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李昕:也谈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 -大城市群发展路径的选择-

李昕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城市该如何规划与发展,初次触及这一领域,那还是十多年前,我从加拿大回国正式调入北京市环保局任职,参与时任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先生主持的《北京城市规划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关系研究》一题。后因牵头组织《北京与周边五省市2008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研究与制定》,专注于区域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传输的过程研究,又再有涉及。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和城市化飞速发展,常住人口激增导致的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困难等诸多的“城市病”突显。2013年以来细颗粒物(PM2.5)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灰霾天气的频发更是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以致一些朋友甚至移居到国外。这时已在区政府任职的我,基于城市综合行政管理的历练,开始以更加宏观、系统思维来研究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也将视角又一次聚焦到城市规划与发展问题上。在涉猎国际上一些绿色城市发展案例的基础上,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制定了以经济支撑、社会进步、生活质量、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6个维度34项年度发展考核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尝试引领以生态优先的区域经济转型发展。2014年底,到德国学习访问期间,与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专家交流座谈时,他们阐述的 “去中心”化的德国城市群发展理念与实践,让我印象深刻。与目前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于少数“凸起山峰”式的大城市群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去年偶然的际遇,有幸参加《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6》一书发布会,与主要作者周牧之教授、徐林司长和项目组的部分学长相识。一年多来,不断地向他们学习请教,与其说,他们是学长不如说是我的良师和益友。

  牧之教授认为,工业化后发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往往倾向于“凸起山峰”式的大城市发展模式,特别是二战以后,业已成为世界各地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市集聚规模效应对提升经济发展效率、丰富城市生活的效益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对于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来说,大城市群的高密度人口集聚大大提高了不同知识和文化背景人群直接接触交流的便利性,这恰恰是知识经济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与各位学长的相识相聚或许就是个较好的例证。他还说,诸多城市病是所谓的“过密”造成的,何为“过密”?只不过是相比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不足而言的城市局部高密度人口聚集现象。他給我讲解了与北京最具可比性的东京(大都市圈)发展历程,从由受“过密”造成的城市病所困扰,到行政强制化的功能疏解,再到集聚更大规模人口实现高密度现代国际化城市社会……,使我跟随时代发展进程,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牧之教授说,经四年多时间,中外各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大城市群发展最新理念进行了数字化、指标化的梳理,经反复研讨构建了以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确立以生态优先、追求经济质量、完善社会服务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综合评价体系。而且指标体系是开放的,针对时代需求,不断调整完善设置。指标数量从2016年的133项,2017年增加至176项。

  利用可获得的具有实际价值统计数据、卫星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对地级及以上所有的297城市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了偏差值(与相对平均值的偏差数值),反映被评价城市的各项指标与所有城市均值对比后的水平,某种程度上是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状况做了一次全面评估“体检”。从2016-2017两年分析中,既可看出我国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极不均衡性,同时也能揭示出同一个地区或城市内部空间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充分性。此外,该指标还着重分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等大城市群发展特征与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改革的预见。

  北京因其首都性质高居城市综合排名的榜首,所在区域已形成以京津为双核的人口相对密集的大城市群。但京津冀因存在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严重不相匹配的高密度人口集聚现象,深陷在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困惑之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推进,应该是希望通过加大通州及周边地区的空间集聚,缓解北京城区局部与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不相匹配的“过密”问题。而雄安新区的设立,又是否与我之前提到的德国 “去中心”化城市群发展理念相类似?诣在削弱北京“中心”地位,形成连通性良好、分工协作、互相促进的共生城市群落,从而有效调整单体城市和区域间空间结构的关联性,缓解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发展的不均条件衡性。当然这个战略构想的初衷与依据,我都不得而知,仅是根据对区位、资源禀赋、相关规划等认知分析得到的粗浅推测。若确以这样的理念与构想,是需要北京各区在中央批复的《2016-203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发挥好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北京与津冀接壤的各区,需要更加开放思维,在总体规划明确的功能定位基础之上,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去考量与津冀的合作,突破行政壁垒,制定北京与津冀接壤各区的协同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规划的协调统一。

  推进区域间城市化的均衡发展,某种程度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复杂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与再造过程,不仅需要科学量化的指标来指引制定相应政策与城市规划,还应充分考虑因前期快速城镇化发展积累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制定和完善利益相关方都有权参与的公众听证程序,使利益各方能够达成彼此间协调。虽然这样的协调会带来部分效率的损失,但充分的沟通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会保证政策与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市民的可接受性,最大可能减少因政策失误引起的公正损害,这点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往往被忽视。正如牧之教授所说,城市规划编制制度上的不完善也同样给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区域发展确实要建立空间综合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在一定尺度的空间范畴内,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匹配与协调。《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正是体现这一理念与原则,不仅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综合评价标准,同时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引。根据《2013-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政府要建立对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机制,并给出了42项指标的评估体系。北京市政府拟于2018年引入第三方开展年度城市建设的评估工作,或许《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可对其提供有益的科学性借鉴与指导。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追求与印记,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期望与理想。无论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小城镇群发展模式,还是像二战后的东京、纽约、巴黎等“中心化”超大城市发展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劣,“中心化”发展模式似乎具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去中心化”似乎更加兼顾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如果以更加广阔视角来看,城市群发展是否应该既追求“中心化”发展方式,也需要融合“去中心化”发展方式?

  学长们说,这是一个不断分化的年代,一些地区充满活力与张力,一些地区深陷困境不能自拔。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是人们孜孜以求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探索城市发展模式的不竭动力。无论怎样,最终达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承载的动态平衡即所谓生态文明才是我们的目标。


■简介

李昕(Li Xin)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1968年出生,理学博士。历任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研究员。2004年调入北京市环保局,历任副总工程师兼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环境监测处处长、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主要负责北京20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相关保障工作。2010年调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担任副区长。2017年任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副主委。兼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大气湍流混沌特征、相干结构与复杂性研究、大气污染特性与形成机理研究、北京市与周边地区污染输送转化机理研究、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测预报研究等方面。
  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国际SCI刊物上发表6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撰写了《关于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来源解析研究》、《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华北五省市措施研究》、《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报告》、《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建议》、《区域性雾霾治理建议》等多篇科学报告。主编译:《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USEPA基准》(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