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陈亚军:不断发展的城市,持续完善的指标

陈亚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和三次城镇化浪潮,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世界不是平的”。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而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居附属地位。这种“不平”在国家内部甚至更为突出,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用密度、距离和分割三个特征阐述了经济空间转变,对以城市为单元的地区发展差距进行图解,这种差距是惊人的。东京大都市圈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人口达3800万,以3.6%国土面积创造了日本32.3%GDP,拥有日本58.2%上市公司、68.7%科研人员和60.6%专利。大城市从全球吸引人才、技术、资金,急剧膨胀,其他一些中小城市和地区发展则相对不充分,城市间差距甚至超越了国家间差距。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也不是平的”。胡焕庸线东南侧43%国土居住着94%人口,西北侧57%的国土仅居住了6%的人口,这是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东南侧,内部差异也是显著的,城乡间、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建设面貌、现代化程度都有着极大的不同。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2419万人,人均GDP约11.36万元,合肥常住人口786万人,人均GDP约8.01万元,贵阳常住人口469万人,人均GDP约6.77万元,这还只是省会以上城市的比较,东西部地级市、县级市的发展水平甚至更为悬殊。当然,这种单一指标的刻画并不总能令人信服。比较通行的办法是设计一套能反映城市发展实力的指标,将多个领域的差异集成到一起,更综合地反映差距。这也是针对经济地理空间的“不平”进行适度干预的科学基础,可以启发人们探寻客观规律、发展现状、未来愿景和公共政策间的最佳组合。

  作为此类研究的一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致力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借鉴城市发展的国际经验,以环境、社会、经济三大领域为主要板块,从环境友好、社会生活有文化而美好、产业创新更可持续等方面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用指标,评价城市发展的水平;用数据,探寻城市发展的道路。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评价指标类型、种类较为繁杂,部分指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个别指标难以量化,处理的办法有很多种,我们的研究也仅为一家之言。

  未来,这种“不平”将更加复杂。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将更加深入。中心城市在现代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中具有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中小城市受益于信息技术的低空间成本、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连通性,发展位势在提高,发展劣势在减弱。尤其是一些新的空间组织方式也在兴起,全球生产网络中出现的“锚点”,我国浙江省探索的特色小镇等,给原来的洼地带来新的机遇,有的地区和城市甚至出现了“换道超车”。实时的追踪、准确的刻画、动态的反映这些变化,既有意义,也有意思,这也是城市指数研究的新空间。

  而且,未来单个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让位于城市群,信息网络和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城市间一体联动发展,中心城市周边的“洼地”将逐渐填平,城市群发展的整体性增强,“一群城市”融合为“一个城市”,评价对象也应从城市转向城市群。无论如何,这些变化都会给此类研究带来新课题,因为,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


■简介

陈亚军(Chen Yaju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

管理学博士

  1965年出生。长期从事国家产业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制定工作,参与国家“九五”计划制定,是“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起草组主要成员,也是《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城市群发展规划的主要起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