

今天,中国也到了应该认真探讨经济增长代价的时候。

杨朝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副司长、杜平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城市化的人口密度会更高,进程会更快。中国是否像美国、日本一样把私车和私宅作为城市化的富裕象征来追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所形成的社会共识将会影响今后中国城市空间的格局,将会影响中国产业的效率,将会影响中国人生活的模式和品质。

住宅本身既是个人的资产,同时也是城市的资产,是城市空间构成的一个部分。它应当成为社会空间的一个优良组成部分。因此,今天我们在建设城市时一定要在住宅的思想、社会共识和制度上形成一个适应中国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适应未来流动化社会发展的模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尽早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比方说,在资金和机制上诱导人们选择高密度的城市住宅区;制定建设优良住宅的详细规定;建设工作和居住紧密型的城市;减小通勤压力,减少浪费在通勤上的能源和时间。

今野修平与周牧之对话录《城市化:21世纪中国的发展之路》,《经济时刊》特刊

9.土地利用的私人权益与公共利益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土地利用的问题。土地利用与城市生活模式、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有几个性质必须探讨清楚。

首先是土地利用的私人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土地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财富的尊重是分不开的。一个对财富不尊重的社会是不可能取得经济持续发展的,这在历史上是个百验不误的原则。

但是,土地有跟一般财产相比不同的性质,它具有很强的公共利益属性。过分强调土地利用的私人权益可能造成城市建设的畸形。

日本的经验教训非常深刻。战后,日本对战争中国家动员个人生命财产和私有财产的角度进行反省,对个人财产的尊重走向了极端。这导致城市建设中,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土地的征用非常困难,也使城市的开发和再开发非常困难。东京修一条公路要花几十年时间,有时甚至要等土地所有者死后,通过高额遗产税才能得以征用。成田机场修建到今天30年了,还是只能用一条跑道,第二条修好了,却一直不能用,因为跑道当中还有几户人家没有搬迁。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政府与市民对话的问题。

我们调研团队在讨论土地问题时,内部意见是不统一的。许多日本专家站在战后教训的角度,认为中国在土地利用上一定要强调社会的公益性,中国的土地公有制有很好的一面。而很多中方专家认为中国应该认真探讨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制,因为一个不充分尊重土地财产私人权益的社会在实现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是可能出大问题的。

2001年9月4日《羊城晚报》报道论坛在上海召开,为广州会场预热

目前通过土地开发筹措基础设施费用的方式也有利有弊,弊病在于助长了乱开发,助长了土地的低效益使用,助长了农地的流转。

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土地利用思想上的争论是非常有益的。

土地利用从大原则来讲:第一要充分尊重私人的权益;第二是一定要有一个优先公共效益的机制;第三一定要重视经济增长的分配公平。

经济增长是通过很多形式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其中一条是通过土地价格的上涨来实现的。过分地强调对土地的还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这一点上,日本的经验教训很深刻,值得我们借鉴。

经济增长应该还原给个人、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中国一定要尽快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应当让经济的增长过分地反映到土地和房地产投机上去,这是中国在社会结构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另外,土地利用的机制一定要适应城市发展和再开发。城市空间是流动化的,不断变动的,它本身需要进行持续的开发和再开发。土地利用的机制如果不健全,会影响城市的开发和再开发。这一点,发达国家有非常多的教训。

清成忠男与周牧之谈话录《大城市圈、大城市群:信息革命中城市化模式的选择》,《经济时刊》特刊

10.城市的成长管理政策


有人说,大城市的发展完全可以依靠市场机制,这是不对的。大城市发展的能量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通过积聚效应来解决。但是大城市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方式,发展的效益要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进行规范。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如果放任城市的发展,就会出现无序开发,形成城市空间的膨胀和郊区的低密度开发。这种现象会导致逆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的生活和产业条件的恶化、乃至崩溃。

因此需要用成长管理政策来制止城市的无序开发,引导向市中心进行投资。为了使城市成为一个理想的城市,在土地利用上首先要设计好、规定好城市的发展空间。要导入适当的土地使用资产税,诱导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变。同时防止对土地的投机,通过让你买得起背不起的机制,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

中国需要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控制房地产开发、控制工业区开发。

实际上中国在土地管理上拥有庞大的队伍和资源,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的总量,把它作为城市发展最有力的调控手段。

只有规划出城市发展的边界和土地利用区划,并且采取上述的措施,才能让城市按照理想成长。

论坛上海会场主席台

在经济发展时期,“开发”一词给人一种许诺充满希望未来的错觉。

但是开发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并不是都会成功的,并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无计划地进行下去的。今后,与“开发”相比,“保存”和“再生”对城市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把失去的东西“复原”也会成为城市政策的重要主题。这样的时代将会到来。城市的成长管理政策必须立足于这样一种时代认识。

为避免误解,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成长管理政策并不是否定成长。作为城市政策,不应该仅仅以人口规模、工业产值、零售总额为指标。迄今为止,各种经济统计一直是城市实力评价的标准,而城市经济政策的目标大都是追求如何扩大这些数字。与此不同的是,城市成长管理政策强调重视不能换算成GDP的城市成长模式和品质。

在今天的美国,有12个州已经以某种形式就成长管理政策进行了立法。数百个地方城市已经制定了成长管理的相关条例。

在2000年的选举当中,全美有38个州把与地区的成长模式、成长速度和成长质量相关的553个法律(条例)草案诉诸于居民投票。这一惊人数字反映了美国政府和市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

三人谈《中国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经济时刊》特刊

11.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大城市交通体系


城市问题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交通问题。

对城市而言,存在着市区交通、城市圈和城市群交通、以及广域交通三大交通体系。形成高密度、大规模城市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能否建立起由地铁、轻轨、路面电车等轨道交通为主组成的,市区交通体系、城市圈和城市群交通体系。

以汽车为主的交通骨格不可能支撑起高密度、大规模的城市化社会的生活和经济活动。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社会将随之而至。

但是,汽车社会也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大气污染、大量能源消耗、交通堵塞、甚至中心区坏死等严重的城市“血栓综合症”。这类城市“血栓综合症”,在今天中国的大城市中也已经初见端倪。

以汽车为主城市的人口规模不可能太大。除纽约等少数城市以外,美国城市的交通构架大多以汽车为主。因此,美国城市人口的规模相对较小,空间密度较为单薄。但是,亚洲许多国家人口密度大,不可能用汽车支撑起高效率的大城市交通。

中国大城市的人口集聚规模将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如果任由汽车无限制增加,必将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建设以地铁轻轨为主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骨骼体系,减少对汽车的需求,形成高效率、高密度、清洁的城市空间。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大城市比较成功。高密度的铁路网络承担着日本大城市50%以上的运输量。因此,只要铁路能够正常运转,城市功能就不会发生滞塞,汽车交通拥堵所导致的社会损失可以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2001年9月8日《南方日报》报道论坛内容

12.强化大城市圈、大城市群交通体系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延伸,城市的通勤圈会不断扩大,城市圈的范围也将随之扩大。因此,必须预先谋划好城市圈交通体系的构架。城市圈交通体系的强化直接意味着城市圈的成长。

就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言,城市圈交通体系中通勤铁路的作用非常重要。通勤铁路、高速铁路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扩大城市圈的范围,还可以大量地、快速地、准确地促进城市圈、城市群内的人流畅通,提高城市经济的效率和城市生活的便捷。

日本依靠建设高密度的郊外铁路网络,支撑了大城市圈的发展。这是日本特色的城市化对策。

纵观今天的中国,重视完善城市圈交通体系的城市还微乎其微。维系城市周边地区的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公路沿线的无序开发现象非常普遍。

在中国大城市圈形成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优质的郊区必将成为关注的焦点。优质的郊区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选择。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应该尽快形成以通勤铁道和高速铁路为主的高速交通体系。大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集聚可以由此分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发挥中枢城市近郊、远郊以及卫星城市的作用,承担一部分城市圈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其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这次联合调研的一环,调查团在江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研工作,还为该省制定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 2001年5月22日—23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在南京举行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发布该战略内容。

例如,江苏省的昆山、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近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赖于上海大城市圈的延展。这些城市与上海之间的通勤铁路体系一旦修通完善,它们与上海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功能上的互补将更加强化。

又例如,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发展一直是省政府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苏北地区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与上海连接的高速交通体系。因此,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加速建设上海─南通高速通道,以此促进南通以及苏北沿海地区的发展。

同时,我们在《报告》中还建议在适当的时期安排建设客运为主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间的沿海铁路,促进沿海城市间的交流,促进苏北地区沿海各城市的发展。

《报告》中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示意图”

13.临海经济的真正意义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产业活动的城市问题,这个问题既有作为城市共有课题的属性,也有作为大城市群使命的属性,我们今天着重探讨后者。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大城市的关系。

基于经济发展模式物流基础的不同,可以把经济类型分为三种:一种是内陆经济,一种是临海经济,一种是临空经济。

内陆经济过去主要是以农耕、游牧为主,依靠的是内陆型物流。在内陆经济时代,内陆地区出现了很多作为内陆经济发展据点的城市。

海运是现代工业经济物流的基础。大航海实际上是近代海洋经济的开端,它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调配创造了基础,为产业革命奠定了前提条件。工业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支撑工业经济全球性的物流基础是海运。

中国是在一个特定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自力更生经济发展模式,一些人现在依然误以为我们可以避开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仍然可以走内陆型大工业的旧路。因此,在珠三角这样海运条件优越的地区竟然一直没有认真探讨大工业布局。实际上,当中国确定开放之后,我们就不可能再回到封闭的旧路上去了,我们就不能再回避海运在资源调配上的巨大优势。

利用海运物流发展经济,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的特点是起步虽晚,但却做得非常彻底。战后日本发展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彻底追求临海经济效益。

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有着强烈的大城市区位指向。

对工业而言,它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支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产业集聚的效益,需要紧靠它的最大用户—大城市,凡此等等。这一切决定了工业分布的大城市取向。1960年,在日本重工业化的鼎盛时期,仅占国土面积12%的所谓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这四个大城市圈独占了日本工业生产总值的70%。分布在四大城市圈中的四大临海工业地带虽然只占国土面积的2%,但其工业生产总值却占日本全国的30%以上。工业区位大城市取向之强烈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报告》中的“江苏省城市化战略重点项目示意图”

宝山钢铁厂是中国第一个临海型大工业基地。我在机械部系统工作时也有幸参加过宝钢第二期工程的建设。宝山钢铁厂的建设对中国产业布局的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是,宝山钢铁厂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临海型经济的优越性。

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面海的地方也很多,但是中国经济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海经济,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利用好海洋。

应该把海洋作为与世界进行大贸易大物流,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地位,就有着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全球化的现代经济发展使国土发展的前提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谁充分利用好了海洋经济,谁就能取得经济竞争中的优势。

全球化前提下的现代经济使国土发展形成两个空间,一个是发展效率好的沿海空间,另一个是发展效率不好的大陆空间。因此,发展临海大城市群是一条必然之路。

鉴于今后能源结构转换的需求,以及中国在优质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储备上的结构性匮乏,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在长江口沿岸地带兴建以进口能源和矿石为前提的大型重工业基地,以促进中国的能源结构转换和现代原材料产业的发展。

港口发展有三个类型,一是资源出口型港口;二是工业产品出口型港口,也就是集装箱港口;三是能源生活物质进口+加工型港口。起步于第一类型的中国港口需要迅速向第二类和第三类港口转型升级。

周牧之在论坛上作基调报告(广州会场)

14.长江三角洲:世界级的港口群和新能源基地


今天工业加工地带的兴起都需要集装港网的支持,长江三角洲地带正在成为新兴的世界级工业加工地带。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建设集装箱港口群来支持这个新兴的、世界级的工业加工地带。

中国是一个石油、天然气、优质铁矿石原料匮乏的国家。能源结构对煤炭的过分依赖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产业的效率,还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今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主要的一次能源需要由现在的国产煤炭逐渐向天然气、石油进行转换。这意味着中国需要从海外进口越来越多的能源和矿石。能源、矿石对海外的依赖将使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发展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倾向越来越强。中国将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调整国土利用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

2001年5月23日,江苏省发改委朱晓明撰文解读“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提出的“一圈四轴”江苏空间发展战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生活物资也需要从世界各地来补充。例如,现在东京湾港口的大半吞吐量不是生产物资,而是为了满足东京大城市圈需求的能源和生活物质。

为了确保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巨大人口对能源和生活物资的需求,需要尽快在这些地区建设能源生活物质进口+加工型大港。

就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而言,该地区可望形成三个大型国际港区:大小洋山港区、北仑港—大榭岛港区、太仓—南通港区。大小洋山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与北仑港—大榭岛港区相比,太仓—南通港区的自然条件(水深)并不理想,但从距离上海市区较近、位于长江口便于江海转运、背靠工业发达的腹地等角度而言,其地政学上的优势是其他港区所不可比拟的。

因此,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尽量加快太仓—南通港区的建设,加大治理长江口拦门沙力度,改善太仓—南通港区水深不够的通航制约条件。

2001年9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论坛以及相关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赖将成为21世纪前半叶中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征。

为了缓解一次能源的对外依赖,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负荷,中国需要尽早大规模利用风力、太阳能等洁净新能源,在世界上率先形成以清洁一次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能源结构的改善将是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挑战。

在诸多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其成本已经下降到可以与火电竞争的程度。江苏省沿海地区风力资源充足,又近临大消费地。我们在《报告》中建议对在苏北沿海地带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基地进行研究,以此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新能源的开发,减轻环境负荷,同时为苏北沿海地区发展创造机会。

增田祐司日本北东亚地区研究中心所长、薛凤旋香港大学教授

15.珠江三角洲:东南亚最大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以钢铁、石油化工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是工业结构中的基础。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除了住友化学在新加坡建设了一个大型乙烯工业基地之外,整个东南亚没有一个以石油化工、钢铁为中心的大型原材料工业基地。这是东南亚地区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重大缺陷。基于这一现实,曾经担任过日本经济企划事务次官的星野进保先生对我说“这大约是因为南方人不适合搞原材料工业”。我当然不同意这一观点,我是研究产业布局的,我认为珠三角具有搞原材料工业所有的有利条件。

我相信,只要意识到了原材料工业的重要性,在不久的将来,珠三角可望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因为这里有优良的深水港址,有规模庞大的加工业基础,有巨大的大城市群来支持原材料工业的成长。

王战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钱志新江苏省发改委主任

16.临空经济:交流型经济发展模式


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经济类型:临空经济。

工业化到了一定时期会有一些产业,比如电子产业和信息产业,它的运输可以通过空运来进行。

这种建立在航空运输基础上的经济,可以称为临空经济。临空经济从地域上来说,它比海洋经济的选择面要大一些。

海洋经济成为工业经济的前提后,这两百多年来,世界经济的重心几乎都在沿海地区,以前那些内陆的繁盛地区大多已经衰退。这种格局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结局。

临空经济出现以后,使得世界多了一条另外的选择,经济空间的布局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改变不了临海经济的大格局。

临空经济对人的素质和产业环境的要求更高。此外,由于不可能用空运来运输能源和生活物质,如果要在西部等内陆地区发展临空经济,要慎重考虑这些挑战。

2001年9月12日《中国财经报》刊载论坛综述

17.信息革命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世纪,信息经济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动力。因此,下面想进入今天报告的另一个主题:信息革命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有人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大城市,甚至城市,大家都可以住在乡村,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享受现代版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我认为正好相反,信息化将使大城市在信息交流、信息产业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如果将人看成信息载体的话,信息可以分为能够文字化、形式化、数字化的信息,和不能从人体分离的信息两种类型。前者可以通过英特网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进行传送,这种高速的信息交换反过来促使人们相互接触交换那些不能从人体分离的信息。在许多国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电话的普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大了人员往来的交通量。去年,全球出差费用最高的前十位企业都是信息产业的企业。

可以断言:互联网的普及不是减少而是将促进人流与物流的增大。

樱田幸久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中国事务所所长、薮田仁一郎日本国际开发中心理事长

18.接触的经济性和速度的经济性


信息经济有两个需要注重的特性,一个是信息载体之间接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是“接触的经济性”,另一个是“速度的经济性”。这两个经济特性左右信息经济的效益。

实现这两个经济性的最佳途径就是促使各种各样的信息载体尽可能大量地聚集在同一个空间,便捷地进行互相交流、实现高效的信息生产,这是大城市在信息经济时代的明显优势。

工业化时代,日本的工业向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等四大城市圈进行了高度集中;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日本的信息产业正在向东京大城市圈一极进行集中。日本的经验充分说明了信息产业的大城市取向。

今野修平日本大阪产业大学教授、张仲梁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印度去年出口了40亿美元的计算机软件,今年可达50亿美元。印度已经成为美国硅谷的一大软件加工基地。然而有趣的是,硅谷仍然希望大量的印度程序员去美国工作。从单纯的资本理论来看,以美国五分之一的工资在印度替硅谷加工软件比让这些程序员去美国拿高薪要划算得多。但是信息内容的创造更需要相互的接触,即便是编制计算机软件。这就是信息经济的特性。

我们知道城市的“市”是指“市场”,是人们进行物品交换的场所。物品交换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信息的交换。以往,物和信息是一体的,但现在可以将其分离开来。

在江苏调研的时候,省领导问我为什么徐州交通设施那么好,经济就是起不来。我说这是因为现在通过徐州的主要是货物,而这些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人流是分离开的,货物从徐州通过了,信息、钱、人却没有在徐州中转。

也就是说,依附于物的信息现在可以虚拟化,一部分依附于人的信息也开始趋于虚拟化。因此产生了虚拟化的交易场所,例如金融市场、期货市场等。在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电子化虚拟空间中,每天都高速地进行着大量与物流和人流不同步的交易。

有一种观点认为虚拟化的交易市场可以与人的活动完全分开,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人的聚集和信息的交流是具有一定整合性的,实际上虚拟化空间与现实空间往往是相互重叠在一起的。例如世界上最大金融交易中心曼哈顿就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股票经纪人群体。

虚拟化空间中的信息交易与作为载体的人的交流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整合性,否则就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造成上次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虚拟化的金融交易与实体经济的游离,致使曼哈顿的投资家们对于亚洲所发生的变化没有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2001年9月21日《羊城晚报》追踪报道论坛内容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虚拟化空间的活动速度极快,它同时要求人的接触交流要不断加快。这种信息经济的属性将导致超大城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为作为信息载体的人大量地集中在一个城市,能够实现便捷的交流。人的直接接触是最快的信息交流,城市是人们聚集在一起,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并创造出新信息的场所,是进行知识生产的场所。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交流还是最有效的、最可信的。

信息化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碰撞和合作,信息载体思维方式的差异越大,他们接触所产生的效益就越大。相互的刺激是产生新知识的基础,知识的生产需要多种多样思维方式的人们进行碰撞、交流和创造。因此对信息城市而言,国际开放性至关重要。

从经济上讲,今天国民国家的概念已变得很模糊,世界性的“城市分工体系”正在形成。在这种新的分工体系中,国际性的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将举足轻重。

例如硅谷,它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紧密、精致的分工合作。硅谷的一部分软件由印度的班加罗尔生产,一部分电子产品在台湾委托生产,这种委托生产现在又开始从台湾逐渐向广东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全球性的产业分工,硅谷不可能有今天的效率和规模。从这种意义上讲,建立在国民国家内部自我完结的产业分工模式已落后于时代。

阿部和彦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理事、林孝二郎日本千叶市副市长

19.产业发展的“贝壳”论


迄今为止,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都经过了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信息经济的过程。但是,信息革命正在瓦解这种阶段式的发展模式。

信息革命目前还只处于第一阶段,今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从亚洲的情况来看,中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望打造出国际性的信息经济据点。

城市的发展要靠产业集聚的支撑,产业集聚几乎都是偶然形成的。有两种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的思维,一种是用人工来创造“偶然”;另一种是把力量放在对环境的完善,形成易于产生“偶然”的环境。我认为后者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珍珠只能在贝壳里面形成,在贝壳外面是绝对不可能形成的。如果没有贝壳,就不可能有珍珠。只要贝壳健康,任何一个微小的外来物都可能变成珍珠。所以,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化,需要重视打造“贝壳”。

从某种意义上讲,硅谷的形成也是偶然的。硅谷的形成虽然偶然,但它是在美国这个“大贝壳”中形成的“偶然”。许多人将硅谷归因于有斯坦福大学,其实“硅谷”不在那里诞生,也会在美国的其它地方诞生。关键在于为什么美国的环境能够造就信息革命的爆发。

增田祐司与周牧之对话录《信息经济与国际大都市》,《经济时刊》特刊

IT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还将引起社会结构的巨变。

就城市而言,城市要从工业城市蜕变为信息城市。当然仍然有一批工业城市继续存在,因为世界仍然需要工业,就像在工业社会虽然以工业经济为主,大家还是要吃饭,农业仍然不可缺少一样。但是在信息社会,与工业相比信息产业的生产性将越来越高。因此对城市而言,如何提高其信息产业的生产性将决定它在世界竞争中的胜负。

所以说IT基础设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有个性、有魅力的城市环境吸引全世界的人才集聚。

舒适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欧美的一些城市正是以此吸引大量外国人才。例如,巴黎集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天才,米兰集中了大批服装设计人才,硅谷80%的人口都非美国本土出生。

优秀的人才总是向最容易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移动。因此,信息革命下城市兴衰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全世界吸引优秀的人才,给这些人才提供优越的环境。

对于城市而言就是要把它的文化、教育、研究开发等各个领域向外开放,对外国人开放,对外地人开放,这样的城市才能具有魅力,才能吸引外来人才。

上海、香港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都比较好,但媒体、文化等信息内容的发展却不理想,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基础设施并不意味着能生产出好的信息内容,要想取得信息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吸引大量人才。而要想获得人才的集聚,必须让城市具有磁铁一般的吸引力。

赵宝江中国市长协会常务副会长、若山荞一日本驻广州总领事

20.国际分工的基础:信赖与合作


城市发展必须在世界分工中锚定自己的位置。比如说台湾新竹的委托生产、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生产都与硅谷有着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关系都是建立在人脉基础之上的。

去年我在国内参加了两个有意思的会议,一个是6月底由辽宁省与大连市主办的留学生创业周,从全世界回来了300多人,大多是博士。第二个类似的会议是7月份由欧美同学会主办的,回来了200多个博士,互相交流了当今世界上最新的思想和技术。我在这两次活动的论坛上都作了基调报告,跟很多与会者进行了接触,发现了两个现象:一是在硅谷有那么多成功的中国人;二是他们都非常渴望在中国干些事情。我想这些就是今后中国跟世界联系的重要人脉基础。

信息经济必须建立在人与人的信赖基础之上。

于光远与周牧之

21.开放、宽容和专业化环境


硅谷成功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一是有一个促进人与人相互接触、碰撞产生新信息的优良环境;二是能将创造出来的新信息内容及时转换成经济效益。

北京虽然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材,但是创造出来的成果不能转换成经济效益的情况很多。日本也有类似情况,由于过分重视企业的权益,往往忽视了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权益。这些年来日本经济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社会体制不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

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开放、宽容、实现个人梦想的国际大城市。我一直期待在亚洲能够早日出现这样的空间。

于光远与任仲夷

22.全盘统筹规划广域交通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交流型经济的载体是信息革命时代大城市群的重要特征。

因此我们要强调建设城市群与世界沟通的广域交通体系。

航空运输的特征是速度快、空间跨度大,它既是今天远程快速客运的主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物流的重要手段。因此与对海运依赖性高的重工业、能源产业相比较,我们可以称对人与人交流依赖性高的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临空经济。要想发展临空经济,大城市群必须建立起与世界联通的航空网络。

对于大城市群而言,广域交通体系一定要有一个全盘的、统筹的规划和安排。

中小城市由于其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的制约,不可能建立起自身的广域交通体系。因此中小城市应该将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如何利用周边大城市广域交通体系上。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各个城市各自为阵地建设广域交通体系的情况。结果不但使得一些中型城市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由于不成体系的重复建设,分散了财力和运力,使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广域交通体系配套紊乱、分散零乱、整体效益不好。此种现象应该成为未来城市群交通体系建设的前车之鉴。

周牧之与陶斯亮

23.珠三角特有的课题


在大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珠三角有两个必须克服的特有课题。

一是在产业结构上必须培养新的增长原动力,完善大城市群内的分工配套。对香港以外的珠三角的城市而言,原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半导体等元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机械加工能力的强化、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珠三角一定要超越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展的模式。

对香港特区而言,发展金融、信息产业,增强对大陆、东南亚地区影响力,都是急待解决的课题。

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大城市群发展的原动力。

二是要正确认识一国两制的问题。大城市群中各个大城市的功能性格上的不同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分工合作是大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一国两制对珠三角各大城市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和城市空间是有益的,但不能形而上学看待一国两制,使一国两制成为隔绝珠三角各城市交流、分工的障碍。

周牧之《城市化:21世纪中国的挑战》,《经济时刊》特刊

24.21世纪是大城市群的世纪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促进大城市群的健康发展,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努力。

我认为首先要努力形成大城市群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形成对富裕生活模式的社会共识、对交通体系的社会共识、对土地利用的社会共识、对城市成长管理的社会共识、对节能社会的共识、对环境社会的共识。不能形成这一些社会共识就不可能有未来中国人民满足的城市空间。

其次是需要尽快实施以城市群为单位的空间规划机制,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统筹广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划分和规划开发区域,促进城市群的合理发展。

三是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城市建设的理想和社会共识能够得以实现。比如,土地利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所得分配制度、教育制度等。总之,城市社会是建立在大大小小制度的保障和规范之上的。

21世纪是城市圈、大城市群的世纪。大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21世纪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到崛起的大城市群,相信未来中国的大城市群会比我们这次调研所展示的蓝图更加美好。

20年前的预测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三大城市群现今创造了全国65%的货物出口和37%的GDP,集中了全国24%的常住人口、61%的主板上市企业和70%的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文中与会嘉宾职务均为当时所任职务)


2001年9月7日《羊城晚报》在首页刊登论坛开幕新闻和《韶山的节日》旧事新传

花絮:

《羊城晚报》因为两次刊登过周立波散文《韶山的节日》,在文革初期就横遭打击,甚至被封停。这一事件也直接影响了陶铸和周立波在文革中的命运。2001年9月7日,《羊城晚报》在首页不仅刊登了“中国城市化论坛开幕”的新闻,还刊载了《韶山的节日》与《羊城晚报》的旧事新传。


历史有时会充满戏剧性。今天在广州举行的“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其中几位“主角”就因35年前的《韶山的节日》事件,而与《羊城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的基调报告主讲人周牧之,是作家周立波的孙子。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有点年纪的读者或许都会记得,1966年1月和4月,《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两次刊登了周立波的散文《韶山的节日》,记述了毛泽东回故乡韶山的情景。一篇散文在同一个版面前后刊登两次,怕也是报史上极罕见的事情。

那是”文革”前夜,敏感的人能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氛。因为《韶山的节日》写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时的羊城晚报社总编辑杨奇对此文慎之又慎,请示了中央,得到“可以由你们自己处理”的答复后才刊出。当时人们对毛主席的家乡、家庭都知之甚少,《韶山的节日》恰好写了人们想知道的事情,因而反应热烈,但也有人指出此文有若干细节不确。

论坛招待晚宴上,(右起)陶斯亮、周牧之与《羊城晚报》陈朝旋

年近九旬的杨奇,昨天接受我们采访时,对此事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康生办公室派了两个人,以《解放军报》记者的身份来到广州,想挑起事情。中南局书记陶铸未知康生用心,以为是核实材料,决定请周立波核实修改后重新刊登。这成了后来《羊城晚报》被封停的导火索之一。张春桥写信给中南局说:《韶山的节日》是“丑化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反革命毒草”,曾经通知全国各报刊不许转载,不知为什么广东又重登一次?至5月份,在当时的羊城晚报社党委向中南局提交关于《韶山的节日》检查报告的当天,中南局通知羊城晚报社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文化”就此早早降临《羊城晚报》。

杨奇记得,出于维护领袖形象,保护作者的目的,当时他亲自动笔删改《韶山的节日》。比如文中提到,毛主席用一截松枝插到父母坟前,说:不管三七二十一,鞠个躬吧。这“不管三七二十一”可以有多种解释,为避免误解,杨奇把它删去了。

当时《韶山的节日》两次刊登,都与陶铸有直接关系。而陶铸的女儿陶斯亮,如今是中国市长协会的领导,正是“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昨晚记者与陶斯亮谈起来,陶斯亮说她当时虽在北京,对细节不太清楚,但也知道有这事。

想不到“2001 中国城市化论坛”另一位主讲人于光远老先生,对《韶山的节日》事件更为关注。他是由广东著名作家黄秋耘介绍入党的,而黄秋耘文集中就记载了这一事件。

由于《羊城晚报》的缘故,历史在这里有了一个小小的聚会。

周牧之主持论坛招待晚宴,(右起)任仲夷、于光远、黎子流、陶斯亮、陈开枝
两年后的2003年9月24日,《经济日报》整版刊登周牧之署名文章《经济发展呼唤大城市群》,续说论坛之议。

周牧之:为地球生态平衡守护者臭氧正名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编者按: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已逾一年又半,全球累计感染人数逼近2亿,全球新冠死亡累计人数也逼近420万。然而在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国家,反复的封城和全民性疫苗接种却仍然没有能够阻断新冠疫情的肆虐。在这种情况下,臭氧作为既方便又有效还没有副作用的灭活新冠病毒的“神器”,有必要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周牧之教授早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2020年2月18号,就发表了题为《这个“神器”能绝杀新冠病毒》的论文(以下简称《2月周论文》),提倡利用臭氧应对新冠病毒疫情。该论文瞬间被众多媒体和平台转载,积极地推动了利用臭氧压制新冠病毒的尝试。

  比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宣布为“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还早3个星期的《2月周论文》发表,以及英文版“Ozone: a powerful weapon to combat covid-19 outbreak”和日文版「オゾンパワーで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撲滅を」的推出,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重大反响,力推了一把臭氧的应用。此后,该论文提出的关于低浓度臭氧可以灭活新冠病毒的假说得到了实验论证,国际上臭氧发生器的研发与应用都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普及臭氧应用,周牧之教授特再次撰文分三次系列论述臭氧与地球生态平衡之间的迷雾和臭氧灭活新冠病毒的机理。


  被广泛地运用在消毒、灭菌、除臭、解毒、保鲜、漂白等领域的臭氧,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而且还有几分戒备的存在。推动普及臭氧应用,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臭氧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上的重要作用,在为臭氧正名平反,消除对在有人空间使用臭氧担忧的同时,理解低浓度臭氧的杀菌灭毒机理和功效。

 

1.地球生物的保护神


  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臭氧产生的主要途径是太阳光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分子,把它分解为两个原子,然后氧原子再与没有分裂的氧分子合并成臭氧。臭氧和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构体,呈淡蓝色,有特殊气味,故名臭氧(OZEIN:希腊文,臭味的意思)。紫外线打击氧分子,将其分解为氧原子,是自然界臭氧生成的最重要途径。

  从地面到10km左右高空的大气层叫对流层。在对流层,温度与高度的关系是上冷下热,所以人们在爬高山的时候,会感到越往上爬气候越寒冷。对流层之上离地面10~50km左右的大气层叫平流层。在平流层,温度与高度的关系正好与对流层相反,是上热下冷。

  臭氧不仅存在于平流层,也存在于对流层。由于氧分子低空多高空少,而氧原子低空少高空多,导致在既有氧分子又有氧原子的平流层形成高浓度的臭氧层,而地面和更高的高空,臭氧浓度稀薄。也就是说,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从距地面大约10km左右的地方开始逐渐升高,在平流层,臭氧浓度达到了最大值,再往上臭氧含量又急剧减少。

  由是,在高空的平流层里形成了一个浓度为10~20ppm的臭氧层。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280nm),臭氧层通过吸收对生物有害的大部分UV-B和所有UV-C,屏蔽了紫外线对生物细胞DNA的破坏,给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

  因为紫外线打击氧分子而形成的臭氧,却屏蔽了太阳光中有害紫外线波段对地球生命的侵袭,保障了地球生物的繁衍。紫外线与臭氧,以及地球生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环环相扣,生息相连。

  臭氧层达到接近现今浓度的时间与地球上的生命从海洋登上陆地的时间基本一致。换而言之,在臭氧层还比较稀薄的时候,生命只能潜伏于海洋之中,一直要等到臭氧层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得以从海洋延展到陆地。

  可以说,如果没有臭氧层作为一道天然屏障的保护,地球上甚至连一个微生物都不可能存在,就更没有今天纷繁生命的繁衍和绽放。

  然而,由于现代产业活动排放的大量氯氟碳化合物(CFCs:Chlorofluorocarbon,又称氯氟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等化学物质对臭氧层造成了大规模破坏,臭氧层不仅被严重消耗,甚至出现了巨大的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图片来源于网络)

  失去了臭氧层的充分保护,人类免疫系统开始遭受有害紫外线威胁,造成皮肤癌和白内障发病率的增加。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弗兰克·舍伍德·罗兰教授和马里奥·莫利纳博士在《自然》杂志上合作撰文,成功解释了CFCs破坏臭氧层的机理,两人也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随着对臭氧层保护意识的提高,一系列关于保护臭氧层的全球性公约、议定书相继制定和签署,臭氧层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2.在天是佛,在地是魔?


  有感于臭氧层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臭氧层被舆论称之为“地球卫士”,但是臭氧本身却非但没有这么好的声誉,还长期为世人所误解。

  臭氧之所以称之为臭氧是因为它具有臭味。虽然在自然界浓度下,大多数人感觉不到臭氧的异味。但是随着浓度提高,臭氧的异味可能引起人的不适。

  对流层的臭氧浓度一般在0.02~0.1ppm,这个浓度的臭氧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生物无害。但是高浓度的臭氧可能给人带来不适感觉,还可能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因此,各国对室内臭氧浓度大都推出了限制性的环境标准。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的室内环境标准中臭氧最大浓度为0.05ppm,日本产业卫生学会规定的工作环境中臭氧的允许浓度为0.1ppm,中国卫生部也将臭氧安全浓度规定为0.1ppm。

  虽然对高浓度臭氧的戒备一直存在,但真正败坏臭氧名声的是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是指工厂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一次污染物,以及其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臭氧等二次污染物,两者混为一体造成的大气污染。NOx和VOC虽然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生成物质,但是光化学烟雾中的臭氧成分却可以高达80〜90%。因此人们往往把光化学烟雾污染直接等同为臭氧污染。

  光化学烟雾不仅刺激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可能引发眼睛疼痛、头痛、咳嗽和气喘等健康危害,还抑止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更有形成酸雨,降低大气能见度等严重危害。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NOx等光化学烟雾生成物质的排放量急剧增大,对流层的臭氧不断增加,过去一百年全球对流层的臭氧量已经增加至4倍。

  对流层的臭氧含量虽然只有平流层的十分之一,但臭氧却是继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之后的第三大导致地球温暖化的温室气体。登上温室气体榜单,臭氧的形象又进一步恶化。

  凡此种种,造成世人普遍存在“对流层臭氧是对生物有害污染物”的成见,遂有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之说。在日本等国家,如何观察和防范对流层臭氧地球规模的越境污染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课题。

  因此,推动臭氧抗疫情,首先必须为其正名。笔者首先要替臭氧澄清的是,光化学烟雾的臭氧并不是对流层自然界正常存在的浓度,而是人为污染排放造成的一种超自然的高浓度。而且,光化学烟雾更是混杂大量的NOx和VOC等有害物质,与自然界纯净的臭氧有着本质区别。

  自然界的臭氧浓度虽然根据季节和地域时有差异,但却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雷电的高压放电,电离空气中的氧气是自然界产生臭氧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得益于臭氧对空气的净化之功,人们在雷电过后往往能够呼吸到更加鲜美的空气。又比如,晴天时的海岸和森林,因为臭氧浓度偏高,空气会更加清新。

  自然界臭氧对人类这样的大型生物是没有危害的。应该说,自然界的臭氧并非光化学烟雾的臭氧,但臭氧却因为替人类的污染排放“背锅”而蒙冤。

3.守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微生物杀手


  对人类而言,自然界的臭氧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2月周论文》可以分解成三个假说,其中第一个假说(简称假说1)是:“自然界的臭氧浓度虽然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生物无害,但对微生物而言却是超级杀手。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臭氧,一直在自然界抑制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守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遗憾的是,臭氧在地球生命体中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臭氧抑制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被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一般认为自然界的低浓度臭氧没有杀菌灭毒的作用。

  探求臭氧在地球生命庞大复杂系统中的作用,需要有侦探般的敏锐和缜密的逻辑推理。笔者在海量的查证过程中发现,日本有实验证明,只要暴露时间够长,即便是0.025ppm这样超低浓度的臭氧也具有足够的杀菌灭毒能力。

  由是可以推论:一般比这个浓度更高的自然界臭氧一定对地球上微生物的繁殖和扩散起着重要的平衡和抑制作用。进而可以推论,随着季节和地域变化而浓度变化的臭氧在微生物的繁衍盛衰周期中起着主宰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推论,臭氧与微生物的这种关系使其成为昭告季节变化,控制地球生命体活动周期的重要信息素。

  综上所述,不仅平流层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物的屏障,对流层的臭氧也是平衡地球生态的重要存在。臭氧在天是佛,在地亦是佛。

  人类只有进一步的认识臭氧与地球生命之间的关系,才能探索臭氧可能带来的更大恩惠。


该文发表在2021年7月29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周牧之:重创与反弹,中国电影市场跃居全球第一 —2020年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排行榜—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编者按:
2020年全球电影市场遭受新冠疫情重挫。也就是这一年,中国超越北美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不仅如此,强劲的票房反弹还把《八佰》等一批国产电影抬进了全球电影票房榜单前列。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奇的峰回路转?谁是中国最喜欢看电影的城市?谁又是中国最肯花钱看电影的城市?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教授撰文详细解说。


01 | 中国电影市场跃居全球第一


电影市场是受新冠疫情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2020年中国的电影票房在受新冠疫情重创之下暴跌了68.2%。所幸随着国内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中国电影市场也快速回暖。

相比之下,由于疫情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直是世界最大票仓的北美(美国+加拿大)2020年电影票房直线下跌80.7%。结果,作为全球恢复最快的电影市场,2020年中国首次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电影票房大国。

到2021年,与去年疫情打击下的惨淡相比,春节档以78.2亿元的票房刷新了该档期的电影票房纪录,还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爆炸性地反弹。


02 | 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排行榜


根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云河都市研究院发布了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

2020年,在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影剧院消费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这10个城市分别占据了全国28.9%的票房、32.1%的观影人次、以及 21%的影剧院数量。可以看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实现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票房和观影人次。

影剧院消费指数排名第11位到30位城市,分别是郑州、南京、长沙、东莞、天津、佛山、宁波、合肥、无锡、沈阳、昆明、青岛、温州、南通、南昌、长春、石家庄、哈尔滨、济南、南宁。前30位城市占全国票房的53.9%,观影人次的51.3%、以及 39.3%的影剧院数量。也就是说,只占全国城市数量十分之一的排名前30位城市实现了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半壁江山。

图 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 排名

从中国城市影剧院消费指数2020还可以看到以下几组数据。

中国电影票房规模最大的城市,也就是电影票房前10位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苏州。

中国观影人次最多的城市,也就是观影人次规模前10位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杭州、西安、苏州。

中国最喜欢看电影的城市,也就是人均观影次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珠海、海口、杭州、南京、长沙、武汉、广州、上海、西安。

中国最肯花钱看电影的城市,也就是人均票房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珠海、广州、南京、海口、长沙、拉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中国的银幕数量和影剧院数量都不减反增。全国的银幕数量从2005年2,668块一路狂增到2020年75,581块,期间增长了27倍。

从2019年10月到2021年5月,在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203个城市的影剧院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影剧院数量增加最多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成都、苏州、广州、武汉、郑州、常州、保定、北京、杭州、石家庄。相反,也有38个城市影剧院数量有所减少,减少数量最多的3个城市分别是四平、台州和九江。结果,在这一期间全国影剧院数量净增了826个。

03 | 新冠疫情下OTT的大跃进


新冠疫情冲击了2020春节档,但却引发了一场革命。原本定档大年初一的《囧妈》在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击下被迫退出春节档,却被字节跳动以6.3亿元购买了版权,并于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在其旗下的头条系APP上进行免费播放。

作为电影,《囧妈》没有能够在院线实现票房价值,但却在头条系四大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等上线三天就实现了超过6亿的播放量,总观看人次达到1.8亿。《囧妈》给头条系的APP带入了大量的流量。

图 新冠疫情冲击下电影发行模式的骤变

将影剧视频在互联网平台播放的模式被称之为OTT(Over The Top)。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OTT平台有Netflix、Amazon Prime、Disney+、Hulu、HBO Max等,国内有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

字节跳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影视放映模式,制作成本2.17亿元的《囧妈》成为新冠疫情下第一个跳过院线上映,直接在OTT平台上播放的大片。

2020年第一部直接在OTT平台上播放的超级大片是迪士尼耗资2亿美元制作的《花木兰》(Mulan),9月4日《花木兰》在没有在北美院线上映的情况下,在迪士尼旗下的OTT平台Disney+上线,给2019年11月刚开张的该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和收益。

2020年12月4日,华纳兄弟宣布2021年推出的17部影片全部将在美国院线和旗下的OTT平台HBO Max上同步播出,制度性地颠覆了电影的播放模式。

疫情期间,《007:无暇赴死》(007:No Time To Die)作为一部耗资2.5亿美金制作的巨片也一直备受关注。该片原定在2020年4月全球院线上映,但是受疫情影响,上映档期一再推迟至今而未果。2021年5月26日,亚马逊突然宣布以84.5亿美金巨资收购制作007系列的米高梅电影公司(MGM)。由于亚马逊旗下拥有OTT平台Amazon Prime(会员超过2亿人),一时间,《007:无暇赴死》以什么方式,何时上映?成为热议。

耗资宏大的超级大片也进入了OTT与院线同步上线,甚至OTT单独上线的时代,影片的OTT战略不仅成为左右电影票房的重大变数,还直接影响电影制作公司的命运。

图   新冠疫情冲击下电影院线与OTT的博弈

04 | 把国产电影抬进全球票房榜单前列


2020年是国产片在全球票房表现非常夺目的一年。根据Box Office Mojo的数据,《八佰》夺得了2020年度全球票房的冠军。同时,跻身全球年度票房前十的还有,第4位的《我和我的家乡》、第8位的《姜子牙》、第9位的《送你一朵小红花》三部国产影片。此外《金刚川》也取得了名列第14位的好成绩。强劲反弹的中国市场硬是把一批国产电影抬进了全球票房榜单前列。

自2005年以来,国产电影在全国票房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0%~60%之间浮动,然而2020年该比重一举上升到83.7%。

在过去的近20年,中国的电影票房一路狂飙。从2005年20.5亿元到2019年642.7亿元,期间电影票房增长了30倍。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可望更大幅度的反弹。世界最大规模的票房市场必将烘托出中国电影业的辉煌时代。


该文发表在2021年5月27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周牧之:日本延长“封城”期限,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举行?

周牧之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编者按:为什么医疗卫生水平全球领先的日本一再“封城”却仍然控制不了新冠疫情?已经进入倒计时的东京奥运会是否还能如期举行?什么是“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什么又是“与新冠病毒共存政策”?周牧之教授在日本宣布延长第三次“封城”的期限之际,撰文详细解说。


5月7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原本预定到5月11日截止的第三次“紧急事态宣言”延长至5月31日,并且将爱知县和福冈县也追加纳入了对象区域。“紧急事态宣言”实际上就是日式“封城”,这次延长期限意味着疫情防控没有能够达到原本预计的效果。

2020年4月8日,经历了76天惊心动魄的“封城”,武汉宣布“解封”。就在武汉“解封”前一天的同年4月7日,日本对东京都、埼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大阪府、兵库县、福冈县颁布了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其后,更将对象扩大到全国。第一次“封城”实施了49天。

2021年1月8号日本对东京等4个都道府县颁布了第二次紧急事态宣言,又“封城”了73天。

在武汉宣布“解封”一年后的同一天,2021年4月8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向日本政府申请,要求对东京实施“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

所谓 “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 是菅义伟政府为减轻“封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推出的一个更加柔性的限制性措施,内容包括要求餐饮店缩短营业时间、避免跨地区人员流动等。

遗憾的是,“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 没有能够起到压制新冠疫情的作用,最终日本还是不得不于4月25日对东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兵库县实施第三次“紧急事态宣言”。为什么日本的“封城”需要一而再,再而三?

一、不彻底的日式封城政策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紧急事态宣言”太严格,需要新弄一个“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 来缓解强度,而是日式“封城”本身太不严格、太不彻底。日本“封城”政策连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佛性封城

首先,“紧急事态宣言”并没有动用一切社会手段去隔断人与人的接触,而只是要求尽量做到“将人与人的接触削减7~8成”。这与要求停业、停课,切断交通,极力避免人员移动和接触的中国“封城”政策相比,显得极为宽松。

即使如此,颁布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后,日本的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量迅速减少,“紧急事态宣言”虽然佛性宽松,还是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

(2)不求清零

武汉是在新增新冠确诊病例为零状态持续了16天之后才“解封”的。与中国不同,日本在2020年5月25日解除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的当天还有20名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这种在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尚未清零情况下的“解封”,留下了疫情反扑的祸根。

不求彻底清零的结果很严重。仅在解除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的一周后,由于新冠感染人数急速增多,东京不得不拉响“东京警报”,呼吁市民对日趋严峻的新冠疫情提高防控意识。

(3)鼓励人员流动

更为严重的是,过于性急地推行了鼓励人员流动的政策。2020年7月22日,日本开始在东京以外的地区推行刺激经济的观光振兴政策“Go To Travel(去旅行)活动”,政府重金补贴,积极鼓励跨地区旅游。这一天,日本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多达792名,是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时峰值的1.1倍。这一雷人的举措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不管不顾的蛮勇。

后果立竿见影,10天后日本的日增新冠确诊病例翻倍飙升至1,575人,达到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时峰值的2.2倍。即便如此,到10月1日,连东京也被政府纳入了“Go To Travel活动”。

2020年12月28日,在疫情压力和批判声中,政府不得不暂停了这项荒唐的政策。仅12天后的2021年1月8日,日本颁布了第二次“紧急事态宣言”。

图 日本每天新增新冠确诊感染病例人数与死亡人数

二、“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 Vs. “与新冠病毒共存政策”


与日本不同,中国采取的是一种彻底清零的“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2020年2月18日,中国颁布了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全国各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的划定标准,要求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才能评估为低风险地区。

在成功地压制了新冠疫情第一波的大流行之后,中国仍然保持高度警惕,为维持各地的“零新冠感染病例”状态不惜余力。一旦发现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立即对相关地区采取严格的行动限制,通过实施大规模核酸检测等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相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虽然都采取了“封城”政策,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由于“封城”政策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限制,也遭受到强大的抵触压力。因此,各国大都在“封城”取得一定成效之后,中途“解封”,草率收场。

2020年5月13日,德国IFO经济研究所与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份共同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经济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最佳平衡是将Rt(有效再生数: 指出现症状的患者平均能够感染的人数)维持在0.75。也就是说,如果将Rt控制在0.75的话,就可以在把对经济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的同时,还能较早地结束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这是在学术上对“与新冠病毒共存政策”的提倡。但是该报告并没有提供针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如何将Rt控制在0.75并维持下去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报告所提倡的所谓“黄金平衡”只是一个空洞的理论。尽管如此,该报告却给欧美各国推行“与新冠病毒共存政策”提供了“学术背书”,为新冠疫情的卷土重来留下了祸根。

结果是,欧美日各国经历了反复的“封城”与“解封”,至今都不能实现对疫情的有效控制。

三、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泾渭分明


2020年全球经济遭到了新冠疫情的重创,西方各国的实际GDP都跌落成负增长,增长率分别是,美国-3.5%、日本-4.8%、英国-9.9%、德国-4.9%、法国-8.2%、意大利-8.9%、西班牙-11%。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实行的是“与新冠病毒共存政策”。在“封城”与“解封”的反复之中,社会和经济都大伤元气,“与新冠病毒共存政策”导致了长期的经济衰退。

相反,得益于“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2020年中国在严峻的形势下实现了2.3%的经济增长。与中国(大陆)一样,采取了类似“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的中国台湾地区,以及越南的实际GDP增长率也分别达到3.1%、2.9%。

四、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举办?


变异新冠病毒肆虐的大阪目前只有10%的新冠患者能够住进医院,很多人不得不在家中等待病床的空缺。这种状况既不能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同时也无法防止病毒在社会上的蔓延,大阪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医疗崩溃的境地。以东京为首,日本其他城市也正在,或者即将面临着类似的“拷问”。

在抗疫政策上,日本把宝都压在了新冠疫苗上。但是日本既不生产新冠疫苗,又一直不肯在审批上为海外疫苗开辟通畅的“特别通道”,导致疫苗接种严重滞后。

由于疫苗资源匮乏,日本在政策上将疫苗优先分配给65岁以上的老人。即便如此,目前3,600万老人的疫苗接种率仍然不到1%。

也就是说,在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之际,日本既无法普及疫苗,又没有强有力的隔离措施,在医疗上也不能提供充分保障。如果一定要强行召开奥运会的话,“裸奔”的日本将要面对全球变异新冠侵袭的危险,东京有可能沦为各类变异病毒汇聚的险境。

然而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日本政府首脑仍然一口咬定要坚持如期举办奥运会,舆论界对此也三缄其口。

直到5月5号,一位曾经三次参加过东京都知事竞选的律师,宇都宫健儿发起网上签名运动才算是打响了叫停东京奥运会的第一枪。

截至5月7日,短短两天之内已经有超过23万人在这场签名运动签名。

民意与政治家执念之间的博弈拉开了序幕。


该文发表在2021年5月8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全球碳排放格局和中国的挑战

周牧之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

编者按:一路飙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导致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和极端气候灾难频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谁能在气候危机中独善其身。在这种背景下,出席2021年4月22日“领导人气候峰会”的 4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大多明确地提出了2030年的碳排放削减目标。

继在2020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中国领导人更是在这次峰会上宣布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今天全球碳排放是一个怎样的格局?影响碳排放的要素是什么?各国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周牧之教授特撰文在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前30位国家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详尽解说。


1. 全球碳排放格局


目前,从能够清楚地把握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9个国家和地区来看,这些经济体的碳排放量总计占到全球的96.7%。

2000年―2019年期间,在上述7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美国、英国、德国、乌克兰、日本、意大利、法国、希腊、委内瑞拉、西班牙、捷克、荷兰、丹麦、乌兹别克斯坦、罗马尼亚、芬兰、比利时、瑞典、葡萄牙、匈牙利、斯洛伐克、爱尔兰、瑞士、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北马其顿、挪威等28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减少。这些国家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另一类是一批经济衰败的国家。

相反,在这一期间仍然有51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长,这些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其中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碳排放量增长显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碳排放量增长的规模远高于上述28国碳排放量减少的体量,28国减少的碳排放量只占51国增长碳排放量的15.7%。可以说,正是51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这一期间全球碳排放量的飙升。

全球碳排放格局今天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是,存在着已经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的国家和碳排放仍然在持续增加的国家这样两大群体。

第二个特征是,全球碳排放量高度集中在上位国家。2019年,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5位国家的碳排放全球占比高达58.3%。也就是说,全球近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于上位5个国家。将尺度稍微扩展一下可以看到,排名前10位国家的碳排放全球占比达到67.7%,前30位国家的碳排放更是占到全球的87%。在这次“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美国和日本分别承诺,到2030年削减50~52%(与2005年相比)和46%(与2013年度相比)的碳排放。这两个挑战性的目标对促进美日两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迭代而言无疑是一剂猛药。

第三个特征是,中国以28.8%的全球占比,不仅位居首位,而且体量惊人。201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接近排名第2至第5位的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4个国家的总和。正因为如此,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意义重大,同时也任务艰巨。

2. 碳排放六大要素


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考量离不开六个基本的要素。

第一是“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被称之为“能源碳集约度”。这个指标与能源的品质和效率相关。比如说,像中国这样目前以煤炭作为一次能源主力的能源结构,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就相对较高。今后,随着火力发电的一次能源由煤炭向天然气进行转化,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增加,以及核电的发展,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逐渐减少。

第二是“单位GDP能源消费量”,也被称之为“能源强度”。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一指标将会上升,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工序设备的优化,能源强度将会转为降低趋势。因此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单位GDP能源消费量曲线会在工业化的初期陡然上升,如果工业化发展顺利的话,又会在某一个时期出现下降趋势的拐点。

第三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被称之为“碳强度”。这个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碳强度的高低。

第四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活动的扩大,以及人们在吃住行上生活模式的现代化,人均的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大,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增加。

第五大要素就是“人口的总量与结构人口体量越大的经济体当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会越大,同时人口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第六大要素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上五大要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最终体现在这一指标上。其实这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碳排放的关键指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拐点才是碳排放真正意义上的“峰值”。

一般而言,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首先会出现“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 和“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呈现下降趋势的拐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要相对滞后。然而只有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持续下降才意味着进入真正的转折点。

3. 中国的成就和任务


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在出口和城市化两大引擎的推动下,步入了大发展阶段。2000―2019年期间,中国的出口规模增长了9倍,实际城市用地面积(Urban Area:达到一定的建筑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标准的城市型用地面积)增长了1.9倍,实际GDP增长了4.2倍。

高速的经济增长将中国的人均实际GDP从2000年的2,151美元,大幅度提升到2019年的9,986美元,增长了3.6倍。大规模的产业发展、急速的城市化和庞大人口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导致能源消费量的急速增大,这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的基本原因。

好在无论是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源消费量还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中国都已经出现拐点,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与2000年相比,2019年中国下降了10%。在此期间,单位实际GDP能源消费量和碳强度更是都下降了40%。这些成绩当然归功于近年来中国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上做出的巨大努力。中国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中国在2000―2019年期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6倍。虽然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源消费量、碳强度都已经通过拐点呈下降趋势,但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没有达到峰值。如何快速地达到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拐点,并使其持续地下降是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这一宏大挑战的关键。

4. 碳排放前30位国家和地区基础数据分析


碳排放排名前30位的国家不仅排放了全球近9成的二氧化碳,同时还拥有全球69%的人口,创造了全球84%的GDP。而且,2000―2019年期间,该30国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2.7%。因此,首先有必要透彻地分析这30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状况。

(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减

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然而,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前30个国家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西方主要7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减少。其中,英国减少了30%,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减少了20%,美国、日本和西班牙减少了10%的二氧化碳排放。

但同时,以中国、印度为首,仍然有23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增大。而且这些国家碳排放量增大的幅度远远大于上述7国的减排效果,7国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只占到23国增加碳排放量的13.2%,结果导致了全球碳排放量的猛增。

期间,中国增长了1.9倍,印度增长了1.6倍,为两大增量巨头。中国在200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经济体。印度也超越日本和俄罗斯,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排名第三的国度。从增长速度来看,越南以5.1倍的增长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碳排放量全球排名第22位。

(2)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增减

2000―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48%。其中,中国以2.3倍的增长成为这一期间增长体量最大的经济体,并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一次能源消费量全球排名第一的国家。其次是印度以1.6倍的增长,成为一次能源消费量全球排名第3位的国家。越南以4.5倍的增长,成为这一期间是增速最快的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排名第22位。

相反在这一期间,全球有22个国家实现了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减少。其中,按一次能源减少幅度的多寡顺序排列,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6个国家是二氧化碳排名前30名中的国家。这6个国家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此期间还实现了实际GDP45.4%的增长。换句话说,西方国家在节能减排上的努力还是卓见成效的。

(3)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

2000―2019年,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30位国家和地区中,除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南非、越南、哈萨克斯坦以外,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有所降低。其中,英国、泰国降低了20%,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伊朗、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波兰、法国、阿联酋、中国台湾地区、西班牙、新加坡降低了10%的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

美国从克林顿总统期间起就开始着手发展新能源和削减碳排放政策,虽然随着领导人的更替,这些政策几经起伏,但能源结构其实一直都在不断优化。到2017年,美国西部11个州再生能源发电量已经占到总发电量的42%,相反煤炭火电已经日益凋落。特别是发展小型天然气发电的政策源于卡特总统时代,到2002年,小型天然气发电已经成为该国占比最大的电源。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一个特例,由于2011年核电事故造成全国核电机组停运,不得不大量启动火力发电,特别是煤炭火电占比被提升到电源结构的三分之一,致使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升高。

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火力发电更是一个比重较大的电源。例如,在东南亚地区,煤炭火力发电在电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高达46%。

当今,如何迅速关停煤炭火力发电,已经成为全球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一个步骤。2021年4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日本经济新闻》上撰文主张:到2030年,发达国家必须全面关停煤炭火力发电,到2040年,其他国家也需要全面关停煤炭火力发电。

中国在电源结构中对煤炭火力发电依赖严重,中国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煤炭占比仍然高达57.7%,能源结构亟待优化。

在4月22日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中国领导人承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这意味着中国的一次能源转型真正步入了加速期。

从对以上30个国家和地区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分析可以看到,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投资、能源结构优化,大部分国家都实现了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的下降。但是有像日本这样由于核电事故造成的能源结构急促变化,也有像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这样近年快速工业化等原因,导致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恶化的情况。

(4)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2000―2019年期间,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30位国家和地区中,除伊朗、沙特阿拉伯、巴西、泰国、越南、阿联酋以外,单位GDP能源消费量都有所降低。其中,中国、俄罗斯、英国、波兰下降了40%,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中国台湾地区、哈萨克斯坦下降了30%,印度、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马来西亚下降了20%,墨西哥、土耳其、新加坡、埃及、巴基斯坦下降了10%的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可以看到,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投资、能源结构优化,大部分国家的能源效率不断提高。结果,2000―2019年期间,全球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地下降了20%。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伊朗受美国制裁导致经济状况衰败,越南的快速工业化,都造成了能源效率的恶化。伊朗和越南的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分别上升了50%和60%。

(5)单位实际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

2000―2019年期间,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30位国家和地区中,除伊朗、沙特阿拉伯、越南、阿联酋以外,单位实际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有所降低。其中,英国、波兰下降了50%的单位实际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碳强度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中国碳强度下降的幅度也很大,达到40%。同样,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中国台湾地区也下降了40%的碳强度。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哈萨克斯坦下降了30%,印度、日本、南非、土耳其、马来西亚、新加波、埃及下降了20%,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泰国、巴基斯坦下降了10%的碳强度。

在碳强度不降反升的4个国家中,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提高了10%,伊朗提高了40%,越南提高了80%的单位实际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主要碳排放国家的碳强度大幅度下降的结果,导致在2000-2019年期间,全球单位实际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 18.1%。

中国在降低碳强度的努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的碳强度只有印度的76.1%、俄罗斯的64.9%、越南的60.3%。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的碳强度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2.8倍、德国的3.6倍、英国的5.5倍、法国的6倍。因此“十四五” 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如何迅速地降低碳强度,实现低碳发展模式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5. 碳排放前30位国家和地区碳排放峰值分析


为了科学地分析碳排放的峰值,避免单年度异常值带来的紊乱,本报告导入“移动平均”概念,针对“移动平均线”进行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分析。所谓移动平均分析是将一定时期内的数据加以平均,并对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的移动平均线进行趋势分析的手法,被广泛用于金融、经营等领域的趋势分析,最近在国际上还被应用于对新冠疫情扩大亦或是收敛的分析。

本文以5年为单位计算平均值,对1980—2019年期间各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大指标进行移动平均线分析,以对拐点和趋势更准确的判断来评价各国在碳排放和节能减排上的表现。

(1)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分析

从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移动平均线分析来看,在二氧化碳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南非、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波兰、法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埃及等17个国家通过了拐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相反在这一期间,中国、印度、伊朗、韩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泰国、越南、阿联酋、中国台湾、哈萨克斯坦、新加波、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仍然处在增长状态。

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1年达到峰值,之后一直持续下降的趋势。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首先得益于发达国家减排努力的效果。

在2000―2019年期间,英国减少了40%,美国、意大利、法国、阿联酋减少了30%,德国、西班牙减少20%,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减少了10%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上的成就显著。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活模式提高,造成能源消费增长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扩大。在这一期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增长了1.6倍和1倍,越南更是飙升了4倍。哈萨克斯坦增长了90%,印度尼西亚增长了80%,伊朗增长了70%,泰国增长了60%,土耳其、马来西亚、新加波增长了40%,韩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巴基斯坦增长了30%,巴西增长了20%,俄罗斯、中国台湾地区增长了10%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多都有所增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高于英国和法国。尽早实现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拐点应该成为政策目标。

(2)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分析

从对二氧化碳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移动平均线分析来看,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南非、墨西哥、巴西、英国、意大利、波兰、法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通过峰值呈现下降趋势。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峰值的17个国家相比,沙特阿拉伯、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埃及等5个国家不在其中。这5个国家虽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峰值,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没有通过峰值。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在2000―2019年期间,沙特阿拉伯增长了70%、加拿大增长了20%、澳大利亚增长了30%、马来西亚增长了40%、埃及增长了50%的人口。大幅度的人口增长滞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

同样的情况在美国也有出现。2000―2019年期间,美国人口增长了4,735万,庞大的新增人口造成两个峰值之间出现了滞后。虽然美国2000年就通过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但直到2007年才通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已经放缓,但还没有达到峰值。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目标下,各行各业各地都在制定达峰行动方案,期待这一目标能够如期,甚至提早实现。

6. 中美:全球化最大的推手和受益国


步入21世纪以后,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新阶段,全球的贸易、投资、技术交易、人员交往急剧增大。以出口为例,如果将2019年全球的出口总额一分为三,可以发现,1979年全球出口额的体量只占今天的10.8%。1980―1999年,期间净增长的部分就比1979年的水平翻了一番多,占到今天全球出口总额的23.2%。2000—2019年,出口更是爆发性增长,期间增量达到今天出口总额的66%。换句话说,今天全球出口总量的70%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增长出来的。由此可见,财富机制正在急速地从国民经济向全球经济转型。

是全球化推动了全球财富实现爆发性增长。2000―2019年,全球实际GDP增长了74.5%。期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了4.2倍,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美国虽然增长率不算高,这一期间实际GDP只增长了45.4%,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基数庞大,财富增长的体量巨大。

结果在这一期间,全球实际GDP增量的近半,49.6%为中国和美国所贡献。其中,中国占到全球增量的32.2%,美国占17.4%,为GDP增量的全球首位和第2位。第3位到第10位分别是印度5.4%、英国2.4%、韩国2.3%、德国2.1%、俄罗斯1.9%、印度尼西亚和日本1.8%、巴西1.7%。可以看到,与中美相比,第3位以后国家这一时期在全球GDP增量所占的份额都很小。

可以说,正是中美两国的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缔造了人类历史上一段财富大爆发的时代。中美两国既是全球化大发展时代最大的推手,也是最大的受益国。

那么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从实际GDP增长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率来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30位国家和地区可以分成三个群体。

第一个群体是实际GDP低增长,碳排放负增长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7个主要发达国家属于这个群体。

第二个群体是经济中低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增长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群体有俄罗斯、伊朗、韩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南非、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土耳其、波兰、泰国、阿联酋、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及、巴基斯坦18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个群体是经济中高速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哈萨克斯坦4个亚洲国家,其中越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幅度特别突出。

第四个群体是中国,实现了全球一枝独秀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速与前一个群体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图 实际GDP增长与CO2排放量增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21世纪的第一个20年是借力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合作,实现全球性财富爆发性增长的20年。这20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大分工了实现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的大排放。

下一个20年,人类需要通过推动全球合作,快速推进大幅度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增长,通过提高发展品质来应对气候变化,保住来之不易的繁荣。

4月15―16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上海举行了关于气候危机问题的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去年增加4.8%,碳排放增长压力依然严峻。

美作为21世纪前20年国际分工合作的最大推手和财富爆发性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在下一个20年责无旁贷地应该成为引领全球绿色循环经济增长的旗手。


该文发表在2021年4月26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沙尘暴后论草地

文 丨 周牧之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


  一、3月15日沙尘暴与草地劣化


  2021年3月14日-15日,中国北方遭遇近十年来最强烈的沙尘暴袭击。15日北京漫天黄沙遮天蔽日,PM10指数达到了2,153微克/立方米,严重的空气污染引发了舆论热议。

  这次沙尘暴的影响波及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13省・直辖市・自治区,波及人口多达1.2亿。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沙尘暴?气象当局认为是由于蒙古国以及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减少,且出现6-8级阵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引发沙尘暴的重大环境因素就是草地的劣化,甚至沙漠化。

  这一次的沙尘天气被认为主要起源于蒙古国。许多专家指出因为农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蒙古国草原草地的荒漠化加速。草地具有防风、固沙保土、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对调节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当开发却正在对草地造成严重破坏。对草地的重要性和危机的认识,今天已经在全球成为共识。


  二、草地的分布和增减


  那么我国草地面临的状况又是如何呢?根据云河都市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关于草地面积的卫星遥感解析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草地资源呈现出极其不均衡的分布。

  从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层级来看,在草地面积的拥有量上,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稳坐前4位,分别占全国的32%、18.4%、16.8%、15.9%。这四个省・自治区占据了全国83.1%的草地资源,前10位的省・自治区更是囊括了全国草地面积的97.9%。

  草地虽然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土资源之一,也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枢纽,但其分布却高度集中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

 

表:草地面积前10位省・自治区


  在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那曲、日喀则、昌都、呼伦贝尔、鄂尔多斯、赤峰、山南、酒泉、林芝、乌兰察布是草地面积排名前10位的城市。这10个城市的草地面积占到了全国的31.3%,但是10城市的常住人口却只占全国的1.1%,GDP更是只有全国的0.9%,即使是第一产业GDP也只占到全国的1.7%。这说明,对全国生态环境极其重要的草地资源高度地集中在前10位的城市,而这些城市无论是人口还是GDP在全国所占的份额都极小,即使是第一产业在全国的比重也微乎其微。

表:草地面积前30位城市

 

  把尺度放大到草地面积前30位的城市,也能看到同样的状况。前30位城市的草地面积占到了全国的41.5%,虽然包括有拉萨、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四座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在内,这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和GDP仍然分别只占全国的4.4%和3.8%,第一产业GDP的全国比重也只有5.5%。即使地广人稀,但是这30个城市的人均GDP却只有全国平均的83.5%。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从全国的视角来看,草地虽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作用,但是其在人口承载和GDP贡献上的能力却不高。不仅如此,草地生态还极其脆弱。

  今天在很多地区,开垦农田、过度放牧、开矿、乱挖中草药等不当开发仍然正在侵蚀着宝贵并且脆弱的草地资源。

  仅从2017年到2018年,中国的草地面积就减少了8,185平方公里,虽然只占全国草地面积的0.26%,但这个面积本身已经超过一个贵阳市的市域面积,足以让人触目惊心。当然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努力已经开始卓见成效,在297个城市中有70个城市的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还仍然有227个城市的草地面积在减少,各地区在草地保护上的力度和成效呈现一定的差距。

  本次沙尘暴警示我们,对草地的过度开发,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可能更是生态环境灾难。

 


  三、生态产品和主体功能区


  笔者赞成全国政协常委杨伟民提出的“生态产品”概念。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草地的经济价值,而应该把草地当成生态产品,着力谋求它的生态价值。当然,要让草地作为生态产品实现价值,需要通过中央财政购买生态产品,地区之间生态价值交换,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出售,生态产品溢价,旅游产品收费等途径来实现,这些途径都需要有政策制度的保障。

  已经在中国开始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正是构建这种政策制度的框架机制。主体功能区把国土空间分成优化开发地区、重点开发地区、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的四类地区,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开发政策,通过在后两者地区推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限制和禁止开发等政策,力图达到减少生产空间,增加生态空间的目的。

  中国的草地资源大部分集中在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随着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草地资源状况可望得到长足的改善。当然无论是制度机制建设,还是具体实施落实,要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该文发表在2021年3月19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什么是中国大城市的生命力之源?

南川秀树
日本原环境事务次官、日本环境卫生中心理事长

编者按:南川秀树先生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诣深厚,而且长期关注和支持中国的发展。2013年在中日关系陷入冰冻的时节,以日本环境事务次官的身份破冰访华,力主推进中日在城市与环境领域的发展。2017年起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今天特刊载南川先生所撰序言,以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日文版的出版。


1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既是国家的一部分,更是国家的代表。就像东京、横滨是日本的象征一样,北京、上海也是中国的代名词。大城市无论在历史上,抑或地理上,都是繁荣时代的象征。

  《清明上河图》是我最喜欢的名画之一。目前,由于担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委员,有很多机会接触中国的人和事。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是一个中国迷,不限于政治、经济,甚至在文化、学术等领域,我对中国的历史也充满浓厚的兴趣。《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朝都城开封的繁华以及人们的日常劳作与娱乐。中国在那个时候已经确立了真正的工商业,开启了包括南宋在内的300年“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象征这一时代的形形色色都嵌入在这幅画作之中。在这一期间,最让我神往的历史人物是致力于政治经济改革的王安石。王安石改革的目标是限制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保护农民与中小商人的利益,在搞活经济的同时,确保政府的税收。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是一场以新的经济思想为基础的,极其罕见的改革。然而,这场改革因为遭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抗中途受挫,但这种挑战本身代表了宋朝这个时代的特征。

  宋朝的开封、杭州两个都城在当时都是全球性大城市,发挥了强大的经济中心作用。在日本,曾经开创了由武士统领政治经济时代的平清盛就高度地评价了宋朝以及其首都城市的功能。


2


  中国先于欧洲更早地拥有具备生产、流通、消费等功能的大城市。大城市与高度的经济实力其实是表里一体的,宋朝都城的繁华背后有着当时全球最强经济实力,高度技术水准(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的支撑。宋、元之后的明朝初期,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能够抵达非洲,凭借的就是优良的工程技术能力。可惜此后中国长期闭关锁国,而欧洲却通过导入和发展保险金融系统、股份资本等文科技术,实现了欧洲,进而美国支配世界的时代。


3


  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逐渐摆脱了长期的经济停滞。在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农村人口作为重要的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天津、武汉、重庆、沈阳、广州、佛山、长春等工业城市,鞍山、抚顺、大庆等矿业城市都相继步入了大城市化进程。这些城市,虽然部分地区也曾经出现过贫民窟现象,但随着生活环境不断改善,都逐渐成为了新兴中产阶级生活的舞台,高效率的现代城市。中国的大城市中香港是一个例外,当时还处于英国监管之下的香港早在1960年代就凭借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成为了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


4


  现下,大城市强大的爆发力正在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大城市的爆发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继续保持着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经济增长,中国的工资水平亦随之快速上升,生产“廉价低劣”产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制造正在迅速向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水平工业产品转型。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太阳能电池板为首的中国产品席卷了全球市场,其产品质量与日本产品无异,但却拥有压倒性的价格优势。智能手机的生产也是类似情况。

(2)被称为BAT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市值仅次于GAFA(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的,IT业界超级明星企业。更重要的是,在BAT的背后还可以看到,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等大批新兴企业的蓬勃发展,还可以看到知识集约型城市的发展。

(3)中国的大学在AI、IoT等领域的研究也走到了世界的前沿。以清华大学为首,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都地处大城市,为各自的城市注入了活力。

(4)独角兽企业在大城市的孕育与发展也值得关注。在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上,中国已经能够与美国匹敌,这一骄人的成绩得益于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5


  当然大城市也正在直面许多大课题。困扰中国的环境污染就是问题之一。备受国际关注的空气污染问题,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但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善,这应该归功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化。同样,在水质管理方面,中国已经实施了可以与欧盟匹敌的严格标准。但是对土壤污染的应对还需要进一步充实。特别在废弃物领域,还缺乏针对城市废弃物与产业废弃物的综合性法律法规体系。由于在统计上的欠缺,目前甚至还很难对各个城市的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评价。日本早在1900年就开始推行废弃物处理的法规化,当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因废弃物散乱堆放和不正当的处理所引发的霍乱、鼠疫等传染病,提高城市卫生水准。中国城市还有待尽早实行废弃物处理的统一管理制度。


6


  从非典(SARS)、新冠病毒(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到,如何防范感染症疫情的扩散是城市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从野味市场的整顿,到医院医生数量的确保,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都亟不可待。


7


  我有一些频繁来日本访问的中国朋友,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京都和奈良。可能是这些古城和那里的古刹能让中国人回想起唐代长安的历史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也强烈希望中国的大城市能够保全和复原一些曾经的历史面貌。


8


  什么地方是人最想居住并能够真正感受到快乐的地方呢?我认为那一定是人们真真实实地感觉到能够把自己的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的地方。人对幸福的认知各有不同,有的像种田山头火所吟“有山看山,雨来听雨,春夏过后又秋冬 也宜黄昏也宜晨”的俳句,淡然接纳任何事物;有的像爱因斯坦“从不犯错误的人,肯定也没尝试过任何新事物”的名言,积极能动。人的幸福,既不能过度在意外界的言论与评价,也不能完全与外界断绝。能够让人把握好这种微妙界限的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又在哪里?这是一个大难题。每一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舒展自身的抱负,人们需要的是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魅力城市,是既环境优美又充满人情的城市。

  期待周牧之教授主持开发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作为新的路标,能为我的思考指点迷津。



南川秀树 简历

  1949年生。历任日本环境省自然环境局长、地球环境局长、大臣官房长、地球环境审议官、环境事务次官。2014年起任日本环境卫生中心理事长,并兼任过早稻田大学客座高级研究员、东京经济大学客座教授等。2017年起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日文版

从“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看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文丨明晓东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驻日本使馆原公使衔参赞

编者按:2017年夏,“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简称“指标”)出炉,当时,明晓东先生还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明晓东表示:“在东京经济大学周牧之教授酝酿编纂此书过程中,他就对此书的研究方向和指标选取十分关注。因为,我在国内工作单位的职能之一,就是负责研究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规划。”他认为,以具体指标定量分析评价城市发展,可为研究中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战略提供崭新的工具和标杆。明晓东曾致信周牧之,希望这部“指标”能成为国际城市综合评价标准。后得知周牧之早有安排,已在组织编写新一版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1年,距首版“指标”正式出版已过四年,第四版“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年版)正式问世。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主要研究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指标对象城市297个。这297个城市覆盖了中国所有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代表。全书通过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给出了27个小项191组指标,系统地对297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这191组指标共由878个数据支撑,其中蕴涵了大量信息,从中可以发现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进展,也可以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规律性的因素。以下是明晓东在仔细研讨“指标”后,将所获发现撰文成稿。

一、数据与事实

  综合分析“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演进的一些变化情景。

图 :2019年中国城市GDP、DID人口、制造业辐射力前30位城市排行榜

  第一,GDP总量排名。

  从“GDP总量排名”和“DID(人口密集地区: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人口排名”看,我国GDP排名前30位城市的组成基本稳定。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和杭州,从2016至2019年一直没有变化,只不过各年度位次略有不同。从地域分布看,这10个城市分别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中上游,2019年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23.2%,是中国面向世界的主要经济增长地区。11-30位城市主要是国家或区域中心城市,地域分布特征也很明显。如郑州、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分别位于中原和关中地区;济南、青岛和烟台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城市;长沙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大连位于辽宁沿海;福州、泉州位于福建沿海;长春位于哈长城市群。以DID人口衡量,这些城市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梯次。

  第二,DID人口排名。

  从“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的DID人口排名看,前30位城市与GDP总量排名前30位城市基本相同,只有5个城市不一样,表明人口和经济集聚方向高度一致。对比2017年和2019年DID人口排名,前30位城市的面孔没有变化,但是在名次上有所波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稳居前4位,成都、南京、杭州、泉州、福州、郑州、昆明、济南、长沙的名次有所提升;天津、沈阳、西安、宁波、汕头、合肥、青岛、无锡、长春的名次有所下降。这些变化表明东部超大城市持续保持强劲集聚能力,人口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态势明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在外流的同时,也在向本地区中心城市集聚。

  第三,人口流动广域分析。

  从“人口流动广域分析”看,2019年,人口流入前10位城市是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天津、佛山、苏州、宁波、杭州,人口流出前10位城市是周口、重庆、毕节、阜阳、信阳、驻马店、南阳、商丘、遵义、茂名。对比2016年和2019年人口流入流出城市规模及排名变化,提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正在发生变化。结合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以下人口流动特征。一是流动人口规模下降。2016年至2019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呈逐年下降态势,由2016年2.45亿下降至2019年2.36亿。二是城市间流动人口比重上升。综合分析人口流入流出城市和DID人口排名变化,表明城市流向城市的人口比重连续增加。2019年以县城和市区作为流出地的比重为45.1%,较上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呈快速上升趋势。三是人口流动方向多元。我国人口流动大趋势一直是由中西部、东北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但从人口流动数据看,近年来一些中西部、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DID人口显著增加,甚至一度出现人口开始向中西部回流的迹象。

二、分析与发现

  根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中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流动数据,结合制造业辐射力、高等教育辐射力、科技辐射力,以及集装箱港口便利性排名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发现。

  第一,城市空间形成新布局。

  “十一五”规划曾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集聚效应显著释放,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快速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中,行政区经济转向都市圈经济或城市群经济,城镇化发展呈现出空间极化、功能分化的特点。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个世界级特大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区域;以成都、重庆、武汉和郑州为中心,形成了成渝、长江中游和中原城市群三个大城市群,以青岛、济南、烟台、西安、大连、长春、福州等为中心,形成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哈长地区、福建沿海、关中平原等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区域;同时,一批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也已形成,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城市群已经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主要动力区域、新兴动力区域和新的增长极构成的国家发展动力系统开始形成。

  第二,城市发展出现明显分化。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引入了DID人口概念,较好地解决了因城市辖区包括农村地区而导致城市人口密度数据失真的问题,较为真实地识别了城市人口变化。比如重庆市是人口净流出城市,但近年来DID人口显著增加,如果仅以行政区而不是按照DID区衡量人口变化,就会对城市人口变化方向产生误判。借助DID人口数据可以发现许多城市发展问题。比如,从DID人口排名逐年对比看,一些城市DID人口显著增加,一些城市DID人口迅速下降,表明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分化现象。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许多中小城市人口持续减少,全国形成了近百个人口收缩城市。这些收缩城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口持续减少,但人口结构变化不大,经济维持稳定增长;另一个是伴随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萎缩,经济低迷。

  第三,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乡间的人口转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导致城市常住人口增加。我国城镇化率也因此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7.9%一直增加到2019年的60.6%。综合“DID人口排名”和“人口流动广域分析”,城市DID人口的此消彼长,表明城市间人口流动已经渐成趋势。在东部地区城市多为人口净流入的情况下,2016年,在东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了48万人,到2019年进一步减少到108万人,说明城市间流动人口也加入到了城镇化大军。曾几何时,落户城市曾是农村青年的梦想,然而目前虽然大部分城市取消了户籍限制,却有许多农民工不愿落户城市。可以判断,今后中国城镇化的动力和模式都将发生新的变化。

三、目标和任务

  由以上分析看出,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已经稳定形成,大部分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限制已经放开,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促进人口城镇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城镇化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未来中国城镇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目标和任务。初步分析,工作重点应逐步向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中小城市活力转变。

  首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乡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今后应将工作重点转到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上来。首先,应全面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的限制,让城乡居民自由选择落户地,实现居民户口自由迁移。无论来自农村或城市,进城人口都是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应有新市民,不应有农民工,使进城新市民及其家庭不仅有横向流动的自由,而且有纵向上升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机会。其次,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等入市,让广大农民更多地从土地上获得财产性收益。第三,完善公共服务配置,推动公共服务按照服务人口规模进行配置,使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居民都能享受同质化的公共服务。

  第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日本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城市“过密化”和乡村“过疏化”并存的问题,目前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农村地区则出现老龄化和空心化,粮食对外依存度很高。我国也经历了高速城镇化过程,应借鉴汲取日本的经验教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城市发展、农村繁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要实现城乡互动。城市要鼓励资金、技术、人员下乡,在农业发展中获取收益,促进城乡人员互动交流。农村要发展规模经营,向城市提供原料和农产品,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促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使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增强中小城市活力。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城市人口流失,产业萎缩,经济增长乏力。在城镇体系中,维持一定数量的健康中小城市必不可少。包括县城在内的中小城市,靠近农村,与周边大城市联系紧密,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发展中小城市既有利于承接周边大城市部分功能,为大城市提供发展空间;也可引导附近农民就地城镇化,保证农村及农耕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应把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今后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大中小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生活环境,加快建设公用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第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在快速“造城”、“扩城”中,建设了大量低标准低质量建筑,也有不少高标准建筑进入老旧阶段,城市面临更新改造的迫切需要。日本有专门的城市更新改造机构(UR机构),负责城市老旧住宅和建筑的改造。随着我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城市将从规模扩张转向内部更新。城市更新不仅可以美化旧城,增强旧城吸引力,还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推进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和健康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该文发表在2021年2月28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 全国297城市排行榜

  新春伊始,云河都市研究院发布了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评价的排行榜,以及环境、社会、经济三个大项的前100位排名。赵启正、杨伟民、周其仁、邱晓华、杜平、明晓东等著名专家学者特撰文寄语对“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肯定与鞭策,以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展望和期待。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

  我认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提供了理解和治理城市的新的理念、话语和框架。我感到这是一本对中国市长和他们的助手很有用的一本参考书。1990年代我本人在上海担任副市长期间,还兼任了浦东新区的主任和书记,负责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可惜当时我们没有这样的好参考书。

  人的成长需要有许多指标来描述。今天检查身体,至少有几十个重要的指标。三十年前,我们自己,甚至保健医生可能都对现在普通人都了然于心的健康指标不甚了了。如此,何以“科学治理”我们的身体。三十年前,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不到70岁,而现在,则接近80岁。健康指标,功莫大焉。

  同样,几十年前,我们对城市这个“大身体”应该用什么指标来描述也并没有特别着重。我们只是很简单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做一些考虑,就去制定了城市发展的规划。这在现在看显然就觉得有些粗糙、有点武断了。今天,如果要对城市进行比较精细的规划与管理,就必须对城市有清晰的概念与研究,就必须导入综合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因此,中国城市建设需要“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所提供的理念、合理性和综合性的框架,并在精密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后,指出应该做什么“治理”。这是时代的呼唤。


杨伟民
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和云河都市研究院研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最具时代性、科学性、国际性、有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也是对中国城市健康状况的一份综合“体检报告”,每个城市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城市哪些指标是健康的、哪些指标是亚健康的、哪些指标是不健康的。每个城市都可以据此或保持健康状态、或加强锻炼预防城市病、或加快治理城市病。既然是“体检报告”,就有必要年年“体检”,不断增加新指标,反映新情况,查找新问题。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国城镇化的路程还很长远。同时,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历史潮流在汇合了。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高质量发展了,整个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视角评价城市发展,体现了空间均衡的理念,因而我说是真正的综合评价、真正的发展评价。这样来评价城市发展,才是科学的,有利于引导城市发展得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

  中国的城市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要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绿色指标,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对照检查一下在哪些指标方面有差距,找到城市发展的努力方面。因此,“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不仅是评价,也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城市之间的较劲和比赛,是城市文明提升的一个根本动力。城市之间比什么、赛什么,关乎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品质,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经验显示,那些选对目标,找对“指挥棒”的城市,发展就顺当,城市竞争力就强而持久。

  这样看,周牧之教授和他的团队贡献的这套“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为中国城市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各地的市民、游客、创业者、企业、投资人和其他相关方,可以从这批“城市画像”里找到生活、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的参考。各地城市的规划者、决策者和建设者,更能够凭借这套数据,正确选择城市发展目标,有效制定城市竞争策略,为我国城市更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前100位城市


邱晓华
云河都市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想,这个指标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它是一个罗盘。指标体系描绘了一个方向,确立了一个目标,给出了一个方向,有导向和引领作用。

  第二,它是一部年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记载了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轨迹,描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环节和领域,给运营和研究城市的官员、学者和社会各方面人士提供了把握城市发展变化的各种信息。

  第三,它也是一张诊断书。“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对城市是一次体检,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在一段时间的健康状况,帮助管理者和研究者理解城市。

  第四,它还是一份成绩单。“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从数据的视角概括了城市的发展成就,而且,297个城市的发展和差距一目了然,跃然纸上。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大排名已经揭晓!这既是对中国主要城市的一次年度总结,更是对中国城市发展的一次年度体检。

  透过总结,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城市发展的进步;对照体检,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不足。成绩说明的是中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上的新进展,不足表明的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关注的领域。面向未来,把好的做得更好,把不足解决得更快,相信中国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更有理由期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


杜平
云河都市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一个已经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已出版英文日文全版)的指标体系,并且对于国内主管部门决策者们,地方政府,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关注人士都带来重要参考和启迪价值。

  我想要指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有着独特的亮点。

  一是比较好地解决了数据欠缺和数据失真的问题。“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开创性地设计了一套集成三大类数据源的数据采集归集及其加工利用系统。即:30%左右选取于统计数据,30%左右获取于卫星遥感数据,40%左右采集于互联网大数据。该指标体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保障数据获取的及时性、精准度和数据量,以及其结构的合理性。

  二是基于数据可获得、可比较和可回归,“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研发出一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的,表现为“3×3×3”架构的指标体系。可以认为,地球就是一个由天、地、人、众生万物共同构成的一个巨系统,中国古代哲理大师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抽象地概况了这个巨大系统的变化规律。显然,“3×3×3”架构暗合了这一规律。我以为,“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在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指标间逻辑关系、体系架构等方面,力图揭示城市内部各子系统上下左右的关联性及其城市与外部各系统间的关联性。即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抽象出来,作为表征城市变化的顶层指标,往下再具体分解为9个中项指标,再往下继续分解为27个小项指标,同时用878组数据来定义这些指标。基于上述,既有利于综合反映城市大系统的变化趋势,又有利于评价评估城市各子系统的变化值及其结构,相信对判断和指导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是“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设计了一些创造性的新指标,更进一步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趋势。例如从“DlD人口”看城市发展的总量和品质;从“制造业幅射力”和“IT产业幅射力”与开放交流等元素的相关关系分析看产业发展对城市功能的不同需要。

  四是国际比较,例如“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通过对比北京与东京两大都市圈在进入21世纪以后各类主要指标表现的变化,客观和有效地勾画出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问题和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是一套可以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照系的指标体系。


明晓东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驻日本使馆原公使衔参赞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正式发布了。这是自2016年该指标首次发布以来,连续第四年公开发布年度指标。从历年指标看,“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准确记录了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步伐,鲜明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空间形态优化和城乡结构改善等特点。

  从发展质量看,“指标”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精选了878组数据,综合表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程度。特别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选取了创新创业系列指标,体现了城市新的发展活力。自“指标”首次发布5 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化率稳步提升,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运营里程超过5500公里;城市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污水处理率达9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绿色、智慧、人文等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从空间形态看,“指标”囊括了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对象城市,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域,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体现了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和经济布局特点。这些城市有许多是国家中心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展现了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特别是设定了核心辐射系列指标,体现了城市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5年来,我国城市群集聚人口和经济作用持续显现,19个城市群承载了75%以上的城镇人口、贡献了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市圈加快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的同城化水平持续提高。城市数量由657个增加至684个。

  从城乡结构看,“指标”虽然以城市为主要对象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但考虑到我国行政区划中存在城市管理农村的特殊现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类指标中都有涉农分项指标。特别是结合“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的现实,在经济大项指标中专门给出城乡一体系列指标,体现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互动。5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接轨,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2.75稳步下降到2019年的2.64。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展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些新变化。与上年比较,从综合排名看,城市分化继续加剧。东北地区的长春和哈尔滨跌落前30名之外,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大项指标明显滑落。中部地区的南昌和西部地区的贵阳跻身前30位。

  从环境指标看,排名变化较大。上海、广州排名明显上升,位居深圳之后,居第2、3位,说明只要加强治理,超大城市环境同样能够得到明显改善。而温州、龙岩、黑河、天津、南平、莆田、泉州、呼伦贝尔、临沧等城市则跌落前30位以外。

  从社会指标看,其城市排名与经济排名高度相关,说明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海口、石家庄、南昌、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银川、西宁等省会及自治区首府城市都在前30位之外。

  从经济指标看,虽然位次略有变化,但名列前茅的城市多是老面孔,呈现出明显的强者恒强局面,只有常州、烟台跌落前30位之外。

  以上指标的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分布基本稳定,但经济重心仍然偏向南方;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但个别传统环境优良城市略有退步;社会发展稳步推进,但对经济依赖仍然较强。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完整,指标选取科学,覆盖了城市发展的主要方面,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是城市综合评价中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和参照系。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101-2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综合排名201-297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 环境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 社会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表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9”经济大项排名前1-100位城市


该文发表在2021年2月20日的中国网上,并被多家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