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每一座城市都能在该指标中找到自己的长短和特色。指标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大项)综合评价中国城市的发展。每一个大项下设置3个中项,每个中项下设置3个小项,形成3×3×3结构。每个小项又由多个指标支撑。这些指标共由785组数据构成。其中,不仅包括统计数据,还有卫星遥感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是能够运用不同领域的数据资源,可以用“五感”来高度感知和判断城市的,先进的多模态指标体系(Multimodal Index) 。


01|综合排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综合排名前30位城市

综合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分别蝉联冠军、亚军、季军宝座

  北京、上海、深圳还各自蝉联了社会、经济、环境3个大项的全国榜首。
  北京在社会大项以绝对优势囊括生活品质、传承与交流、地位与治理3个中项指标全国首位;上海获得经济大项中经济质量、城市影响,以及环境大项中空间结构3个中项指标的全国首位;深圳在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大项中表现较均衡,分别获第1位、第3位和第7位。但是从各项指标的表现也能看出,北京和上海在环境大项上还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课题。
  广州和天津亦保持着去年同样位势,分别获得综合排名第4位和第5位。两个城市在经济与社会两个大项中表现各具特色,但天津因受环境大项拖累,屈居广州之后。重庆、杭州、苏州、南京、成都分别名列综合排名第6位至第10位。
  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京津冀大城市群和成渝4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包揽了综合排名的前10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综合排名1位 – 30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综合排名31位 – 150位

02|环境大项排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环境排名前30位城市

深圳蝉联环境冠军宝座,三亚和海口分列第2位和第3位

  深圳环境大项夺魁主要得益于其高水准的城镇化、便利的城市交通、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和紧凑的空间结构。作为新兴的临海型超大城市,深圳在环境、社会、经济3个大项上发展相对均衡。
  环境大项第2位至第10位分别是三亚、海口、广州、上海、厦门、珠海、福州、重庆和苏州。
  环境大项前10位的城市中,重庆和苏州是长江沿线城市,其它8个城市是沿海城市。沿海沿江城市不仅在大交流大交易时代经济发展迅猛,而且在生态资源上具有天然优势,享有对外开放风气之先的这些城市在空间结构和环境质量上也表现卓越。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环境排名1位 – 30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环境排名 31位 – 150位

03|社会大项排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社会排名前30位城市

社会排名北京蝉联榜首,上海和广州分列第2位和第3位

  社会排名北京蝉联榜首,上海和广州分列第2位和第3位。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在社会大项上的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比肩的。上海在社会大项生活品质、传承与交流、地位与治理三个中项指标中都排名第2位。广州除生活品质排名第3位外,其他都排名第4位。
  重庆、杭州、天津、深圳、南京、成都、西安分别名列社会大项第4位至第10位。
  社会大项前10位城市都集中在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城市。除深圳是凭借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特区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之外,其它9城市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有北京、杭州、南京、西安4城市曾经是王朝古都。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京津冀大城市群和成渝4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囊括了社会大项前9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社会排名1位 – 30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社会排名31位 – 150位

04|经济大项排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经济排名前30位城市

经济排名上海、北京、深圳蝉联前3位的殊荣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领军蝉联了经济大项冠军宝座。北京虽然在经济质量和城市影响两个中项略逊上海,但发展活力中项表现位居全国首位。经济大项第3位的深圳经济质量、发展活力、城市影响3个中项都名列第3位。
  广州、天津、苏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分别排名经济大项第4位至第10位。
  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京津冀大城市群和成渝4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包揽了经济排名的前10位。中国经济向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显著,大城市化、超大城市化、城市群化对中国国土空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经济排名1位 – 30位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经济排名31位 – 150位